APP下载

孔庆锁 南下老兵不忘奋斗“初心”

2020-06-20通讯员杨雪杨涛

关爱明天 2020年6期
关键词:西康雅安初心

文/通讯员 杨雪 杨涛

他名叫孔庆锁,山西洪洞人,生于1932年2月,1949年7月参加革命,1949年10月南下,跟随部队到了雅安。在这里,他先后担任雅安市郊区区委书记、羌江公社党委书记、雅安县委副书记等职。1992年,孔庆锁在雅安市(现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离休,后又担任了雨城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顾问,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余热。如今,已是88岁高龄的他,回想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心潮澎湃,记忆犹新。

年轻热血 投身革命见证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前夕,孔庆锁正在山西的党校学习。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学校培养他们学习政治、军事,特别是学习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城市工作方针,学习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为新中国的成立打基础做准备。9月30日,学校动员部队和人民群众来到临汾广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聆听毛主席在广播里的讲话,孔庆锁也是其中一员。

10月1日当天的情形,孔庆锁更是记忆犹新。那一天,临汾广场聚集了一万多名群众听广播。孔庆锁回忆说:“我当时才17岁,很年轻,还不懂啥叫革命,咋个干更不是很清楚,只有满腔热血。年少的我,为了新中国、新生活,赴汤蹈火不怕死。”

那一天,他们在临汾广场,通过广播听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天,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回喊“人民万岁!”——“我听到毛主席喊‘人民万岁’,心情非常激动。”孔庆锁说,“人民万岁啊!我们党不忘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人民万岁。”

弃笔从戎 随军南下难忘三天“急行军”

1949年7月,17岁的孔庆锁弃笔从戎。10月,他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南下,年底入川来到成都华西坝。当时流传着一段话:“一绵阳二温江,倒了霉的去西康。”孔庆锁回忆说,当时,贺龙在动员远赴西康的战士时说:“西康是少数民族地区,是不毛之地,土匪残党很多,情况复杂,你们要安心在四川,扎根到西康……”孔庆锁与一千余名战友积极响应,听从组织召唤,跟随部队向西康进发。

在从邛崃赶往名山的路上,孔庆锁在最后一辆车里。这时候,这辆车突然没油,而车队已全部走远,不知后面车辆情况。此时,险情出现了。几名老乡跑来告诉这一车的战士:“山上有土匪抢劫,他们还和一些国民党的散兵在一起……”孔庆锁回忆说,当时这些老乡的话还没说完,大家就听到匪众大喊大叫,乱放枪助威,“但就是不敢向我们进攻。”双方就这样对峙着。“我们的司机在前往名山取油的途中,被土匪抢得干干净净,最后光着脚、穿着一条裤衩跑到名山。”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派遣救援部队前来接应。救援部队到达后,孔庆锁和战友们一起向匪众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很快把土匪打退。最后,在两辆车相互掩护下,孔庆锁和战友们顺利到达了名山。

孔庆锁(右)投身雅安县林业改革中

林业改革 敢为人先为“绿美”雅安打基础

1966年至1979年,雅安林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一片片青山变成光秃秃的荒山,整个森林覆盖率降到12.7%。时任雅安县委副书记的孔庆锁,面对这巨大困难,他敢为人先,率先解放思想,走上了林业改革创新之路。

1980年,孔庆锁在严桥镇开始了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对林地、灌林地、荒山荒地,分别由林业局与承包户签订承包合同,划定地界,制定绿化措施和管护办法。议定承包年限和不同的分成办法等改革措施。当时,有一户林业承包大户,几年后,种植药材树苗13万多株、荒茶垦复20余亩、垦荒300余亩、造林100余亩,承包自营收入达到了1万元,效果十分明显。经过试行,全市(区)社员,承包国有林地遍布十个乡镇,承包面积累计达到31486亩,为荒山绿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来到雅安调研后,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通报表扬了这里联产承包发展生产的好经验。

经过绿化造林的热潮,全县的5万亩茶园、5万亩竹林营造任务迅速超额完成,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2.7%达到了40%以上。时至今日,生态已成为雅安名片,绿水青山已变为了雅安的金山银山。孔庆锁欣慰地感叹道,曾经那个“不毛之地”,如今已成“天府之肺,滋润之城”。

桑榆之年 心系未来真情倾注关心下一代

孔庆锁离休后,本可以在家陪老伴、带孙子,尽享天伦之乐,但他决心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献给关心下一代事业,将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作为自己离休后继续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首要选择。离休后,他带领其他离退休老同志,深入各乡镇、社区,各区属有关单位和中小学,指导帮助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机构。经过他的辛勤发动和不懈努力,目前,雨城全区已建立各级关工委组织403个,成员3200余人,其中五老达2000余人,全区关心下一代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帮助新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孔庆锁经常深入学校、基层和机关单位开展宣讲与授课,组织发动一大批离退休干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活动。孔庆锁发挥自身影响力,发动离退休干部组成关爱工作团、法制工作团,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26年里,孔庆锁和关工委的老同志讲授红色传统教育、家风讲座、法制课等600多场次,受教青少年达10万余人。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孔庆锁,在日常生活中,还不断地引导身边的离退休同志要做到“五好”:保持一颗好心态,锻炼一个好身体,践行一名好党员,争做一个好干部,做到一个好市民——这“五好”,不仅体现了一位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更是一个老兵所坚守的“初心”。

孔庆锁离休后,倾情关爱下一代

猜你喜欢

西康雅安初心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民国时期的西康问题研究
——以《边事研究》刊载为中心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民国西康师范教育发展启示
浅析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及影响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