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时代感研究

2020-06-19陈璐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
关键词:时代感艺术语言播音主持

陈璐娜

【摘要】作为近几十年间才出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播音主持在不同的时代均展现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由于其本身的性质与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艺术一样,都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层面的影响,所以研究它语言中的时代感、研究不同历史阶段它的内在变化,就成了我们摸索如何把握当下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最初期开始对每个阶段播音主持的艺术语言都做了细致的剖析,希望能够从我们对时代感的理解中,找到当前这个时期播音主持语言中应当具备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语言;时代感

时代感的存在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所决定的,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翻天覆地的几十年间,播音主持艺术的语言风格也在各个时期里有着不同的艺术感染力。这就像是我们在穿衣风格方面所产生的变化,从最开始的颜色单一保守,再到后来的色彩丰富开放,其实都是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转变。事实上,每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播音主持语言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所以当我们以现在的心态去播送从前某个时期的作品或稿件的时候,如果不能准确的在语言中带入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很难胜任更高层次的播音主持工作。

1. 具有时代感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沿革

想要精准地把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风格,就要对我国每个时期的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因为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所喜好的语言方式自然就会产生差异。因此,我们就把时间划分成五个阶段,然后去分别分析和总结这几个时期主持语言所特有时代特色。

1.1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新华广播电台

新华广播电台在创立初期,抗日战争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国内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面对这样的国内环境,周恩来总理排除万难,利用从苏联带回来的一台语言发射机建立了我国首个广播电台,其目的就是为了部署好战线的全面宣传工作,让人民的士气得到最大程度的鼓舞。故此,在这个时期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风格就多趋于激扬斗志,因为前线的将士们正在为了国家危难而战斗,所以社会环境决定受众需求。我们需要有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去引领众心所向,也需要有一个响亮的声音为广大劳苦大众和浴血奋斗的战士打一剂“强心针”。说到底,这都与当时的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才是决定播音主持语言的时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个历经了频频战火洗礼的国家虽然能够浴火重生,但是在满目疮痍间,所有的社会经济都百废待兴。虽然,国民们都在热切地盼望着幸福生活的来临,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却是曙光的出现还需一定的时间。众所周知,建国初期阶段,我国所有的经济、社会以及工业制造方面都处于停滞的状态,而周围的国家不但不能给予我们帮助,还对我国进行了全面封锁和责难。因此,在这样艰辛的时期里国家迫切需要全体人民大众的支持和响应,这样才能有时间和机会重整我华夏国土内的大好河山。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用其特有的主持风格,给语言的时代感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让那个时候的广播电视节目有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1951年,齐越当时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普通播音员,他用真挚而又饱满的声音播送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引起了广泛地社会反响。因为齐越对这篇文章的深情演绎,让“最可爱的人”成为了志愿军的代名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将士的顽强斗志,同时后方人民支援前线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这道声音的出现,不仅仅在当时为中国人民坚定了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动力,还在往后的几十年间源源不断地提醒我们铭记那段奋斗的历史,铭记民族的记忆。除了齐越之外,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间,还有夏青、葛兰、方明等播音员都在那个时代留下了自己铿锵有力的声音,这些声音的传播和影响可以说塑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人的性格和品行。声音和语言能传达很多东西,就像齐越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们所传达的就是中国人民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故而,这个时期主持播音员的声音当然都会具备坚定和鼓舞的饱满情绪,他们兼收并蓄国内外的播音主持优点,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1.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中国的建设自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前行之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提出让人们更清醒的认识到,曾经的苦难虽然成为了过去,但是未来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的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就,那么必然还会重蹈覆辙。因此,当人民群众的观念和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得日益多样化,播音主持的艺术语言风格也随之衍生出了多种风格。在全国性的第二次播音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深入的分析了那个时期人们在播音方面所产生的需求和希望,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发展方向。会议指出,日后的播音艺术语言应当从“播”过渡为“说”,或者让二者之间做一个深度的结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核心,让播音主持的内容和形式都更贴近受众的生活。与此同时,从这个时期开始,播音主持的语态还开始转为明快自然,播音员的声音也更亲切平缓,而“个性”就是这段时间内语言艺术时代感的最直接表现。

1.4 电视主持语言风格在九十年代的改变

九十年代初期,在物质和生活得到最大满足的新时期,人们的理想主义世界和对人性的关注,让播音主持界的语言风格走到了转折的节点之上。央视新闻部的副主任曾经就当时的电视新闻节目改革出版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就是《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可见语言风格转变在那个时期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由此,我们特意的分析和研究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和《东方时空》等新闻栏目的视频影音资料,同时又将其与前面的几个时代做了对比和分析。在那之后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其中的差异性,那就是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更加接地气且措辞语句也较为人性化。尤其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综艺节目和娛乐节目陆续推出,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就更倾向于大众喜闻乐见的灵活和多变。故而,总体上我们把这个时期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风格概括为言之必有物的人性化特点,而从九十年代的初期到后期这段时间去进行划分,我们也将其称之为电视的黄金十年。

1.5 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语言风格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出现,播音和主持的语言风格也开始向多角度的格局特色层面进行转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前的电视广播节目为了满足时下受众和资本的需求,无不争相寻求模式上的突破和标新立异。尤其是在当下综艺选秀节目异军突起的大环境下,有越来越多的演员和歌手都扮演起了主持和播音员的角色。这是一个常见现象,但是我们在其中却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不可将其作为这个时代的特色主持语言风格来定论。

2.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中时代感的精准把握

综上所述,主持语言中的时代感把握需要我们敏锐地感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所以当代播音主持的从业者就要提前做好细致地准备,这样才能面对任何情况都应付自如。对于时代感的把握,首先我们要做到坚持党性信念不动摇,学习齐越老前辈对党的忠诚和理解,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奉献一生;其次,从实际出发,结合日常生活找到自己的主持特点,在细节里凸显时代感和民族精神;最后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和温故而知新,因为接受新事物不等于忘记历史,所以当代的播音主持人要做的就是在学习的前提下,继承和发扬时代感赋予自身的使命,并结合即时更新的受众反馈,让自己的观念理论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

3. 播音主持艺术的自身特性与时代感的关联

有很大一部分播音主持人在现下这个年代里,开始过分的强调自己的主持风格,他们认为这就是自己优于他人之处。但是殊不知,任何的个体都无法超越整体,成为那个跳出全局的幸运儿。因为,社会环境决定了语言的时代感,所以每个个体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稳健前行。因此,当代的播音主持人员就应当在尊重时代感的前提下,找寻自己的风格,只有根植于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汲取养分,才能留给观众们深刻的印象,进而创造出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理论上说,一个人的主持风格虽然是独有的,但是却也正是源于这种唯一才组成了这段时期的语言风格,因而我们说播音主持的自身特征和时代感息息相关,我们应当积极地做好全面的规划。

4. 结束语

如果说时代感是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那么语言就是其衍生的物质基础。因为只有当代播音主持人能更好的掌握表达的技巧,才可以从时代的回响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由此,研究每个时期艺术语言中的时代感就成了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必修课,因为只有对此有所精准地把握,才能在未来多变的社会形势中规划好正確的前行方向。

参考文献:

[1]卢迪迪.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2]王倩.从艺术语言到语言艺术——对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教育论丛[J].2009(04):87-89.

[3]张珵,黄文婷.分析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J].传播力研究,20171(12):162-163.

[4]何佳.浅析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7):201.

猜你喜欢

时代感艺术语言播音主持
以鲜明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