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生虫要多努力,才能让人变丧尸?

2020-06-19暗号

科学Fans 2020年5期
关键词:丧尸线虫寄生虫

暗号

爆了爆了,“奈飞”家的韩剧《王国》又爆了!大概很多人都已经看过这部“丧尸+宮斗”的精彩剧集。在第一季里我们知道,丧尸的生成跟吃了“生死草”有关,而被丧尸咬到的人也会变丧尸,仿佛丧尸的源头就是这种神奇的植物。但第二季女医官苏菲带领我们破解了丧尸的秘密——真正让死人动起来的是一种细长的寄生虫,被丧尸咬过的活人泡在水里后,这种长长的虫子会从体内钻出来,使人痊愈。相应地,蘇菲也在生死草上发现了虫卯。

那,我们就跟着这个设定来说道说道吧。

寄生虫

害生虫咋分类?

每一个人体都像一个盘古大神,供许多小寄生虫栖息和繁衍,但是现实中的寄生虫可没剧集中夸张,为了实现剧中的效果,寄生虫需要满足特別多条件。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究竟师出何门,看看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在剧情中可以看到,生死草的虫既没有表现出节肢动物的特征,也没有寄生在皮肤和毛发里,可以直接从体外寄生虫中Pass。肉眼是可以看到的,所以也可以Pass掉医学原虫。而最接近剧中视觉的,就是医学蠕虫中线形动物门中的线虫纲。线虫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人类历史上为書已久的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都属于线虫类。

线虫的生活史大致有以下这么几个阶段:虫卯、幼虫和成虫。当然这些只是模式化简单化的一种概括。在剧中,这种丧尸寄生虫的生活史显然要更复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努力的。

剧中的传染途径咋做到的?

这设定的线虫得先感染生死草,甚至极有可能,这种线虫最初只寄生在生死草上,是一种植物寄生虫。

有时候你从地上捡起一片叶子,会发现那上面长了一个个小疙瘩,其实那就是寄生症状的一种,叫作“瘿”。一部分瘿来自真菌和原生生物的寄生,但大部分是节肢动物在叶子里注射寄生性虫卯,刺激植物组织异常发育将虫卯包裹起来,才变成那个样子的。这些被寄生过的瘤子有的营养非常丰富,比如野生无花果就是榕小蜂在隐头花序内造瘿的产物;有的含有丰富的单宁、鞣酸等特殊物质,可以拿来提取药物或用于化工行业。

在人体之外,全世界其实有万余种线虫,其中除了在海洋、淡水和土壤里生存的腐生性线虫之外,就是和植物形影不离的寄生性线虫了。几乎每一种农作物、木材都会被线虫入侵,造成减产。

巧合的是,腐生性线虫在水中活力非凡,但寄生性线虫通常遇水就蔫,和《王国》里面被水泡出来的虫子又多了一个相似点。

宿主

现实中的宿主

现实生活中,没有证据显示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线虫会转而感染人类。大概是因为在植物中寄生已经可以确保它们生活史的完整,不需要再找一个宿主。所以,我们烹饪肉类需要彻底熟透,尽量少吃生鱼片,尤其是野生淡水鱼片,但是瓜果蔬菜就可以生吃。

当然也有例外,人类用粪便来灌溉农田,这个时候粪便里的虫卯就有可能跑到蔬菜上,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就会进入人体寄生循环。著名的蛔虫就善于利用这个途径繁衍后代,还演化出巨大的产卵量,用数目来保证贼不走空。因此,现在的农家肥提倡堆肥和沼气化,让厌氧环境彻底消灭虫卯。

《王国》剧情由的宿主

(剧情重演)生死草的第一代感染者只是由死变活,就像那个老国王一样。老国王变得有攻击性,会袭击医官和宮女。这些被咬的人并不会继续攻击人类,而是慢慢地死去。问题出现在接下来的环节。在医馆,因为饥荒没有食物,有人把被老国王咬死的人煮熟吃掉了。随后,吃过的人开始变异,所有的传染规律就很像经典丧尸片里的人传人了:咬到就变丧尸,打头才能消灭。

这个“症状”让我们还是需要假设这种寄生虫是动植物通吃的,也就是需要更換宿主。更換宿主在寄生虫界并不罕见,一般是在中间宿主体内度过幼虫或者无性生殖阶段,在最终宿主体内度过成虫或者有性生殖的阶段寄生。在人体内,寄生在肠道内的线虫,如钩虫,一般没有中间宿主,而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如丝虫,常有中间宿主,这恰好又和剧中线虫寄生在人皮肤之下的现象对上了。

大自然中的宿主转移情况五花八门。许多寄生虫会更換不止一个中间宿主。有些体外寄生虫本身就是另一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达成套娃的效果。还有些幼虫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最终宿主前,可以先在別的宿主身上凑合一阵,在找到合适的最终宿主之前决不变成成虫,这类中转站叫做转续宿主。粪类圆线虫可以隔代交替地进行自生和寄生。还有些农业寄生虫演化出更详细的规律:隔代交替地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且两者分別在两类不同宿主上生活。

既然生命有这么多出路,我们就不那么严格,不妨设想生死草就是这种线虫的转续宿主了。

为什么不设定病毒

明明白白是条“虫”

剧中的设定,只要丧尸咬上一小口,就有机会中奖。这种寄生虫可以在体内疯长,马上就可以长成成虫,然后控制“天谷”。也就是说,这种线虫的传播速度和生长速度都是飞速的,而且只有消灭脑袋才能根除。

然而线虫那么大,又是怎么通过咬一口来传播的呢?难不成,成虫在丧尸的牙缝里产卵了?这就是“古装丧尸片”在设定上的一个局限性了。

没有病毒的年代

在经典的丧尸片中,丧尸超强的传播速度通常是用病毒来解釋的。病毒进入血液,就好像一些无情的复制机器立刻开工了!

人吃人在历史上也发生,但大部分寄生虫通过煮熟是可以灭活的。与食尸导致染病更像的案例,其实是朊病毒。疯牛病、库鲁病,都是由这种病原体引起的。虽然叫作“朊病毒”,但它甚至没有标;佳的病毒结构,只是一个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分子,会扰乱大脑组织的生化结构,使其海绵化,和“控制天谷”算是对得上。

但是本剧的背景是在架空后的明代,大致在壬辰倭乱之后,明人口中无法说出病毒两字,往往只是以瘟疫的表面现象代替之。在大约同一时代,中国的吴又可著有《瘟疫论》,认为瘟疫起自“疠气”,且不同于固有的“风寒暑湿”四气,“乃天地间別有一种异气所感”,“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并且不应该“误作伤寒”。他已经超越了玄之又玄的“四气说”,猜测到了病原体是作为客观物质存在的,但限于时代,还是不能明确地知道这些病原体究竟是什么,其思想被批判为异端。

而同一时代的西方,列文虎克也还没发明显微镜,没有办法看到更深层的人体病理结构,更不用说连普通光学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病毒了。所以想要有一个画面感的展示,也只能搬出寄生由来解释了。远的不说,有一部韩国电影《铁线虫入侵》也有相似的设定,可见本剧是杂糅了很多前人的经验在里面。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靠腐食生活过。腐食导致的腹泻和传染病在祖先的大脑中形成了原始恐惧,后人会对黏稠、蠕动的肉虫产生自发的厌恶感,以规避得病的风险。我们看到蠕动的虫子会吃不下饭,就是这个原因。但以蠕虫为设走原型的科幻作品恰好利用了这一点来触动人心,调动我们的大脑产生又恶心又爽的观影快感。

毕竟控制人类大脑的不是寄生虫,而是奇妙的演化原理啊。

猜你喜欢

丧尸线虫寄生虫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地黄花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丧尸套路为何玩不腻
丧尸套路为何玩不腻?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
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SN1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