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中的闪光诗句

2020-06-19

优雅 2020年4期
关键词:莱曼商业片艾达

电影《诗》里有一个报名参加“写诗培训班”的老妇人,常常焦虑地发问:“怎样才能写出诗呢?”她刻意寻找可入诗的材料,张开手臂迎接随时会降临的诗意,却总是事与愿违。诗的匮乏不是因为她没有才情,恰恰相反,是因为情到深处的无言。当世界把巨大的残酷推到她眼前时,她才开始试着写下一些辞不达意的“诗句”。及至影片最后,她写下生命中的第一首,或许也是最后一首诗,献给被自己唯一的亲人伤害的女孩:你在那里好吗?还是那么美吗?夕阳是否依然红彤彤?鸟儿是否还在树林里唱歌?你能收到我没寄出的信吗?我能传达自己不敢坦白的忏悔吗?时间会流逝吗?玫瑰会凋零吗?

《钢琴课》 [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 简·坎皮恩

女主角艾达六岁失声,活在沉默的世界里,直到她学会了弹琴。父亲将她远嫁给荒岛上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可那个人把她心爱的钢琴留在了海滩上。艾达求助于岛上居民贝恩带她去海滩上弹琴。贝恩被她感动,用土地從艾达丈夫那里换来钢琴,而艾达也被贝恩古怪而真挚的爱情打动。影片尾声,暴怒的丈夫砍下艾达的一根手指。艾达得以与贝恩远走重洋。在海上,她忽然执意将钢琴扔进海里,却不慎被绳子一同拽入水中。片刻的恍惚与犹豫之后,艾达挣脱绳索,奋力游回了水面。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的小诗《寂静》出现在旁白中:“夜深人静之时,我就想起我那葬在海底的钢琴。有时,好像自己就飘在它的上面。海底寂静无声,催人入睡,那是一种怪异的催眠曲,是我的催眠曲。有一种寂静没有声音,有一种寂静没有声音,就像在冰冷的墓穴里,在冰冷的墓穴,在深深的海底。”

《窃听风暴》 [德]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窃听风暴》讲述1984年的东德,秘密警察威斯勒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和他女友的生活。 一次,威斯勒潜入德莱曼家,像飞鸟带走一根树枝那样,拿走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一本诗文集,回到家中他躺在沙发上翻看其中的诗篇,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慢慢浮现在他毫无表情的面孔之上。这首软化了威斯勒的心,进而改变他和德莱曼命运的诗是《回忆玛丽·安》,是布莱希特于1920年2月21日在去往柏林的火车上写在笔记本上的一首歌颂过去爱情的诗歌,描述了一种爱的经验。人要如何向善?这是贯穿布莱希特诗歌和戏剧的主题。而正是艺术作品的力量,在影片里完美地展现了引人向善的功能,同时也是善良与希望的隐喻。

《007:大破天幕危机》[英]萨姆·门德斯

2012年是007系列诞生五十周年,当年上映的《007:大破天幕危机》是007系列的第23部,影片试图在商业片的框架内给出答案——面对极速变化的时代,邦德们该何去何从?片中的邦德一反过去从容潇洒的人设,主要因为对他的前传的描述——在壮阔的苏格兰高地,埋葬着他的父母,他痛苦的往昔,他时不时表现出的幼稚和狼狈有了合理的解释,邦德的一生也得以完整。而最让人难忘的,是在本片中彻底退出007系列的M女士,或者可以说,她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邦女郎。正是因为她的这场告别演出,这部商业片中仿佛又套嵌了一部莎士比亚式的戏剧,通过M的一生,完成了对间谍世界的反思。在听证会上,M念出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尤利西斯》,那是所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咏叹调——时光与命运消磨了我们,但意志犹健;抗争,求索,追寻,而绝不屈服。

猜你喜欢

莱曼商业片艾达
SLGC: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centrality,local centrality,and global centrality
电影《钢琴课》中通过镜头语言完成的情感表达
材料的选取之乐——柯迪·莱曼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的商业片
中魔法的铅字
被取代的亲情
莱曼——重振美国海军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