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良知”的道德意蕴

2020-06-19高雅然

北方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体性良知

高雅然

摘要:学术界关于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研究颇多,本文从材料出发,借助对《传习录》等文本的分析,剖析“致良知”学说的对象——良知。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源于《孟子》,但王阳明给予了“良知”更加丰富的道德意蕴。对“良知”的道德意蕴进行分析,得出“良知”确立了道德主体性这一结论。

关键词:良知;道德意蕴;主体性

王阳明曾说过,其“良知”思想在龙场悟道之后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找到可以总结概括其思想的言语。由此可见龙场悟道后,阳明所提出的“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论等皆已体现“良知”说的基本思想。而后阳明大悟良知之旨,更是赋予了“良知”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可以说“良知”包含了道德本心具备的一切能力。

一、良知为“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良知”说所蕴含的“良知者,心之本体”“良知即天理”“良知即是道”“万物一体”等思想皆体现了良知的“天人合一”性。因此“良知”说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为人们成为圣贤提供了内在的本体论依据。(1)

在阳明心学中,“良知”说源于孟子,认为“良知”生而知之,不假外求且人人皆有,既是先验的又是普遍的。阳明指出:“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全集》卷二,《答陆原静书》)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阳明将天理与良知联系甚至对接起来,企图用天理来解释良知,而非将天理独立于良知之外,并进一步确立良知的主体地位。阳明认为“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传习录下》)在阳明看来,良知之天理是内化于人心的,良知与天理并非对立而是统一的。良知不仅具备了天理亘古不变的永恒性质,同时也是要落实于人心。由此观之,在阳明这里天理实质上就是人心自有的良知本体,这与程朱所谓的“天理”大不相同,此时“天理”的地位已与良知悄然置换。王阳明确立良知为道德本体,并将其从过去的外在天理权威中彻底解放出来,从此“天”落实于“人”,天与人合一并归融于人心的良知,人的主体性正式得以确立。

阳明的“良知”不仅体现了道德层面上的天人合一,更体现了道德意义上的人人平等。(2)良知既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特征,是“先天而天不违”的 (《全集》卷二,《答欧阳崇一》),那么人人便具有成圣成贤的可能性。由此,阳明从人人道德意义上的平等出发,更进一步提出了“万物一体”的观点。阳明认为这“一体”就包含了人和人的一体以及人和物的一体。人作为“天地之心”是因为人心之良知,而良知对于天地万物有主体性。在阳明看来,正是因为人心具有良知,则人才能通过工夫与方法来扩充并培养自己的良知,并进一步赋予天地万物以意义与价值,从而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更进一步地落实在人所在的社会与自然,以良知看待世界众生,以我心同于天下之心,以良知立世并以良知济世,这无疑是一种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

二、良知之“无所不宜”

在阳明心学中,“良知”虽是先验的道德原理和宇宙的最高法则,但并非教条;虽是规矩准则,但并非规定。值得强调的是,良知恰是最为灵活、最为包容,无过无不及的中道,无所不宜。阳明指出良知虽为本体,却无定式,既不会执着于某个对象,也不会滞留于某种表面,其于人心之内,变化流行于天地之间,应物而动。良知每遇事事物物时,自会因所应事物之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其间自有轻重,全然无须人以私意增减。但阳明又强调,绝不能因良知于事事物物的具体表现不同,就否定良知本体的唯一性。阳明还认为“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全集》卷二,《答陆原静书》)又说“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全集》卷三,《传习录下》)在这里,义就是宜,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等;义就是良知,良知为头脑,灵活不死板,而良知之发用皆为本心自然流出且符合道义,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其中的斟酌与调停,不过是人心以求自谦而已。阳明指出,君子应当为己而非为人,要做到“诚”,即对得起的良知,要做到顺良知而不自欺。由此观之,良知本就是仁,就是道义,是指引人们行为处事的大准则,只要顺良知而为,不假偏私,则所行所止才能皆合于道德要求,才能真正地无所不宜。

若想致自身的良知以达到无所不宜的境界,首先就要对良知“信得及”。王阳明说过:“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全集》卷一,《传习录上》)这是指良知本体本是“无”,只有对良知有着不可动摇的自信,才能在这种“无”的状态下把握住良知本体。良知本体的“无”是已经超越了现象本身,故难以用名、言对其进行定义和表达,因此,天地万物都在良知的发用之间。而王阳明认为良知的这种作用广大无边,他极大地尊崇良知作为道德主体的地位。故而,阳明一直强调人要對良知“信得及”,是怕人们若是对自身的主体性缺乏自信,就又回到向外求理的旧路上去。因此,想要体悟良知本体,须要先对良知本体有充分的自信。阳明指出想要自信必先立志,立一个必为圣人的志向,将成圣之志转化为履行道德实践的内在动力。而“立志成圣”本身也是良知自己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良知的自信与道德的实践完全地结合起来。(1)

阳明对良知的自信,是他从百死千难中体悟出来的。这种自信源于对良知主体性的确认,相信良知不假外求,对良知能真信真致,故而不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不会因内在私欲的干扰或外在事物的诱惑而动摇对良知的体悟。所以,只要能对良知有真正的自信,按照良知的准则做事,才能事事合于天理,才能真正“随心所欲不逾矩”。

如此语境下,于人类活动而言,良知是一套无处不宜的行为指导原则,它内化与人们心中,为人们提供自信,只要笃信良知、扩充推极良知、最终顺良知而行,便能获得精神道德与行为活动上的自由,便能如阳明所言“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便不著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揜言也罢”。(《全集》卷三,《传习录下》)此亦有孔子“坦荡荡”之义。

猜你喜欢

主体性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良知与知识之辩:陶望龄论“学”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良知说话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