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随访管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19岳晶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癫痫脑梗死

岳晶晶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患者发病时脑血供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大部分患者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血栓或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出现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后而发病[1,2]。此外,急性脑血管疾病均可引发癫痫等严重并发症,且患者病情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均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延续性随访管理不仅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同时还可以时刻监测患者情绪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状况,并给予及时的干预[4]。基于此,本研究对延续性随访管理在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2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40例。观察组中男性83例,女性57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3.49±4.57)岁。对照组中男性79例,女性61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4.03±4.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症状;③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①排除既往存在癫痫病史的患者;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的脑血管病变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随访管理模式。

1.3.1 常规管理模式: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逐一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病史等,同时安排患者入院事宜及治疗事项。出院时,护理人员给予出院指导,结合图片资料及实物等对患者进行指导及讲解,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直至患者及家属掌握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疾病的自我管理知识及技能。此外,叮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

1.3.2 延续性随访管理:措施如下:①由护理人员组成随访管理小组,所有组员均需具备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知识。随访管理小组的组员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有助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护理。②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做好个性化健康指导,建立个性化护理方案,教导家属如何合理护理,家属与护理人员间建立随访关系,有助于护理的推进,对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具有重要作用。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还需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较急、病情严重,患者大多出现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拒绝治疗的念头。因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及时干预。出院时,护理人员叮嘱家属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状况,一旦出现不良状况需及时干预,或联系医生处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④出院后,每2周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持续至12周后结束,仔细记录患者出院后在家的护理状况,并给予指导,确保护理的延续。

1.4 观察指标 ①焦虑状况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12周随访,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采用4级评分法,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5]。②抑郁状况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12周的随访,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抑郁状况,采用4级评分法,53分以下表示正常,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6]。③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共74个条目,每个项目分为5级,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7]。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评分(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急性脑梗死疾病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好治疗,发病早期可采用溶栓药物,极大限度缓解了脑部缺血区域状态,同时抢救了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下的神经细胞,缩小了梗死面积,降低了致死率及致残率,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8]。急性脑梗死发病时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且梗死的中心部位血流完全停止,神经细胞完全受损;但外围仍存在血流信号,神经细胞受损较轻,由此形成该区域内神经细胞供血不足及代谢障碍,使细胞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成为痫性放电的根源,局部的缺血区域可能成为癫痫病灶的原因。因此,为了减少癫痫发作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给予恰当的护理及院后随访,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性随访管理模式是在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使患者在出院后可得到同样优质的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患者接受度更高。同时延续性使护理人员更加真实了解患者病情,给予恰当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9]。本研究对延续性随访管理在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管理相比采用延续性随访管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得到较好缓解,表明延续性随访从医院到家庭均使患者得到跟踪管理,使医院更好掌握患者病情,及时给出健康指导[10]。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延续性随访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预后患者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延续性随访管理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预后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延续性癫痫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