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19王丽艳刘丽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种类神经外科服药

王丽艳 王 亭 刘丽丽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CA)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其发病率为2%~7%[1]。介入治疗为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案,但由于血流动力学、高血压病等因素影响,介入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2]。因此,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在出院后仍需加强自我管理,故评估患者出院准备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出院准备度是指医护人员综合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评估患者离开医疗机构回归社会进一步康复的能力。可见,提高出院准备度对降低患者复发风险,促进预后恢复尤为关键[3,4]。本研究我院神经外科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介入治疗术后出院准备度相关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均行介入治疗术。入组患者符合以下入组标准:①经数字剪影血管造影确诊;②年龄≥60岁,且具备基本读写能力;③术后复查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供血正常;④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排除外伤性、感染性或夹层颅内动脉瘤者或自动出院者。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患者出院前2小时内由同一组护士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资料,包括:①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文化程度、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工作状态、付费方式、居住地、出院后居住方式及需长期服药种类等基础资料;②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包括个人状态(7个条目)、疾病知识(8个条目)、出院后应对能力(3个条目)及预期获得的支持(4个条目)4个维度,采用10级评分制,总分为220分,出院准备度与评分呈正相关。

1.3 观察指标 ①RHDS评分;②出院准备度单因素分析;③出院准备度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 RHDS评分 94例患者RHDS评分为(146.37±29.71)分,个人状态评分为(50.49±7.54)分,疾病知识评分为(47.20±6.17)分,出院后应对能力评分为(20.01±4.32)分,预期获得的支持评分为(28.67±5.50)分。

2.2 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付费方式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者RH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居、居住于农村、无业、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者RHDS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

续表2

2.3 多因素分析 将居住方式、居住地、工作状态、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文化程度、需长期服药种类作为自变量,RHDS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显示,发现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由于颅内动脉瘤发病较急、病情凶险,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复发风险认知缺乏,进而影响患者院外自我管理[5]。因此,临床应在患者出院前准确评估其出院准备水平,以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调查显示,RHDS评分为(146.37±29.71)分,略低于胡艳淳等[6]研究结果,可能与本研究对象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关,其获取疾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局限、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多。本研究Logistic回归显示,发现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较低者难以通过多渠道获取疾病相关知识,且对出院宣教内容理解较差,致使其出院准备度水平降低。本研究发现,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亦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P<0.05)。农村患者及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较远者不便获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出院后复诊就医困难,其出院后的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度降低,因而降低其出院准备度。本研究还表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者出院准备度较差,分析其原因与介入治疗后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且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及医药费用增加患者精神负担,故需长期服药种类越多,出院准备度越低。

多项研究指出,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7,8]。因此,临床应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前加强指导宣教,将出院后所需具体用药方案、康复训练方法、情绪调节技巧、神经外科咨询电话、饮食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编制成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并嘱患者自行阅读,增加疾病相关知识储备,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可加强患者家属宣教,促使其积极参与患者院外护理,减少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出院准备度。对于农村或家与医院距离较远者可指导患者通过电话、微信或QQ咨询院外遇到的康复问题,以减少患者就医困难;而合并症较多者应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减少其对介入治疗后恢复的影响,政府应加强医保覆盖范围,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较远、文化程度低、需长期服药种类多均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以患者为中心,对低文化程度、农村患者及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加强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种类神经外科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