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NP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19张文静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级心肌梗死心功能

张文静

急性心肌梗死是建立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甚至完全中断导致的心肌急性严重缺血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完全处于坏死状态,出现胸骨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水平异常,引起患者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选取一种高效准确的参考指标十分必要[2]。为探讨BNP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开展本研究,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始前研究方案已报至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纳入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无其他严重并发疾病;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本次研究方案知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医护服务。排除标准:①盆底炎症急性期患者,活动性出血伴感染患者,盆底完全失去神经支配患者[3];②合并有其他严重心脏、肝肾疾病的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患者;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④对本次研究涉及药物过敏患者。两组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比较(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血,采血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肝肾功能、BNP水平进行检查,其中肝肾功能由日本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BNP水平由Access2型化学发光以化学发光技术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BNP水平,观察患者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与BNP水平的关系。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见表2。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BNP水平对比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NBP水平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明显更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BNP水平对比

2.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与BNP水平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BNP水平及阳性率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2.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段BNP水平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BNP水平也出现增长趋势,且75岁以上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75岁以下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与BNP水平的关系

表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段BNP水平差异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超过50%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而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冠心病的最终发展形势以及主要致死原因,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4]。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早期准确评估是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本研究研究将血浆BNP水平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参考指标。BNP是一种心脏神经肽类激素,主要在心室容积增加以及压力超负荷情况下分泌,当心室功能发生紊乱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大量临床研究证实,BNP能够作为心力衰竭诊断高效准确的指标,在心室容积增加以及压力超负荷时期(14天内),心肌梗死患者BNP能够对梗死面积以及梗死膨展有效反馈[5]。结合研究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水平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明显更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水平及阳性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BNP水平也出现增长趋势,且75岁以上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75岁以下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血浆BNP水平作为一项临床参考指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具有显著的借鉴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分级心肌梗死心功能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