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2020-06-19王延雪胡虹英李新刚鹿星梦郜桂菊梁洪远韩晓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组心血管病患病率

王延雪 胡虹英 李新刚 鹿星梦 郜桂菊 梁洪远 肖 江 杨 涤 王 芳 韩晓涛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15;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北京 100015;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15)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广泛应用于临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病死率显著下降,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而随之带来的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发病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1]显示尚未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已存在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MS者的心血管病事件及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明显高于非MS者[2]。近期一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3]显示我国人群MS患病率高达19.58%。但初治HIV感染者中MS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以及心血管病风险的研究较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初治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心血管病风险和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治HIV感染者193人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的诊断标准[4],经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证抗HIV-1阳性;②年龄18~65岁;③无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史。排除标准:机会性感染、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按照MS的诊断标准[2],选择诊断为MS的18例患者为MS组,选择同性别的非MS患者73例为非MS组;按照Framingham风险评分筛选心血管病中高危患者14例为中高危组,低危患者29例为低危组。本研究方案获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京地伦科字(2019)第(050)-001号]。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1)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史、一级亲属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家族史,并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实测体质量(kg)/身高2(m2);

(2)实验室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过夜空腹,禁食8~10 h,次日晨8∶00~9∶00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酯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CD4+T细胞计数及HIV RNA载量。

1.2.2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标准[4],符合以下4项中至少3项:①BMI≥25 kg/m2;②FPG≥6.1 mmol/L及(或)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7.8 mmol/L及已经确诊2型糖尿病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③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者,或(及)确诊为高血压病;④空腹TG≥1.7 mmol/L及(或)空腹HDL-C<0.9 mmol/L(男)或<1.0 mmol/L(女)。

1.2.3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对代谢综合征及无代谢综合征任何组分患者中的≥30岁患者(43名),根据Framingham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10年风险评分[5],分为低危组(<10%)及中高危组(≥1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

MS患者18人,均为男性,占全部患者的9.33%(18/193),其中17人BMI≥25 kg/m2,15人低HDL-C,14人高血压,9人高TG血症,8人高血糖(表1)。无任何代谢综合征组分者78人,占40.41%(78/193),其中男性73人。

表1 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比例情况

△1 mmHg=0.133 kPa;BMI: body mass index;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2.2 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

MS患者HDL-C低于对照组,TG、FP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年龄、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CD4+T细胞计数、HIV R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中高危患者临床特点

根据Framingham冠心病(10年)风险评分,本研究人群的冠心病风险中高危者(≥10%)14人,占7.25%(14/193)。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冠心病风险评估为中高危者9人,占50.00%(9/18),较非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升高(χ2=6.51,P=0.01)。中高危组年龄、BMI、吸烟比例高于低危组(吸烟比例64.29%vs31.03%,χ2=4.29,P=0.04),详见表3。

表2 MS与非MS患者特点的比较

GroupNumber of casesAge/aBMI/(kg·m-2)CD4+T cell count/(cells·μL-1)HIV RNA load(×104copies·mL-1)HDL-C/(mmol·L-1)MS group1839.56±9.4027.30±2.26374.22±171.1410.88±10.290.85±0.17Non-MS group7328.56±6.7320.78±2.12358.64±178.027.19±25.781.11±0.15t/χ24.6811.540.340.59-6.57P0.000.000.740.550.00GroupNumber of casesTG/(mmol·L-1)FPG/(mmol·L-1)SBP/mmHg△DBP/mmHg△SmokersMS group181.92±1.466.93±3.12134.67±12.7789.22±9.537Non-MS group730.85±0.274.92±0.55118.21±11.5676.70±7.7714t/χ23.092.735.305.853.16P0.010.010.000.000.08

△1 mmHg=0.133 kPa;MS: metabolic syndrome;BMI:body mass index;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G: triglycerides;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表3 Framingham风险评分中高危组与低危组特点的比较

GroupNumber of casesAge/aBMI/(kg·m-2)CD4+T cell count/(cells·μL-1)HIV RNA load/(×104copies·mL-1)Middle and high risk group1446.57±4.1625.45±3.82334.93±155.6911.17±10.25Low risk group2933.21±4.0422.57±3.26385.24±164.225.08±6.41t10.002.57-0.962.04P0.000.01 0.340.06

BMI:body mass index;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3 讨论

目前研究[6]表明HIV感染者MS及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发病率增加,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导致HIV感染者发病及病死的主要非HIV病因之一。有研究[7]显示,基线存在MS与HAART治疗过程中CVD风险临界相关,与2型糖尿病风险明显相关,HAART过程中发生MS与CVD及2型糖尿病风险均明显相关。因此评估HIV感染者基线MS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IV感染者MS患病率的报道[8]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差异较大,从8.5%到52%不等。一项来自巴西的调查[9]显示初治HIV感染者MS患病率为10.8%。尼日利亚的研究[10]则显示未HAART患者MS患病率为5.3%。国内对于MS总体患病率报道较少,Shen等[11]对2 006例中国新诊断HIV感染者调查发现血糖升高的患病率为19.99%,10.52%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台湾的一项研究[12]表明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MS患病率为26.2%。本研究采用中华糖尿病学会MS诊断标准,显示MS患病率为9.33%,但由于未进行餐后2 h血糖的检测,因此可能低估了MS的患病率。并且由于本研究中患者较年轻,平均年龄仅为30.56岁,且均为汉族,故推测中老年HIV感染者MS患病率可能更高。

有研究[13]显示未治疗的HIV感染者与HAART治疗者MS的特点不同,未治疗者HDL-C更低,HAART治疗者TG及血糖更高,提示二者MS的发生途径可能不同。前述尼日利亚研究[10]显示年龄及BMI与MS独立相关。本研究显示初治HIV感染者MS各组分中比例最高的为BMI≥25 kg/m2,其次是低HDL-C血症,MS患者较非MS者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均更高,这提示对40岁以上及超重或肥胖的HIV感染者尤其需筛查基线MS情况。但本研究未显示CD4+T细胞计数和HIV RNA载量与MS的关系,推测这可能与本组患者大部分尚未进入发病期以及样本量较小有关。

目前研究[14]已证实HIV感染者心血管病风险较未感染者明显升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传统危险因素、HIV感染本身、HAART相关代谢紊乱以及行为因素(如吸烟)有关。来源于Framingham Heart Study的Framingham风险评分[5]是应用最广泛的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课题组[15]调查了973例患者,显示Framingham 10年冠心病风险评分中高危组的比例为4.5%,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脂代谢紊乱和吸烟,且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率较低。本研究显示10年冠心病风险中高危组患者的比例为7.25%。30岁以上MS患者中Framingham风险评分中高危者比例为50%,明显高于非MS者,年龄、BMI及吸烟史为可能的影响因素,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另外中高危组HIV RNA载量更高,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对于基线存在代谢综合征者需要密切监测心血管病情况,劝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CVD风险。但是Framingham风险评分可能低估了HIV感染者的CVD风险,因为没有考虑HIV感染者的慢性炎性反应状态。所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适合HIV感染者的CVD评估模型。

总之,本研究表明初治HIV感染者MS患病率及CVD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代谢指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心血管病等的风险。

猜你喜欢

危组心血管病患病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