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建立农产品GS1标准追溯体系浅析

2020-06-18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贵州分中心邓伟华卢筱东

条码与信息系统 2020年2期
关键词:载具标签贵州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贵州分中心 邓伟华 卢筱东

近几年,随着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黔地整合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优质产品出山,风行天下”的口号。但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大山产品就是好”的优势始终面临着随时可能出现产品质量风险的威胁,从农户、商户到政策制定者都感到建立切实可行的食品、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刻不容缓。

目前,贵州提出到2020年底,部分重要产业信息化追溯覆盖率达到80%以上;食品、食用农产品的信息化追溯比例逐年提高。作为贵州重要支柱产业的食用农产品,整个流通环节漫长,在种植生产中存在土壤成分含量、气候影响、农药应用及除草方式等风险;在资源整合及流通销售环节中存在质量流失、真伪假冒及农产品数据篡改等风险。建立贵州农产品信息化追溯系统是防范此类风险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在对覆盖从种植生产、运输物流到贸易销售全程追溯体系的研究中,数据的互联共享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随着贵州省多部门的加强合作,针对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资源整合、质量检测、物流运输等环节可能出现的数据互联共享问题,提供了相对成熟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整个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体系要实现正常运转,就必然需要自动识别载体对各环节数据进行对接,为GS1全球统一标识技术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贵州农产品资源情况

贵州地处西部,整体地貌类型有山地、高岭、丘陵、盆地等,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2~19℃,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农业发展有着极为良好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贵州农产品重点发展为十二大类,分别是:茶叶、食用菌、刺梨、石斛、油茶、竹、中药材、精品水果、蔬菜、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贵州各地整合特色资源,按照产业组合成多种农产品贸易企业,贵州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数据显示,见表1,这批企业基本拥有应用GS1标准体系进行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的基础。

表1 贵州农产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

贵州农产品追溯应用情况

总体来说,贵州食用农产品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建立了追溯体系,目前已建立的这一部分追溯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实际效果基本处于静态数据展示。所以贵州要打造主要农产品质量品牌,建立相关的质量信息追溯体系,离不开数据共享开放、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标识体系。

主要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设计

根据市场化结构和经验摸索,确定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协同运作模式开展农产品质量信息追溯。这种模式主要是由政府结合地区性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数据节点,确定统一运行标准及具体目标,主导项目开发,然后由各农产品信息追溯参与单位参与运作。在这种模式下,要达到各取所需利益共同的目的;政府投入要实现农产品质量品牌建立、提升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企业参与要实现拓展销路、提升效益且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立体系首先要统一标识

在农业产业追溯供应链的整个过程中,产品(商品)、载具、信息并不是封闭流通的,产品在市场交易中具有周期短、范围广的特点,物流载具需要实现外部循环共用。为了确保贵州农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标识可追溯性,应采用统一标准,建议采用GS1全球统一标识体系作为物理层面上的实施方案。

在具体实施时,要对主要优质农产品形成固定单元,在GS1标识体系中,应用贸易项目代码对单品追溯单元进行标识,应用SSCC-18、ITF-14对物流单元进行标识、运用全球可回收资产代码对载具进行标识。追溯单元与载具进行物理接触时,绑定标识数据形成GS1标识标签,内容包括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物流单元内贸易项目代码GTIN,如图1所示。同时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追溯主体能承受的数据成本,而选择标识更多标识信息,比如批次号、序列号、有效期、生产日期、托盘化时间等信息。

图1 贵州农产品包装箱GS1标识标签

不同的产品定位,针对的管理需求也不同,同时针对的追溯颗粒度也有区别。对于茶叶、辣椒、食用菌等规模性种植的产品,根据气候、土壤养分含量等因素,能确定单批量同质性,也就是同一批次质量相近,可以采用“项目代码+批次”标识到批次,建立同批次追溯信息数据;对于名贵中药材、精品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可以采用“贸易项目代码+批次+系列号”或“贸易项目代码+系列号”的方式,标识到个、盒、箱等单位的产品贸易单元或物流单元,追溯信息数据建立到单个产品;既然选择GS1全球统一标识体系,追溯应用场景就分为信息系统内与外,所以选择的载体应该是一维码和二维码复合型标识,一维码用于共享连接,二维码用于系统软件对供应链的各环节的流动信息记录及数据采集。

在物流环节,围绕标准物流载具及仓储载具的应用,确保在整个追溯环节中实现托盘、周转箱可循环共用与仓储载具位置定位,应当对省内标准托盘、周转箱(筐)及仓储载具货架等采用GS1全球可回收资产AI(8003)为基础的编码标签,如图2所示(见下页),信息内容包括:编码、编码字符及文字标注编码体系及载具名称、GS1编码、标识代码信息说明;采用全球位置码(GLN)标识追溯主体、物流中心、仓储中心等单位物理位置。

图2 贵州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仓储载具GS1标识标签

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建设框架

贵州省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电子商务供应链只存在于供应、交易、配送等环节,而是要从生产、种植养殖源头控制质量状态到贸易结束的反馈,根据农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目标的需求,并基于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体系进行系统设计。

贵州省农产品追溯系统应用分布式数据库,分层级、分地区、分产业建立数据分中心及监管中心,主架设基于“多彩贵州云平台”,各追溯参与方针对追溯单元的静态信息、质量体系、供应链跟踪等数据同步给临时性数据中心、监管方数据中心、第三方系统运作数据中心备案,建立数据去中心化机制,如图3所示,防止“有用的数据”被篡改。

图3 数据去中心化机制

追溯框架主要依托于三个主要环节,具体流程情况如图4所示(见下页)。

图4 追溯方案各环节流程

种植生产环节

严格来说,整个追溯链条的设计并不是以简化流程和环节、以节省时间及成本为目的方案,更符合传统细节追溯的理念,然而如何解决传统细节追溯繁杂以及难以整合的复合性基础数据成为关键。在种植生产环节中,需要产生多方位复合型静态数据并关联质量检测方面的信息、且形成固定包装与标注统一标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采用分权采集、分责实施的方案来进行,把数据采集的压力从追溯主体转化到各行业专业机构,追溯主体只需负责一次性建立企业、农事活动、生产包装过程、产品固态信息,各部门技术机构发布土壤、环境、水质、农事标准等信息数据跟踪对接,检测机构负责质量信息,在数据上形成整合数据包并与GS1唯一标识绑定并形成标准的可识别标签,数据先行,发送到各临时中心及数据总部备案,并保证每个环节的衔接性及去中心备案性,数据无法增加也不能减少,且不能变化,不仅应用GS1体系在产品标签上做到唯一性,也实现追溯信息数据的唯一化与不可篡改性。

仓储物流环节

在库存管理上,每个仓储固定载具标注GS1全球可回收资产标签,并按仓储方式分配固定序列号,当每个标识GS1标签的固定单元货物进出库时,通过对双方物理标签中识别载体的读取,同时连接追溯系统实现物理层面到信息数据层面的绑定与分离,并根据仓储环境需求对农产品在分类存放中是否符合要求做好预警方案,同时向各分散数据中心发送动态数据进行备案。在运输环节过程中,同样需要对追溯单元、物流载具及运输工具进行更新数据绑定并备案,根据货物运输环境需求,做好预警机制,保证产品质量。在供应商供货入库,追溯单元从物理层面到数据层面进行仓储物流活动开始,就应标注GS1物流标签,从流通源头开始,入库、验收、储藏、出库、托盘化、运输等环节实施数据更新,确保回溯过程中,可以对每个点进行查询,便可找到各环节的责任人及事故因素。

贸易配送与消费者

贸易环节中,商户将从上游供应商或经销商接收商品、将其拆分和分类存储,信息追溯系统将对货物当前质量情况向其提供详细的上游追溯链运作质量报告,商户在验收的同时,依托移动互联网设备软件识别GS1标签同步更新、验证交易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通过分拣、配送或上架销售将货物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作为整个农产品追溯供应链的最末端,是实施追溯、达成追溯意义的主要目标人,其在对农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反馈,追溯参与方接收到信息,要及时对各环节进行梳理,配合消费提供的信息找出问题根源,并向消费者发送处理结果。

农产品信息追溯体系的运用预期

本体系在分析贵州农产品情况及追溯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政策与实际情况提出依托于GS1技术体系的农产品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对追溯参与方、系统运行方、建设监管方作出针对该追溯体系的一般性要求,对贵州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通过该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可以解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出现的质量信任危机的问题,不仅促进农产品资源整合及电子商务交易的管理能力和诚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质量保障、信息透彻的供应链方式,推动信任消费环境的逐步实现,最终达成贵州农产品质量品牌建立、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载具标签贵州
机器人在载具生产的应用研究
一种巡检载具及运动特性研究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技术垄断视野下碎片化表征的扩张
科幻题材载具设计思路解析
贵州,有多美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