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遂昌县玉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2020-06-17余泽智刘志高刘雪燕程少禹申亚梅

园林 2020年5期
关键词:遂昌县遂昌玉兰

余泽智 刘志高 刘雪燕 卢 璐 程少禹 申亚梅

以浙江遂昌县为调查对象,分析其野生玉兰分布状况、生长现状及生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生玉兰植物资源较少,但玉兰古树有39株,说明遂昌具有悠久的玉兰种植历史;由于森林抚育、人为破坏等原因,森林范围内未见野生玉兰幼年树,且接近人居的玉兰古树未得到更好的保护。分析了遂昌县玉兰资源的保护现状,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建议性保护措施,为玉兰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基础。

玉兰资源;现状特征;保护对策;浙江遂昌县

玉兰(Magnolia denudata),又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堂春等,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 m以上。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黄褐色,幼枝及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绢毛。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5 cm,宽6~12 cm,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花期为早春2~3月,开花时花朵满树,形似莲花,花色艳丽,花香清新,是驰名中外的优良观赏树种。性喜光,喜肥沃适当、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弱酸土壤(pH值为5~6)[1],且其对盐胁迫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2]。主要产于中国江西、浙江、湖南、贵州等省区,多生于海拔500~1 000 m的林中。玉兰在国内已有2 500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千古名句;汉代司马相如用“椒桂木兰”来形容其木材质地坚硬,气味好闻;晋代《木兰赋》广为吟诵;唐宋时期是其栽培最盛行的时期;及至明代,《学圃余疏》中对“玉兰”和“辛夷”做了区分,大约在明代以后,才普遍把开白花的木兰著称为“玉兰”[3]。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广泛栽培玉兰[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野生玉兰属植物及玉兰古树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古树名木作为自然景观要素中的生物景观,不仅在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5]。因此,探查野生玉兰资源、保护濒危野生玉兰及玉兰古树迫在眉睫。近年来,各地调查者们对玉兰属植物资源分布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早在2008年,基本上查清了河南玉兰属植物共计36种,同时报道了13个引栽种[6];对宝华山样地调查发现,江苏省特有濒危植物宝华玉兰共有149株,其中成年个体38株。专家认为采用就地保护和引种栽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可以有效解决宝华玉兰资源保护中面临的问题[7]。2004年发现的新种——红花玉兰分布在湖北五峰1 400~2 000 m的高山地带,由于种子萌发难等原因,数量仅2 000余株[8]。望春玉兰作为玉兰属最常见的观花落叶乔木之一,在河南南阳市90%资源都分布在南召县,且主要伴生种为栎树、榉树、黄栌和槭树[9]。即使如此,仍有许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玉兰资源,它们所在的生境正在遭受破坏,由于地形等原因,鲜有专家调查。

遂昌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玉兰资源丰富,研究者发现遂昌有古玉兰分布,且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一些古玉兰株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遂昌玉兰植物资源,本研究对遂昌县玉兰资源分布现状及保护现状进行初步研究,从而实现对玉兰古树的有效保护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0]。

1 调研方法

1.1 遂昌县概况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纬28°13′~28°49′,东经118°41′~119°30′。境内多山地、少平丘,山地占总面积的88.83%。仙霞岭山脉横贯全境,呈中低山面貌,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703座,九龙山主峰为浙江省第四高峰。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类型,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6.8℃,年降水量1 510 mm,降水日数172 d,年太阳总辐射量101 kcal/m3,年日照时数1 755 h,年无霜期251 d。

1.2 调查方法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查阅玉兰植物标本的基础上,明确该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和主要分布范围,于2011年初春玉兰开花时在遂昌县进行调查。在查阅当地记载资料的基础上,大致确定玉兰的主要分布范围。采取走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玉兰资源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调查内容: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境特征、资源现状和保护现状等。

调查涉及12个区域,由于各分布点野生资源分布较少,因而采取逐株调查的方法,D<60 cm仅统计株数,D≥60 cm采用实测法记录:分布地点、株高、冠幅、胸径、受保护情况。调查生境资源特征时采用样方法:在每个区域玉兰资源分布区域周围各设置20 m×30 m,总600 m2的样地,采用相邻格子法将样地分为24个5 m×5 m的小样方,在每个小样方内记录所处的生境类型,测量和记录伴生种每株胸径≥5 cm的乔木种类、数量、胸径、树高及冠幅,所有灌木的种类、株数、平均地径、平均高度以及盖度,所有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多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源现状

从表1看出,遂昌县共有玉兰39株,生长势总体较好。主要分布在12个区域,除了石练镇汤沐园为比较聚集之外,其余分布较为分散。其中胸径大于60 cm的有11株,占遂昌县玉兰分布总数的28.21%,说明遂昌县玉兰资源栽培历史相对悠久(图1)。

2.2 生境特征

从表2看出,遂昌县玉兰资源主要分布在次生混交林内、建筑旁边、茶田边缘、河水边缘和竹林边缘五种生境中。其中次生混交林内资源数量占48.72%,建筑旁资源数量占23.08%,茶田边缘资源数量占10.26%,河水边缘资源数量占10.62%,竹林边缘资源数量占7.68%。

(1)次生混交林内。散生于村寨附近山上,人为破坏不明显,总体长势较好。伴生种主要有:枫香、毛竹、香樟、青冈、苦槠、乌饭树、木荷、杉木、山矾、马尾松、乌药、柳杉、薄叶润楠、石楠、浙江楠、榉树、板栗、檵木等。此类资源多生长于南坡,植株较高,开花率较高,并没有被当地政府很好地开发利用。

表1 遂昌县玉兰资源的分布现状

表2 遂昌县玉兰资源的生境特征

(2)建筑旁边。此类资源多生长于房屋、寺庙、公路等附近,长势一般,多被人为破坏,枝桠间常见电线穿过,不利于植株健壮生长。常与人工种植的三尖杉、香樟、枫香、苦槠、毛竹、马尾松、侧柏、柳杉等生长在一起。此类资源虽然被人们开发利用,但由于当地人群保护意识薄弱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其观赏效果。

(3)茶田边缘。由于遂昌近年来茶业的发展,许多次生混交林被开垦种植茶树,偶见零星玉兰资源散生于茶田边缘(图2)。常见苦槠、杉木、青冈、马尾松、石栎、乌饭树、香椿生长其周围。此类资源由于生长于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长势不佳,观赏效果较差,有待进一步的保护利用。

1.遂昌县古玉兰

2.分布于茶园边缘

(4)河水边缘。散生于流动水源1~2 m附近,树冠多向河水上面空间伸展,长势较好,符合玉兰喜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的生长习性[11]。常见的伴生树种有青冈、乌饭树、枫香、苦槠。此类资源较少遭到人为破坏,株型优美,观赏价值较高。

(5)竹林边缘。散生于竹林边缘,少有伴生种(图3),由于竹林的不断扩充生长受到威胁。调查中仅有一棵古树与另外两株古树南方红豆杉、蓝果树生长在一起,三棵树都已挂牌保护。

2.3 现存问题

调查显示遂昌县玉兰古树大树较多,部分古树已经建立了档案,进行挂牌保护,但是大部分古树及自然状态下分布的白玉兰由于旅游业、茶业及竹产业的发展,生长仍遭到人为的干扰。

3.分布于竹林旁

(1)分布比较散。除了石练镇汤沐园内山坡上的白玉兰分布比较集中外,其他的都一两株散生于村庄附近,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强,其生长受到威胁。部分住房、茶田、竹林的扩展导致玉兰植株的生活空间受到限制,无法正常生长。特别是有些居民对玉兰古树的保护意识不强,在古树上随意乱画乱刻,甚至在房屋和玉兰古树空间贴得较紧的情况下,对玉兰古树进行重度的修剪和砍伐。

(2)政府不够重视。随着遂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开发,旅游人口不断涌入,对玉兰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过度的开发风景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玉兰的生长环境也遭到了破坏。

(3)群众保护意识较低。遂昌县地处偏僻,有80%属于山地,交通较为不便。这使得当地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缺乏保护野生以及濒危动植物方面的意识以及知识,对当地玉兰以及濒危动植物的珍贵价值也并不了解。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当地居民因为玉兰古树枝条穿越了自家房屋,就将玉兰的树枝砍掉;在农田边上的野生玉兰植株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对玉兰植株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偏僻的山中存在着随意砍伐等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遂昌县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野生玉兰古树的保护。在对遂昌较为偏僻的地区调查时,发现很多电线穿越玉兰古树,既没有对局部的电线电路进行重新规划,也没有对电线穿过的玉兰古树实施有效保护措施,危险并且不利于玉兰古树生存。

3 玉兰资源保护对策

(1)加强对野生玉兰资源的保护。遂昌县玉兰植物资源较少,造成该局面的原因:一是玉兰种子色彩鲜红,吸引鸟类[12]、田鼠等动物取食;二是玉兰种子生长时需要层积催芽,野外条件不能满足种子萌发;三是玉兰为阳性树种,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遮荫,但在营养器官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光照,其生境内其他上层物种的遮荫可能是引起其后期不生长的原因,从而影响了玉兰野外种群的更新。针对以上原因,应该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段,采集种子和育苗;通过森林抚育的手段,创造良好的玉兰野生生境,对育苗进行回归种植;扩大野生玉兰种群内个体数量。

(2)加强对分布于次生混交林内的玉兰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应该对现存的野生玉兰资源进行调查采样并记录在册,专业人士做好野生玉兰的繁殖工作,选育出生存适应能力强且病虫害较少的新品种,加大繁殖数量,并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3)加强对分布于建筑旁、茶田边缘及竹林边缘的玉兰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科普宣传,增强公众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充分发动群众保护玉兰资源的积极性,利用当地现有的条件做好玉兰资源的保护工作。

(4)政府部门应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植物资源,特别是玉兰资源的保护工作的进行。对于恶意破坏、不合理开发玉兰及其他植物资源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部分古树应采取就地保护的原则,尽量不改变玉兰古树原有的生活环境,设置保护牌及护栏,并对其进行登记[7]。

猜你喜欢

遂昌县遂昌玉兰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何鹤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新荷初绽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五行遂昌 一诺千金 绿色崛起新遂昌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