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玉兰资源及其繁育技术

2020-06-17王亚玲

园林 2020年5期
关键词:花被玉兰花期

王 晶 岳 琳 王亚玲

玉兰,俗称白玉兰、迎春花,花、叶、果、姿、香皆可欣赏,深受全世界人们喜爱。文章主要介绍中国玉兰资源的自然分布概况、变种和品种资源、应用价值及繁育技术等内容,为专业人士和玉兰爱好者提供参考。

玉兰;自然分布;变种和品种;繁育技术

玉兰(Magnolia denudata),俗称白玉兰、迎春花,是中国的特有名贵花木之一,是木兰科植物中最著名的种类,因其“色白微碧、香味似兰”而得名[1]。古人把它与海棠(Malus spectabilis)、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并列,美称为“玉堂富贵”,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 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有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为证[2]。花朵硕大、洁白芳香,树姿挺拔不失优雅,自然分枝匀称,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寿命长,花蕾可入药,木材材质上等,在经济林、生态林和城市绿化建设事业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玉兰观赏价值极高,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其自然居群植株数量仍在锐减,《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其收录为易危物种[3],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的《The Red List of Magnoliaceae》中将其列为濒危但数据不清物种[4]。笔者团队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未发现成群分布的居群,仅在分布地零星可见。为保护现有野生玉兰资源,同时促进木兰科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笔者对中国玉兰资源相关材料进行了调查、归纳和总结,内容包含玉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资源分布、变种和品种资源、应用价值以及繁育技术,为专业人士和玉兰爱好者提供参考。

1.玉兰原产地分布图

1 特征与分布

1.1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25 m,胸径达1 m。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粗壮。叶厚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5 cm,宽6~10 cm。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色长绢毛。花蕾多单生枝顶,偶有腋生,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径10~16 cm,花被片9枚,白色,基部或中脉常略带粉或紫红色,每三片排成一轮,内外几同形,钟状;雄蕊群紫红色,雌蕊群淡绿色。花期3月,在凉爽的夏秋季偶有零星开花;果期8~9月[5]。

1.2 生态习性

喜全光,荫蔽环境下花少、无花甚至下部枝条枯死。喜湿润凉爽气候,较耐寒,可在北京(7区)以南地区露地栽培,在北京地区栽培时,需背风向阳或选择具较湿润小气候的地块;不耐高热,在广州以南的南亚热带区域生长时,长势会逐渐减弱。喜中性偏酸的土壤,亦可在pH8左右的碱性土壤生长;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积水时容易烂根。

1.3 资源分布

玉兰原产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江西(庐山和井冈山)、浙江(景宁和雁荡山)、湖南(衡山和八大公山)、贵州、福建、安徽南部等地,陕西南部、甘肃东南角及湖北、河南和安徽交界处也有少量分布,生于海拔700~900 m林中或开阔地(图1)。因玉兰具较高的观赏性,人为采挖和破坏较为严重,野外资源已非常罕见,据考证在湖南西南部、江西九江、贵州、陕西南部等人迹罕至的高山尚有零星分布。早在18世纪末,玉兰就被陆续引入欧洲栽培,现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都有引种。在国内,人工栽培的玉兰已几乎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北至沈阳、北京、西安等,南至昆明、广州等都早有种植,台湾近年来也有少量引种栽培[6-7]。

2.‘玉灯’玉兰

3.‘美脉’玉兰

4.‘紫嫣’玉兰

2 变种和品种资源

2.1 变种

孙军、赵东欣等通过对全国多个省市区玉兰的形态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玉兰形态特征变异非常广泛,是个野生和栽培兼有、形态多样的复合型种群,不同类群之间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标志性形态特征,并提出了玉兰新分类系统,种—亚种—变种与种—品种群—品种[8]。此研究中较具代表性的变种如下:

(1)塔型玉兰(M.denudate var.pyramidalis)。落叶乔木,树冠塔形。侧枝少、细,与主干呈现25°~30°角着生。花白色,外面中、基部中间有紫色晕染。花被片9枚。产地河南郑州;(2)鹤山玉兰(M.denudate var.heshanensis)。落叶乔木。叶芽、叶脉和叶背被白色长柔毛。花被片12枚,白色。产地湖南白鹤山;(3)黄花玉兰(M.denudate var.flawa)。落叶乔木。花浅黄色或黄色。花被片9枚。产地河南南阳。

王亚玲、杨建芬等在湖南南部野外考察时也发现玉兰新变种——华中木兰[9]。落叶乔木,花白色,基部有淡紫红色晕染。花被片9~12枚。产地湖南南部和河南西部。

2.2 种下品种

研究人员发现,同一生境下的玉兰通过自然芽变、自然杂交能产生很多新的形态变异,如花蕾形状和着生位置、花型、花被片数量和颜色、叶形、分枝习性及落叶期等的变异,这些株间变异一般可通过无性繁殖保存下来[10]。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杨廷栋等通过对玉兰实生苗、变异枝进行观察和筛选,选育了多个玉兰品种,有些品种已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

(1)‘玉灯’玉兰(M.denudate ‘Yu Deng’,图2)。落叶乔木,树型为规整的卵圆形。花纯白色,径10~15 cm,将开时形如灯泡状,盛开时如一朵洁白的莲花。花被片12~33枚。花期3月。在1993年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品种鉴定会上,曾以适应性强,生长快,花大瓣多芳香,获一致好评。该品种被陈俊愉先生收录在《中国花经》,名为“长安玉灯”。该种一年生嫁接苗可达220 cm,耐移栽。果可赏;(2)‘美脉’玉兰(M.denudate‘Mei Mai’,图3)。落叶乔木,株型长卵圆型,规整,枝干角度均≤65°。新叶黄红色。花上半部有红色中脉到瓣顶,下半部紫红色。花杯状至盏状,盛开时花被片外张但不完全平展,淡香,花径10~12 cm。花被片9枚,内外几同形。花期3~4月。果少见;(3)‘红脉’玉兰(M.denudate ‘Hong Mai’)。落叶乔木,高可达15 m。花白色,外基部紫红色,并沿中脉向上延伸至瓣顶,盛开时花被片向外开展,偶向外翻卷。花被片9枚,内外几同形。花繁密,成年植株多腋花。花期3月,果熟期8月;(4)‘大花’白玉兰(M.denudate ‘Da Hua’)。落叶乔木。花白色,基部淡红色或向上延伸成红色脉纹,盛开时花被片近平展,略外卷。花被片9枚,内外几同形或外轮花被片线状。花期3月,果熟期8月。叶色浓绿,落叶期比其他白玉兰晚0.5~1个月;(5)‘862’白玉兰(M.denudate ‘862’)。落叶小乔木,株型紧凑。花纯白色,有时基部淡紫红色,初开如兰花指状,盛开时花被片近平展。花被片9枚,内外几同形,有时向内略卷。花期3月。果期9月;(6)‘香蕉’玉兰(M.denudate ‘Xiangjiao’)。落叶小乔木,株型紧凑。花白色,花蕾初开时弯曲如香蕉状。花被片9枚,内外几同形。花期3月。果期9月。

2.3 杂交品种

玉兰是现有木兰杂交品种的重要亲本,最著名的就是与紫玉兰杂交培育的二乔玉兰(M.soulangiana)系列,其次是与滇藏木兰杂交形成的维氏玉兰(M.veitchii)系列,与渐叶木兰(M.acuminata)杂交而成的黄花品种如伊丽莎白(M.‘Elizabeth’)、蝴蝶(M.‘Butterfly’)等[11]。近年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陆续以玉兰品种‘玉灯’为重要亲本,培育出了一系列杂交品种。

以下7个玉兰新优品种可在园林工程中广泛应用:(1)‘林奈’玉兰(M.soulangiana ‘Lennei’)。二乔玉兰品种,落叶大灌木,树枝略凌乱。花紫红色,花被片9枚,外轮略小,有时大萼片状。花碗状,径可达12~25 cm。花期4~5月,比其他二乔玉兰晚,7~9月可零星开花。果期9月;(2)‘紫嫣’玉兰(M.soulangiana ‘Zi Yan’,图4)。二乔玉兰品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株型紧凑,分枝密集。花桃红色,瓣顶色略浅,内面白色,盛开时花被片直立。花被片9,内外几同形。花期4月。果未见;(3)‘哥伦布’玉兰(M.veitchii‘Columbus’)。维氏玉兰品种,落叶乔木,株型紧凑。花奶白色,基部有红色晕染,杯状,芳香。花被片9枚。花期3~4月。果少见;(4)‘伊丽莎白’玉兰。渐叶木兰与玉兰杂交品种,落叶乔木,花黄色,透亮,外层略带绿色。花被片6~9枚,径8~10 cm,芳香。花期4~5月。果少见;(5)‘廷栋’玉兰(M.‘Ting Dong’,图5)。绿星玉兰(M.‘Lü Xing’)和玉灯玉兰的杂交品种。落叶小乔木,株型紧凑。花白色,基部红色。花被片20~26,花杯状,盛开时花被片开张,上半部边缘多少外卷,径11~12 cm。花期3月下旬~4月上旬。果少见;(6)‘红颜妒’玉兰(M.‘Hongyan Du’,图6)。红元宝玉兰(M.soulangiana ‘Hong Yuanbao’)和玉灯玉兰的杂交品种。落叶小乔木,株型紧凑。花背面深红色,内里浅红色。花被片9~11片,外轮略小,有时大萼片状。花杯状,花被片直立,盛开时花被片外张,但不完全平展,有时略皱,花径15~18 cm。花期3月中下旬。果未见;(7)‘红玉’玉兰(M.‘Hong Yu’,图7)。玉灯玉兰和青皮玉兰的杂交品种。落叶小乔木,速生。花粉红色,基部桃红色,内轮颜色渐深。花被片12~16枚,内外几同形,径15~20 cm。花初开时灯泡状,盛开时莲花状。花期3月上旬,夏秋季会零星开花,花色较春季略淡。果少见。

3 应用价值

3.1 园林应用价值

玉兰花如“玉雪霓裳”,形有“君子之姿”,香则清新、淡雅、宜人,园林应用之首选为庭院种植,不仅能给人以“点破银花玉雪香”的美感,还有“堆银积玉”的富贵,与其他春花植物组景,更是极具群木争艳、百花吐芳的喧闹画面;玉兰树姿挺拔不失优雅,叶片浓翠茂盛,自然分枝匀称,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病虫害少,非常适合种植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盛花时节漫步玉兰花道,可深深体会到“花中取道、香阵弥漫”的愉悦之感;玉兰对二氧化硫、氯等有毒气体抵抗力较强,可防治工业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是厂矿地区极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12-13]。

5.‘廷栋’玉兰

6.‘红颜妒’玉兰

7.‘红玉’玉兰

3.2 药用价值

唐诗曾咏玉兰:“晨夕目赏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意思是或若女性能天天赏着玉兰的花姿,嗅着玉兰的清香,便可人老心童,留住岁月,永驻青春,这是诗人对于玉兰之美影响的一种夸大,但是玉兰的药用价值是无法忽略的。国内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辛夷”,经鉴定为用作香料和药物的玉兰花蕾。据考证,《药典》中规定的辛夷正品,除了望春玉兰,还有玉兰和武当木兰。笔者研究发现,玉兰花蕾的有效成分不逊于望春玉兰,而武当木兰的有效成分含量则很低。中药典籍中,辛夷用于驱散风寒、通鼻窍。现代医学实验已证明辛夷有抗过敏、抗哮喘、消炎、抗菌的作用,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高血压等症,对癌症和糖尿病也有确切的疗效,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14]。

4 繁育与栽培

4.1 繁育技术

玉兰栽培品种种源少,采种困难,种子发芽率低,生产中多用嫁接繁殖,成本低、见效快。砧木选择遵循“因地制宜,经济易得”原则,华中、华东地区多用望春玉兰。嫁接时间和嫁接方式根据当地气候和嫁接的方式而定,一般在晚秋时期采用芽接,一年生砧木即可进行嫁接,且接合牢固、成活率高、成苗快、适宜嫁接时期长,易补接,非常适合大面积的良种扩繁。嫁接前应适量减少对砧木树种的水分供应,以免切口流出过多水分,影响接口愈合。翌春发芽前及时剪砧,促进接芽萌发[15]。

4.2 栽培管理

玉兰喜肥,但忌重肥。除重视基肥外,酸性土壤应多施磷肥。花前与花后的追肥也特别重要,前者促使开花,后者有利于孕蕾,追肥时间为2月下旬与5月下旬。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高温与干旱不仅影响营养生长,并能导致花蕾萎缩与脱落,影响来年开花,故灌溉保墒应予重视。修剪选在开花后及大量萌芽前进行。应剪去病枯枝、过密枝、冗枝、并列枝与徒长枝,平时应随时去除萌蘖。剪枝时,短于15 cm的中等和较短枝一般不剪,长枝剪至12~15 cm,剪口要平滑、微倾,剪口距芽应小于5 mm。由于玉兰的枝干愈合能力较差,除十分必要外,多不进行修剪。罕有覆灭性病虫害发生。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虫害有木兰突细蛾、木兰巨小卷蛾、埃及吹绵蚧等,偶有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16-17]。

5 结语

中国玉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人们悦其姿色更知其神骨,不仅欣赏花的外在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知之所以惜之,在合理开发和利用玉兰资源的同时,要遵循保护与利用并举原则,保护优先,科学利用。

猜你喜欢

花被玉兰花期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石蒜 夏日里的一抹惊艳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沙漠之花(大家拍世界)
容颜盛放,花期未至香谢凉
汉服有礼——陌上又花期,相思又一年
中介体亚基基因NtMed8在烟草花期调控中的作用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