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LA与HPA配型不合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1例

2020-06-17王皓郭兴莹张志波张新萍冀春红黄象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年3期
关键词:配型分型抗原

王皓 郭兴莹 张志波 张新萍 冀春红 黄象艳

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 ttrans 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是指患者在至少连续两次输注ABO血型相合且其中至少一次保存时间在48 h以内的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升,临床出血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1]。大约30%~70%患者多次输注血小板制品后会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同种免疫反应而发生PTR[2]。引起同种免疫反应的血小板抗原分为两类:一类是血小板相关性抗原,包括HLA-Ⅰ类抗原、ABH、Lewis、P抗原等;另一类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HLA抗体是引起免疫性PTR的主要原因,其次是HPA抗体,两种抗体可同时存在[3]。HLA基因和HPA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群中存在差异[4,5]。本文对1例血小板配型困难的严重PTR患者进行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8岁,已婚,育一子,血型为O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临床诊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于2016年10月9日开始出现面黄、乏力并牙龈出血不止、双下肢皮肤瘀斑,血常规显示三系降低,于10月12日入住我院,并于12日与14日各输注1个治疗量O+机采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得到有效提升。但当17日、20日再次输注各1个治疗量血小板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不升反降。该患者无发热、肝脾肿大、DIC、骨髓移植等,未使用抗生素。10月21日~10月27日,为该患者筛选相容性血小板,未成功。此期间患者血小板计数继续降低,出现痰中带血、阴道出血不止等情况,继续为患者输注随机血小板4个治疗量,于10月27日患者血小板计数降至1×109/L。该患者最终因重型再障并发急性脑出血死亡。

1.2 血小板输注疗效观察:用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作为判断血小板输注是否有效的指标: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L)×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数(×1011);体表面积=0.006 1×患者身高(cm)+0.012 8×患者体重(kg)-0.015 29。若输注ABO相合血小板后24 h CCI<4.5,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反之为输注有效[6]。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DNA提取试剂盒(TIANamp BloodDNA Kit, Tiangen Biotech CO., LTD, Beijing,China)、MASPAT试剂盒(Sanquin,Netherlands)、LCT细胞板(One Lambda,America)、GTI-PAKPLUS试剂盒(BoFuRui Gene Diagnostics,Beijing, China)、HLA分型试剂盒(Fluogene,Inno-Train Diagnostik GmbH, Kronberg,Germany)、HPA分型试剂盒(Fluogene,Inno-Train Diagnostik GmbH, Kronberg, Germany)。

2 方法

2.1 血小板交叉配型与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按照MASPAT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微孔内加入供者血小板,在微孔表面形成单细胞层,加入患者血清与LISS(低离子强度溶液)进行孵育,使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与固定的血小板单细胞层结合,洗去未结合的血清成分。加入鼠单克隆抗人IgG和人IgG致敏红细胞后离心,若微孔底部形成一层红细胞,表明结果为阳性,血小板交叉配型不合;若红细胞在微孔板底部形成纽扣状,表明结果为阴性,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

将上述步骤中供者血小板悬液换为患者自身血小板悬液,其余步骤相同,若微孔底部形成一层红细胞为阳性结果,表明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若微孔底部形成纽扣状,则不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

2.2 血清学试验

2.2.1 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PRA)检测:使用美国One Lambda 公司的细胞板(lambda cell tray,LCT)来检测患者PRA值,按照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方法,将表达不同HLA-I类抗原的淋巴细胞包被Terasaki板并冷冻处理,加入患者血清与补体,根据补体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数死亡淋巴细胞的比例以判断抗体水平。

2.2.2 血小板抗体筛查:使用GTI-PAKPLUS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患者血清中HPA-1a/1a, 3a/3a, 4a、HPA-1b/1b, 3b/3b, 4a、HPA-5b/5b、HPA-5a/5a、GP-Ⅰb/Ⅸ、GP-Ⅳ、HLA等抗体是否存在。

2.3 基因学检测

2.3.1 血液DNA提取:采集患者静脉血液2 mL于EDTA抗凝管中,使用血液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患者血液DNA,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浓度为76 ng/μL, OD260/OD280值为1.83。

2.3.2 HLA与HPA基因分型检测:将提取的患者DNA样品用FluoGene法进行HLA与HPA基因分型,分别使用HLA分型试剂盒与HPA分型试剂盒,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 果

1 血小板输注疗效观察:见表1。

2 血清学检测结果

2.1 群体反应性抗体(PRA):100%。

2.2 血小板自身抗体:弱阳性。

2.3 血小板抗体筛查:见表2。

3 基因学检测结果

3.1 患者HLA基因分型:HLA-A*30,*33; HLA-B*50,*58。

3.2 患者HPA基因分型:HPA-1aa、2aa、3aa、4aa、5aa、6aa、9aa、15ab。

表1 血小板输注疗效

表2 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

讨 论

本病例患者住院初期两次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但后续连续两次输注足量ABO同型血小板后,24 h血小板计数不升反降,根据CCI计算数值可确诊为PTR。非免疫性与免疫性因素均可导致PTR的发生,非免疫性因素主要有感染、发热、脾肿大、DIC、骨髓移植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输入的血小板质量和活性降低、生存期变短、过度消耗等。免疫性因素包括同种免疫抗体、自身抗体以及药物抗体等[7,8]。该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发热、肝脾肿大、DIC、骨髓移植等情况,未使用抗生素。出现PTR后,为患者输注保存期在48 h内的ABO同型血小板,血小板计数仍未能有效提升。基本可排除导致PTR的非免疫因素存在,初步考虑该患者发生PTR可能是由于免疫因素引起。

引起PTR的免疫因素以同种免疫抗体为主,其中大部分(约80%~90%)是由HLA-Ⅰ类分子引起的,仅约10%~20%是由HPA引起的[3,9]。若怀疑为HLA抗体导致的输注无效,应首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PRA<20%时,考虑为非免疫因素导致的输注无效;PRA>20%时,表明有HLA同种免疫存在,应随后进行HLA抗体检测与HLA基因分型[10]。本病例患者PRA值为100%,HLA抗体检测阳性,HLA基因分型为HLA-A*30,*33;HLA-B*50,*58。HLA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群中存在差异[4,5]。在北方汉族人群中,HLA-A*02、A*11、A*24、A*33、A*30、B*13、B*15、B*51、B*46、B*40、B*58有较高的频率分布,而B*50的基因频率仅为0.78%[4,11],并不常见。当患者输注不相合血小板后体内会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输注无效。

HPA抗体常与HLA抗体共存,本病例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显示体内除HLA抗体外,还存在HPA抗体。中国汉族人群HPA-1、2、4、5、6均以a/a纯合子为主,HPA-3和HPA-15是杂合度较高的两个系统,表型分为a/a、a/b以及b/b三种,山东地区血小板捐献人群中HPA-3a/3b和HPA-15a/15b的比例较高[12-14]。该患者HPA基因型为3aa纯合子,也可导致输注无效的发生。

当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时,不仅自身血小板遭到破坏,输入的异体血小板也会被破坏。该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均为强阳性,高度怀疑患者产生同种抗体同时合并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测的弱阳性结果可能与标本中血小板数量较低有关。

对于同种免疫因素引起的PTR,可通过输注相合血小板来解决。目前,筛选相合血小板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鉴定受血者HLA基因型,选择与受血者HLA基因型相合的血小板;②鉴定受血者HLA抗体的特异性,选择不表达对应抗原的血小板;③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前两种方法对供体池和试验时间要求较高,本病例患者HLA基因型与HPA基因型并不常见,无法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找到合适的供者血小板。而血小板交叉配型操作简单、结果易于判读、无需较大仪器设备投入,并且能够同时检测HLA抗体与HPA抗体,广泛用于免疫性PTR患者血小板筛选[15,16]。遗憾的是,三种方法均未能为患者找到相合血小板输注。

目前,临床上多数还是采用随机性ABO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发生输注无效后会筛选相容性血小板。本病例患者在发生PTR后难以找到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这对我们的日常工作起到了警示作用,对于这种严重PTR患者该如何预防与治疗值得思考。在发生PTR前采用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可明显降低PTR的发生率,对于高危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采用相容性血小板输注。一旦发生严重的免疫性PTR,难以找到相容供者血小板,临床救治困难。这种情况下,应该转变血小板输注管理模式,不是试图确保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而是消除HLA/HPA抗体。可以参考肾移植前HLA抗体阳性患者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注、利妥昔单抗或者血浆置换等方法[17,18]。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配型分型抗原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丢表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11岁男孩 增肥救父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