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坭兴陶亚文化的研究

2020-06-15周兴海靳铃付晓瑜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坭兴陶钦州互联网+

周兴海 靳铃 付晓瑜

摘    要:“互联网+”亚文化指的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少数群体所存有的文化现象,体现着这些人特有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本文就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亚文化进行了分析:坭兴陶亚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互联网+”的环境,坭兴陶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坭兴陶产业的进步。

关键词:文化;互联网;发展;钦州;坭兴陶

一、坭兴陶的产业经济与亚文化传播

文化,客观的讲就是人类在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自然界体现自身价值观念的一个过程,这既反映出自然环境、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不断变化,也反映出人类个体素质与群体生活之间的不断融合和完善。而狭义的解释,则是指人类在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下创造的精神成果。坭兴陶文化,总体上来讲,是自然环境下当地人民千百年来在生活所需器皿的需要,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从使用到观赏的演变过程。在坭兴陶器的角色变换中给予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坭兴陶在与人类生活的不断融合中所形成的意象感受以及坭兴陶器的审美价值,也是当地人民生活审美意趣的重要体现。

千百年间,广西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域,无数商船满载珍珠丝绸、陶瓷器具远渡西南方向。而近些年,钦州坭兴陶器以典雅的气质、独到的流派、朴素的风韵深受东南亚国家好评。受东方艺术魅力熏染,这些国家迅速掀起一股股中国坭兴陶风。处于多元化新时代的今天,文化对于工艺品的高附加值也更显其重要性,由此催生的坭兴陶经济快速兴起。振兴坭兴陶经济,不但有利于传承,对其反哺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坭兴陶亚文化产业的主要渠道是以文化传播为载体的坭兴陶工艺品产业,这个产业囊括了陶土筛选加工产业、陶器调绘产业、陶器烧制产业、陶器包装产业等等。细化、规范化、个性化归类产业分类,对于有选择地助推钦州经济发展大有裨益。比如陶器调绘产业中,就包括了充满浓郁壮族气息的雕工技法,在坭兴陶工艺的制作过程中,当地人民在制陶中不断衍生出独特的雕、刻、剔等工艺,技巧纯熟的运用在了坭兴陶器的装饰中,并结合了中国古今书法绘画,篆刻金石等诸家艺术,并借鉴、吸收、结合了古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等各种元素进行再创作,入窑皆一色,出窑呈万彩,形成了容有特殊性、观瞻性、储藏性、增值性于一体的坭兴陶陶器。再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内涵,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又比如陶器烧制产业,坭兴陶烧制是有特殊的工艺工序的,出坯、温干、烤、烧、淬、培制等工序,经过陶土筛选、和水化浆、温室储存、制剂解凝、团浆成型、干燥修坯、点釉调绘、贴花镶金、烤制稳型、彩烤定性、烧制成品、增湿防裂、温室风干、成品检验、精品包装等共有二十多个步骤加工,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陶器生产。再比如坭兴陶陶器包装产业,如何贴上、贴稳、贴好坭兴陶亚亚文化的标签,也是一门十足的学问。因为上面不仅有趣味性的、富有坭兴陶亚文化特点的LOGO设计,还要有与东南亚文化结合的信息。因此,包装的品牌特征一定是高度包容的、多民族文化碰撞的、美观实用牢于记忆的多种属性。所以,坭兴陶陶器包装产业,一定是一个顶级的亚文化产业,需要更多的知识提炼。

坭兴陶文化的漫漫长河里,从朴实传统到信息多元的今天,续写着它于钦州的往忆篇章。以当地民族文化为核心,以民族特色为文化发展支撑点,将坭兴陶产业、钦州旅游业与地方民族特色相融合,钦州或将成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上重要的陶瓷艺术交流平台。

二、“互联网+”环境下坭兴陶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陶器起初的存在是为了适应人类的农耕生活,而作为时代的必然产物也不仅仅是作为容器而存在。自原始社会起,陶器就以简单的器皿造型应用至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陶器的外形以及工匠所增添的装饰赋予了“陶”独特的视觉价值。千百年来,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地方的差异在发挥着属于它的价值。而陶器也渐渐以工艺品的身份呈现在人民眼前。

岁月沧桑巨变,不同的地区衍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地域文化。江苏的宜兴陶、云南的建水陶、四川的荣昌陶以及广西的坭兴陶都承载着属于它们的历史文化成果,而这些成果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工匠的传承。钦州坭兴陶以它所具有的民族性与无釉窑变的烧制技艺传承至今,而坭兴陶传承的不仅仅是它的价值演变与烧制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代代传承的历史长河里所汇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同时这也是它作为中国四大名陶的重要因素。

在信息更迭快速的今天,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互联网+”仿佛成为了工业化、信息化的代名词。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快速更迭、不断创新。而不少发达国家也制定了适合自己国家的“互联网+”战略,为产业运营的支撑提供了保障,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动力,也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完善。就如同德国“工业4.0”的互联网+战略,美国打造出的工业互联网等。

坭兴陶文化的发展历经了岁月的沉淀,以及民风民俗的洗礼,成为了中国古代陶史文明的一大标志。坭兴陶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一方面坭兴陶文化吸收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提升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能力以及社会观念;另一方面,在岁月的演变中坭兴陶的创作方式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吸纳也体现着坭兴陶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今天,坭兴陶文化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坭兴陶的发展,其工匠精神也拥有了更多人的守護。“互联网+”的平台,给予了坭兴陶来自四面八方的的关注。亚文化的发展也是坭兴陶传承的重要因素,坭兴陶亚文化在“互联网+”的羽翼下,面向周边国家周边地区,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坭兴陶文化如何传播?坭兴陶文化的产业又如何发展则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坭兴陶亚文化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坭兴陶亚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互联网+”的环境,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更好地发展坭兴陶亚文化,国家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其加以更多的助力。

三、国家政策实施下的坭兴陶亚文化经济产业链发展

无论坭兴陶亚文化还是“互联网+”抑或是二者相结合,归根结底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它们是文化信息优化的一种存在,完善、提升、巩固、升华坭兴陶亚文化,会更多的促进坭兴陶各种经济产业呈几何式发展,我们再利用产业增量反哺坭兴陶亚文化,形成良性互动、螺旋式增长。

放目全国,各地制陶产业尚处于作坊式销售阶段,还未意识到亚文化和“互联网+”带来的效益和速度,因此坭兴陶亚文化率先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如何规划、如何运作、如何管理、如何发展就很有必要,通过以上观点,我想在推进坭兴陶亚文化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必须是政府规划且十分重要,因为,全国各地并没有成功的范例借鉴参考,在这一方面就必须由政府统筹设计,比如制陶工艺的细化、归类;陶器文化的设计、包装;陶器借鉴的LOGO、品牌;陶器亚文化的传播、推介等就需要超前策划,鼎力设计。二是必须坚持市场运作,亚文化紧紧依靠协会、商会等松散性团体。对市场干预,一切陶瓷器生产销售宣传必须依照亚文化规定来做。三是必须引导企业参与,这一方面毋庸多言,只要亚文化带来足够多的效益,自然而然会引来更多的坭兴陶企业参与。

综上所述,通过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参与三个环节提升坭兴陶亚文化的发展水平,会更加推动钦州坭兴陶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在全国陶器产业中抢先一步引领潮头。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也加快了坭兴陶产业的发展,文化需要传承,也要应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加以改变,加以创新。

而今,钦州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举办的一次次展览活动;创意产业园以及文化小镇的建立,无不促进着坭兴陶文化的发展。坭兴陶亚文化与互联网的不断契合也使得坭兴陶文化能够再度呈现大众眼前。

2015年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我国已经把“互联网+”列为了主导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探寻亚文化发展所依赖之路、必经之途,是当前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的必然举措。

在信息化生产的领域当中,要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在提高宣传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互联网+”正面宣传,推进“互联网+”网络强国建设,让互联网可以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造福国家。这也充分表明“互联网+”已升级成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互联网+”强调的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产业链相结合,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所有的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坭兴陶亚文化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其历史传承会得到一定的发展。而人民对坭兴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也会加强,融入多元化的现代特色,使坭兴陶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得以不断发展。坭兴陶文化融合了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从传统文化再到亚文化,也让坭兴陶文化在时代进步的同时不断创新。

坭兴陶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艺术创新性是紧密相关的。没有历史的文化积淀,便不会有坭兴陶文化,而未有文化也谈不及创新。在艺术发展中,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生活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寓于生活之中。响应文化创新的号召,给予坭兴陶文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以坭兴陶亚文化经济发展为前提,在“互联网+”环境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使其舍弃糟粕留其精华,传承与创新同步,创新与发展同行。

參考文献:

[1]张蹇.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2]吴小玲. 论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发展[D]. 广西地方志, 2007.

项目名称:“互联网+”环境下坭兴陶亚文化研究 项目编号:201911607119

猜你喜欢

坭兴陶钦州互联网+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中职民族陶艺特色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双赢办学的探索
在新常态下培养中职学校坭兴陶专业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