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探析

2020-06-15梁淑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6期
关键词:一年级想象力语文课堂

梁淑晴

【摘要】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而4-9岁是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期,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时期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重点,以一年级语文课堂为例,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一年级;教师;学生;语文课堂;想象力

一、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年级是学生智力发展旺盛的时期,该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样,有感觉,会思考。比如,花朵被摘下来,花朵会感觉疼。他们也爱好幻想,总会将天空上的白云想象成身边熟悉的事物。这样的思维特点为发展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逻辑前提。

除此之外,他们刚进入学校,对新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容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然而,一旦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问题上,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若在语文课堂能利用好这一特点,刺激学生的想象欲望,尽情发挥学生们的想象空间,将能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式,然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应试教育是一个不停休地滚动了数年的大齿轮,若是让全国即时停止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螳臂挡车。因此,应试教育还是存在的。

应试教育并不只存在于中高学段,中高学段应试压力的产生除了来自于对应试失败的恐慌,更多是由于在低学段打不好基础,才会显得教学如此吃力,一年级也不例外。这就导致整个教学陷入死循环,低年级开始跟随着中高年级的脚步,这股应试的大绳子逐渐越拧越紧,逐渐变成一根脆弱的弦,在原本已足够焦虑的教师的心中绷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低年级的课堂特别注重让学生扎实基础。但该阶段学生着重于机械记忆,抽象思维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不强。于是,“死记硬背”便成为了学生扎实知识的主要方式,从而导致语文课堂逐渐失去趣味性与可鉴赏性,越来越向应试式课堂靠近,课文的教学设计偏向试题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压抑着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消磨学生的学习欲望,试问,学生的想象力又如何得到发挥呢?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科技与创新,是一国之本,这在当下转型中的中国尤其重要。目前国家需要科技与创新的人才,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创新来自于大胆想象。英国哲学家麦考莱说过:“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且无限的,所以,把握黄金期,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此的刻不容缓。

那么,语文作为一年级学习的主要科目,除了能给孩子们带来丰富的知识外,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思想观念。对过去、现在或是未来,语文学科担任着引导孩子们理解这个世界建构的重要角色。因此,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目前的教学现状,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影响着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武法提博士认为学习环境的要素就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而且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这就意味着,要想学生在语文课堂展开想象力,需要在课室布置、学习的资源、课堂的设计和氛围等方面花点心思。

首先,想象空间的发挥需要做到安静、无干扰,舒适明亮的环境能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安心的场所。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时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明确课堂的纪律规则的基础上,让学生身心放松,静下心思考,做到不影响其他人。

其次,一年级学生对色彩比较敏锐,多彩、直观的事物能够刺激他们的感官,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图片或视频来创设情景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的《秋天》一课,金黄的叶子落下来,大雁以不同的队形飞往南方,单靠文字,学生是无法清晰地知道这是个怎样的情景。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动态,比如,播放大雁南飞的视频,或带有落叶声音的音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大胆、自由发挥,想象秋天还会有怎样的景色。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文字的解读,它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开放的学科,有时会包容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影子》一课的教学中,影子为什么像一条小黑狗?为什么有时候在前面,有时在后面?这时,教师可通过光线实验来完成教学,比如,利用手电筒照在人身上的方法,影子在地上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当光线处于人的左边时,影子就会出现在他的相反方向,即右边。往往这种教学手段能给孩子营造自由新奇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能让孩子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达到延伸思维的效果。

因此,自由放松的课堂氛围和颇具心思的教学场景都能够让孩子融入课堂,创设好学习环境,孩子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想象的殿堂里。

(二)实现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

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向师性”的阶段,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高大的、权威性的形象,他们习惯于信任并服从老师的说话,若是老师否定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便会自信心下降,对自我产生怀疑,导致最后只会一味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清晰自己的定位,转换角色。

做学生的倾听者。每一个孩子的想法都是天真可爱的,甚至是大胆的。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通过往水瓶里扔小石子,使水位上升,最后喝到水。当老师提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乌鸦喝到水”时,学生们通过想象得出的答案都不同,有的说把水瓶放倒,还有的说用吸管,更甚至有人提议做一个水桶从瓶子里打水。此时,老师只需要做一位安静的倾听者,一味否定、取笑学生的想法,只会压抑到学生的想象力,因为想象的大胆性和夸张性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做學生的引导者。教师就像爱丽丝梦境的兔子,负责引路,剩下的由学生去体验。语文课堂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创造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能一直执掌教学权,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想象最忌讳先入为主,尤其一年级学生,教师的话语容易在学生的脑袋形成记忆,导致学生只会按着教师的道路走,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现象的原因。那么,举个例子,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问“O”像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有的孩子说“O”像小水珠,有的会说它像甜甜圈。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位引导者,而不是给电脑输入编码的程序员。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回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待同样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比如,《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狐狸利用花言巧语得到了乌鸦嘴上的肉。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是狡猾的,狡猾是指狡诈不可信,属于贬义词;然而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是聪明的,属于赞美。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立刻纠正后者的想法,将学生带向所谓的“正确答案”,这就是为什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一看到狐狸就会立刻联想到“狡猾”二字,狡猾已经成为狐狸的代名词。这一现象实际就是思想的固定化和僵硬化,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损害到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当学生的回答存在合理性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是求同存异,尊重他们的回答。

(三)尝试多样灵活的课堂方式

语文课堂的呈现方式多样,一年级的课堂就更不在话下,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欢乐,童真的,因为只有充满趣味性,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他们发挥想象力。比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出现了多个动词,识字率较低的一年级学生可能理解不了,但通过角色扮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能清楚知道“掰”“扛”“扔”“摘”等动词的含义,脑袋里面也有了对于这些词的动作记忆,为以后对于动作的想象打下基础。

其次,一年级要求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方式或教学环节的灵活设计,达到提高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一课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想一下荷叶还可以为哪些小动物提供哪种作用呢?再进行一个小练笔,跟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在通过与人的沟通交流中,思想碰撞,并在结合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再到达更深一次的想象。最后,听说读写的四个目标都能够达到,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不应只局限于在课室内进行。学生的想象来自于观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敏锐性。比如在学习有关四季的课文时,教师可适当带学生走出课室,到外面观察事物,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些储存下来的生活素材将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充足的源泉。

(四)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进行相对应的德育渗透,从一年级教材中的课文选取来看,低年段就开始重视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这就意味着,低年级学生对于世界的是非观很大可能是在课堂上逐渐形成。那么,学生如何得知自己的是非观是否正确?教师的评价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呈现想象力的过程,教师需要迅速给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的精神,从而刺激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想象力实际与他们的是非观挂钩,他们的想象是在自己对事物判断的基础上发挥的。一年级的学生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如一样白纸,时刻受到外界的影响,是给这张白纸泼上浓浓的墨水,还是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这取决于引导者。因此,作为教师,对于好的、有创新的想象力,我们要大力表扬,而错误的想法,必须要及时纠正。

四、总结

布莱克说过:“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在想象中存在的东西。”学生大胆的想象力,成为推动着他实现理想的活力源泉。只有不断地想象创新,整个国家才会有发展的未来。因此,教育应该避免固步自封,采取正确的方式,灵活运用,把握儿童想象的黄金期。学生们一旦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必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一年级想象力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想象力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