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侬好上海》看地面频道综艺节目在发扬本土文化上的传播对策

2020-06-15孙华艳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方言内容创新

孙华艳

摘    要:地面频道制播的电视综艺节目作为架起媒介与受众间的一座重要桥梁,在为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承担着发扬本土文化,为城市文化品牌赋能的重要职责。本文旨在以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自制沪语综艺秀《侬好上海》为范本,剖析其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发扬继承本土文化方面的做法与传播特点,探究地面频道如何输出更多“小正大”的节目产品,实现欢笑与价值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方言;内容;形式融合;创新

一、方言为媒,发挥地面频道独有的优势,吴侬软语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方言作为“一方之言”,是一种文化,包含着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既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更是中国民间思想朴素的表现形式。说起上海的方言文化,沪语是其最鲜明的标签,而《侬好上海》的一大特色就是几乎全程采用沪语录制,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吴侬软语更加突显了海派城市的风韵和生活气息。每期节目中,区内队、区外队两组嘉宾都首先会用上海话讲述、回忆自己与某个区的联系和渊源,方言的语境使节目与观众的连接更加有机和紧密,拉近了因语言而产生的距离感。当然仅有方言远远不够,节目常在整体表达中借助沪语符号衬托城市文化,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或物件勾起集体回忆。如在《侬好黄浦》一集中嘉宾曹雷现场演绎儿时记忆中上海小吃的叫卖声,设计了有关黄浦区交通、美食、景观等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延伸介绍了上海老牌照相馆王开照相馆、绿波廊点心等彰显黄浦区内涵的文化符号,在《侬好普陀》中,引出的上海市内最大山水公园长风公园划船的过往,这几乎是一代上海人共同的儿时回忆,在《侬好浦东》系列中由上海独角演员带来的演绎片段漫谈了浦东本地话,捕捉每个区域的内在特色与专属记忆,选取、创设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耳熟能详的场景,提升节目的亲切感和熟悉度,这正是地面频道在进行节目制作时的独特优势。

二、内容为王,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情感共鸣中讲好百姓故事。如果说方言是形,那么综艺节目作为大众娱乐消遣和文化精神产品重要组成部分,背后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的体现就是支撑其生生不息的血肉。节目里一位位嘉宾,都带来了自己与本区、与这座城市的故事,在润物无声中成为连接大众情感共振的重要纽带。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85后黄浦交警,一生守护海关大钟的守钟人,一辈子都愿意在上海最后一块“处女地”的九段沙第一批“守岛人”,用相机见证了上海高度不断刷新的吊车司机魏根生,浦东的志愿者服务队、世纪大道的女交警…都先后在节目中讲述了他们守护这座城市的初心和担当,一个个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真实故事和可爱可敬的身边人筑起了节目的血与肉,道出了与这片土地发展同命运共呼吸的动人故事,城市的魅力愈发彰显。电视综艺的创作,应该始终秉持以人民为核心的创作理念,用小切口,接地气,有烟火气的创作为出發点,深挖这座城市里的人和事,讲述人民故事,讲好人民故事。

三,形式为辅,用多元形式丰富内涵填充内核,欢笑中提升传播力。综艺节目的可看性是节目是否受欢迎的关键要素,而可看性的提升又建构在节目充实的板块设计和丰富的内容输出上。《侬好上海》每期以上海的一个区为主题背景,通过趣味答题、现场表演等多板块,对区域内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加之道具、照片、物件的运用,引出主干内容。以《侬好金山》为例,当期节目分为“金山知多少”“你敢挑战吗”“金山达人”等几个环节。除了通过答题介绍金山区的美食、特产、风景名胜之外,特别在“金山达人”版块邀请到了莲湘舞、吕巷土布贴画等金山非遗传人,他们在演播室现场与嘉宾互动,为观众展示手艺绝活,在互动中感受金山区深厚的历史人文风韵。《侬好闵行》中重点介绍了“沪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演绎、嘉宾模仿等形式传播上海民间口头文学,反映上海城市变迁和文化演进。节目还有外拍视频为观众讲解每个区里标志性场景、来历传说、借由“你比我猜”的游戏重温回忆,运用画面资料、老物件唤起记忆。在浦东专题中,一张已经锈迹斑斑当年的烂泥渡路的门牌和如今已是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银城路,代表不同时期和含义的浦东轮渡票串联起一家三代轮渡人的浦江情,一张张发黄的自制地图背后是退伍老兵靠腿正步丈量浦东的执着。由物生情,勾连古今,多种互动方式的叠加运用,精准捕捉了每个区的风土人情,勾勒了城市文化的价值脉络。

四、结语: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从《侬好上海》的一些经验或许能为更多地面频道创作者带来启发,一是在进行节目开发时,就应该用好地面频道定位的独特优势,用好差异化和对象化特点,选取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作为创作素材,呈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借助受众更愿亲近的表现形式和节目形态,深挖价值内核,呈现澎湃而鲜活的生活,用有人情味的故事感动人,鼓舞人。其二,也带给我们更多思考,新媒体环境下的节目竞争是异常激烈的,特别是随着云录制、云直播的节目新形态顺势而出,传统广播电视想要脱颖而出势必离不开创新与媒体融合手段的应用,对于任何一档地面频道的综艺节目而言,在已经拥有一定基础本土观众的基础上,如何以老带新、开发出更多的受众群,吸附更多的观看者是摆在面前的一道考题。笔者认为,节目生产者应避免局限在传统平台制作传播的思路,以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同频共振,利用多手段、多平台传播优质内容,加大与卫视平台、本地其他地面和广播平台联动形成传播合力,注重对节目短视频的开发、公众号、官方微博的宣传推送、引流分发,打造更强传播力,助力节目“破圈”。

参考文献:

[1]蔡尚伟王淑萍,关于方言节目的“一方之言”人民网传媒研究2005年11月2日

[2]宣沂,文化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之路《新闻战线》2018年第6期。

[3]高航,求“新”更要走心——地面综艺的“小大正”探索实践《声屏世界广告人》2019年Z1期

[4]谢海平,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如何破局《现代视听》 2019年02期

[5]李璐,媒介娱乐化视角下的广播电视方言节目研究《戏剧之家》2019年第23期

[6]杨敏学,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方言节目的困境与转型《新闻前哨》2019年第4期

[7]尹湘宁,正能量的文化综艺走进平常百姓家《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9卷第10期

猜你喜欢

方言内容创新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