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湖革命纪念馆精神内涵的物化设计研究

2020-06-15许熠莹朱宁嘉

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内涵物化

许熠莹 朱宁嘉

摘要:革命纪念馆是向后人展示民族复兴历史的窗口,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为南湖革命纪念馆精神内涵的物化设计明确立意、拓展思路。通过梳理革命纪念馆的类型、精神内涵物化实物与素材提取,分析当前革命精神内涵物化设计方法,以南湖革命纪念馆为设计对象,进行设计实践。梳理出革命纪念馆精神内涵物化的立意要求、选材特色、设计输出规律,通过对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调研,从建筑、展品、会址等视角采集设计元素,进行精神内涵的物化设计探索。明确革命纪念馆的立意定位,深入挖掘、合理解读、与时俱进的物化设计能够更好地传达精神内涵。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 精神内涵 物化 选材特色 精神传承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5-0100-03

引言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南湖红船上悄然点起了民族复兴的火种,孕育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建党初心,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代代相传。革命精神的传承需要有用语言讲述的故事、承载历史的建筑与实物、传递精神的书籍与信物等共同延续先人们的内心精神,并且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传播手段的变化,精神内涵延续的方式也不断更新换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一、革命紀念馆精神内涵物化设计现状

革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里有重大贡献或者重大历史意义的人物、事件,而建立的文字、图片、实物、陈设等,目的是通过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来向后人展示历史,给人们一个洞察历史的窗口[1]。纪念性是其相较于其他博物馆所特有的社会功能,使她成为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革命纪念馆精神内涵物化除了以文字、图片、模拟场景、历史实物成列、资料展示[3]的现场展示之外,还包括在实景参观的精神洗礼后,可以购买、伴手、赠送、收藏的精神物化纪念品。

1.革命纪念馆类型存在差异

革命纪念馆因其在革命历程中所处的历史阶段、事件内容的差异,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7种:(1)以标志性起义为主要展示内容的著名起义类纪念馆,如:武汉昌起义纪念馆;(2)以地方革命活动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地方革命纪念馆,如:常熟沙家浜革命纪念馆;(3)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根据地类纪念馆,如:延安革命纪念馆;(4)以著名战争和战役为主要展示的战役类纪念馆,如:孟良崮战役革命纪念馆;(5)纪念革命烈士与重大贡献的人物纪念馆[4],如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毛泽东纪念馆;(6)纪念惨痛历史教训的悼念类纪念馆,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7)展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党史类纪念馆,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2.不同类型的革命纪念馆采用的精神物化形式与精神内涵也存在差异

不同类型的革命纪念馆因其展示内容、传承的革命精神重心的差异,在其精神内涵的物化过程中采用的实物对象、呈现形式、精神内涵也不尽相同。

(1)根据地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纪念品主要包括:延安旅游纪念章、毛主席纪念茶壶、陕北剪纸册、毛主席纪念雕塑、毛主席钥匙扣等以毛主席等第一代革命家肖像、著作、传记、劳动人民生产劳动场景等为主要题材,传达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根据地精神内涵,如图1-3。

(2)战役类纪念馆——如枣庄红色旅游地台儿庄古城,其纪念品主要包括:台儿庄古城酒瓶与木酒盒、台儿庄古城系列纪念U盘、打火机等,传达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战斗英雄精神[5],如图4-6。

(3)党史类纪念馆——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其目前现有的纪念品十分有限,主要包括:南湖红船船模、党徽、明信片、纪念邮票等,品类不多但也努力传达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建党初心,如图7-10。

3.革命精神物化导出应精神相通又各具特色

经过比较与思考,革命纪念馆虽然总体上承载着同一件大事,具有相通的精神内涵,但因其有清晰的时间脉络,明确的地域环境与事件,展示与传承的是革命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独特精神,在当今时代映射着不同的精神力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情境。因此,各个革命纪念馆在革命精神物化导出时,应在主旨上保持一致,同时也应各具特色,传达出丰富多彩的革命精神。

二、革命纪念馆物化精神内涵的选材特色

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的革命纪念馆,根据其所展出的主题和地方文化的特点,在精神内涵物化设计时会选用不同的素材。虽然各个革命纪念馆由于其所处地域的差异、在革命过程中的时间节点与意义作用不同、加之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在精神物化设计中各有特色,但归纳整理后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通之处,初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如革命领导人、开国将军、革命英雄、劳动楷模、勤劳的百姓、英武的战士等象征智慧、勤劳、勇敢、有理想、有志气的人民代表。如瑞金革命纪念馆中可爱的红军小战士形象,传达了饱满的革命热情与斗志,又不失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如图11。

(2)革命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或象征性物品,如召开一大的南湖红船、铁道游击队“东方红”机车车头、地雷战中的地雷等,这些鲜活的实物告诉人们,曾经真的发生过这些事情。

(3)革命历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如名人祖籍故居、革命工作旧居、重要会议地建筑、著名战役地标性建筑、地方重要文化性建筑、革命纪念馆建筑等,这些能成为历史事件的形象与地域标志印刻在人们心中。

(4)地方独特材质、地方独特手工艺与食品、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等为革命精神内涵的物化设计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承载形式。

由此可见,革命纪念馆在精神物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首先,可充分利用革命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中的象征性物品、地标性建筑作为设计元素的提炼来源;其次,将革命精神注入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中;再次,可以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产品、特色材料工艺、食品与手工艺品,创造出带有地域记忆的精神承载物。由此,在以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精神内涵的物化设计中,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充分地挖掘和收集资料,为具有精神传承功能的纪念品设计提供思路。

三、南湖革命纪念馆精神内涵物化设计策略

南湖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主要记录并陈列展出的有虎门销烟、反侵略斗争、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抗日解放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重要历史历程,属于展示中国共产党诞生与发展历程的党史类纪念馆。展览呈现的是满满的革命斗志、不畏牺牲的崇高信仰、困境中的忍耐与坚持、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不忘初心的始终如一,最终凝聚成红船精神。这些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正能量,让人荡气回肠,精神得到洗礼,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食粮,无论困境还是顺境都不忘最初的志向。

(一)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精神内涵物化元素梳理与设计

南湖革命纪念馆展览主题庄重,展馆内气氛庄严,为这样的党史纪念馆进行精神内涵物化元素的提炼与实物设计中,更需要展现严肃、积极、激励、具有感召力的设计主旨,物化的结果也必须是充满正能量的。结合革命纪念馆精神物化中的设计元素来源规则,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精神内涵物化设计可以从革命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的象征性物品、地标性建筑等几个方面进行取材提炼设计元素。

1.中国共产党第—次代表大会会址——南湖红船。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更是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及现实意义。无论是建党之初,还是社会建设的当下,南湖红船都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最佳载体。因此,红船十分适合作为南湖革命纪念t宫的标志性象征物品,其微缩模型、平面简化、特征细节等都可以作为提炼的元素运用到物化设计中如图12、13。

2.南湖革命纪念馆展品中充满正能量、具有感召力的设计元素

(1)文字类

A、“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中成列着数本《新青年》杂志,给每一位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内心注入了奋进的力量,十分适合提炼、运用、转化为青年一代的精神供给,如图14、15。

B、“觉悟”:觉悟社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进步团体。1919年9月成立,成员有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郑季清等21人。本着反省、实行、持久、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应于‘人的生活——做学生方面的“思想改造”事业。其宗旨在今天也可以用于勉励年轻人坦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并砥砺前行。

C、“少年中国”: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其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振奋了多少中国少年,言语间的独立自强充满精神力量。

D、“少年世界”:《少年世界》杂志是1920年1月1日创刊的,五四时期的进步刊物,少年中国学会会刊,如图16、17。

(2)图形符号类

可提炼的图形符号要求是指具有标志性,鼓舞性的图形。

A、红色五角星,通常是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象征性标志,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可以选为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

B、火炬,在展览陈列中,象征着革命的星火相传,终以星星之火燎原,也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传承革命初心的象征。因此火炬也是重要的精神符号。

C、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也是时刻提醒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载体,如图18。

3.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筑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建筑主体也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南湖纪念馆共有三个时期的展馆,分别是1959年开馆的烟雨楼、1991年由嘉兴人民捐资建造于南湖东岸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和2007年新建于七一广场的南湖革命纪念馆[5]。三个具有不同魅力的纪念馆建筑及其一路发展而来的历程,当之无愧可以作为精神内涵的物化来源,如图19、20。

此外,革命精神物化载体必须传达革命精神的正能量,那些记录革命英雄悲壮就义的血腥、革命叛徒与卖国贼的世人唾弃等会令人恐惧、令人生厌的信息,虽然他们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但因不具备传达革命精神的正能量而不适合用于取材。

总结

革命纪念馆虽然主旨相通,但因时间线索、陈展内容与传承的革命精神的差异,在精神物化过程中的具体精神内涵、凝聚精神的设计元素、物化的对象都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独立设计,不可干篇一律。在以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实践研究中,以建党初心、红船精神为具体的精神内涵,以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筑、陈展、红船为设计元素采集来源,以具有教育功能的文具作为设计载体,探索革命精神物化的途径。此阶段性研究只初步明确了革命纪念馆精神内涵物化的基本原则,在对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设计元素挖掘与物化转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展开。.

基金项目:嘉兴市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招标课题“红色嘉禾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JC5201912)。

参考文献

[1]安鑫,新形势下革命纪念馆的社会意义[J]神州,2014 (8):15-16

[2]赵琪,情境互动视角下的中小型革命纪念馆展陈[J]山西档案,2018 (1):86-88

[3]范静,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纪念馆——展厅设计[J]设计,2017 (3):009

[4]张娜,汪兰川,韩啸,藏族传统文化在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6 (17):154-155

[5]朱佳木,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 (10):1-8

[6]南湖革命纪念馆官网南湖革命纪念馆简介[EB/OL] http://wwwnanhujngcom/gkgs/bgjj html

猜你喜欢

精神内涵物化
论物化批判的四重路径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