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三绝”书画作品赏析

2020-06-15周舟

东方收藏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乡

周舟

新乡地处河南北部,南临黄河,在历史上这里经贸繁荣,文化兴盛。自清代以来,新乡出现许多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在这些人中,郭淲的画、畅中抡的字、殷元福的文章最为著名,故称“新乡三绝”。“郭画”“畅字”“殷文章”也成为新乡清代文化的重要代表。新乡市博物馆自建馆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历代书画的征集、收藏与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和积累,馆藏历代书画数量达近千件,数量居于河南省各级博物馆前列。在新乡市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中,除了有赵孟頫、王铎、董其昌等人的名家大作,还有郭淲、畅中抡等当地书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研究新乡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其进行探究对发展和传承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部分郭漉的绘画和畅中抡的书法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挺劲洒脱、清新秀逸的“郭画”

郭漉(1738-1815),字灵波,号百川,别号小痴,晚号河上老人,新乡定国村人,清代书画家。郭淲以贡生身份出仕,先后任禹州训导、镇平教谕和唐县训导,晚年筑墅于新乡卫河北岸,后卒于唐县衙署。乾隆六十年(1795),郭漉赴京参加画试,以一幅《牡丹图》得到乾隆帝赏识,御赐“帝日可”印一方。在京期间,郭漉结识安阳黄华书院主讲朱存仁,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人整日精研书画,诗词唱和,犹如清代王晕和恽寿平二人的金石契交,成为清代豫北文人的一段佳话。郭漉山水画宗“河阳画派”,雅洁萧疏,笔墨兼尽。河阳为河南温县的旧称,自五代以后,当地出现荆浩、郭熙、武宗元、李唐、李迪等富有创造性的著名山水画家。他们以水墨山水见长,所画山水气势恢宏,大山大水,开图千里,后人称其为“河阳画派”。郭淲花鸟画得自于徐渭的水墨花鸟画,讲究意境,具有随性而发、随情而动的艺术特点。新乡市博物馆现存《珠囊记数》一书若干卷,为郭淲所著。

1.郭淲《桃花潭水图》轴(图1)

此幅作品构图得当,笔法娴熟。郭漉所绘远景山峦迷远;中景崖壑间泉水如白练,飞流而下泻落碧潭,水雾腾升,恰如仙境;近景一树桃花斜出,粉红娇人,既点明了时令,又增加了画面层次感。此作观之如真山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雄秀之气扑人眉宇,凸显郭漉情胜于景、意胜于形的绘画风格。右边作者题诗一首,“乐事由来春占先,开尊何必定琼筵。桃花潭水深千尺,都在半张纸上面”。落款,“七十二岁老痴郭漉画并题”。钤印两枚,白印“郭淲”,朱印“百川”。

2.郭淲《水墨花鸟图》轴(图2)

此画所绘山石造型方峻,勾皴相问;所绘树木强干弱枝,挺劲洒脱,细枝向下;所绘雀鸟一只驻立枝头,一只飞舞空中,写实逼真。山石、树木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用墨多用泼墨,墨色浓淡相宜,笔简意赅。两只雀鸟十分生动,细致逼真。虽然此画构图简单,但具有意趣盎然的艺术效果。款署,“法唐人笔意于小有天园之口口口,小痴”。根据落款得知,这幅作品为郭漉晚年仿唐人笔法而画。郭淲在晚年于新乡卫河北岸筑有“小有天园”,在此沉浸于笔墨的乐趣之中。钤印两枚,白印“郭淲”,朱印模糊不清。

3.郭淲《喜上梅梢图》轴(图3)

此作品画有梅枝和喜鹊。梅枝主干蜿蜒上伸,分出若干细枝,颇有气势。细枝劲挺直往,相互交错。枝头繁花怒放,一片生机,似有阵阵清香袭来。枝头上有一对喜雀,细致入微,相互嬉闹,啾啾呜叫。喜雀、梅枝均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花蕊挺劲清秀,运笔密而不乱、繁而不杂。整幅画作工整细致,梅枝与梅花并不太繁,给人一种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的感觉。同时,笔墨恣纵,格调清新,富有生活情趣。款署,“己卯夏写于小有天园,苏门郭漉”。

笔势奔放、凡点皆圆的“畅字”

畅中抡(1684-不详),字枚公,号思斋,又号德辉,新乡畅岗人,清代书法家。畅中抡书法造诣很深,楷、草、隶、篆样样精通,行草尤佳。行草是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清朝刘熙载在《书概》中指出:“‘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畅中抡书法深得钟、王精髓,作品讲究章法,深得方圆之妙,其中“点”皆圆,独具一格。畅中抡能榜书也能小楷,大字如车轮,小字则针孔,濡墨挥毫,一波三折,笔势奔放,不异张旭,新乡后世文人多仿效其字。关于畅中抡的字,新乡民间有一种说法:“能扇头纸尾得其只字,珙璧珍之。”

1.畅中抡行书四条屏

此作品出自南宋朱熹编订的《小学》,其一:“为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在交趾,还书诫子日: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枚公。”(图4-1)

其二:“古灵陈先生为仙居令,教其民日:为吾民者,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夫妇有恩,男女有别,子弟有学,乡间有礼。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无惰农业,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吞贫。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则为礼义之俗矣。畅中抡。”(图4-2)

其三:“崔玄睥母卢氏,尝诫玄睥日:吾见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曰: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赀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恶。吾尝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中,仕宦者将钱物上其父母。父母但知喜悦,竞不问此物从何而来,必是禄俸余资诚亦善事。如其非理所得,此与盗贼何别。纵无大咎,独不内愧于心。玄唪遵奉教诫,以清谨见称。枚公。”(图4-3)

其四:“近世故家惟晁氏,因以道申戒子弟皆有法度。群居相呼,外姓尊长必日某姓第几叔若兄,诸姑尊姑之夫必日某姓姑夫,某姓尊姑夫,未尝敢呼字也。其言父党交游,必日某姓几丈,亦未尝敢呼字也。当时故家旧族,皆不能若是。畅中抡。”(图4-4)

《小学》是朱熹为儒家士子所拟定的入门读本,内容涵盖了个人的修养、社会道德的培养以及前人的嘉言善行等内容。此四条屏应为畅中抡现存精品代表,皆为行书,三幅偏草,一幅近楷。整体布局合理,行列整齐,干净整洁,着眼全局,气势贯通。笔势奔放,张弛有度,每“点”皆圆,风格独特。

2.畅中抡草书条轴(图5)

此作品内容为陶渊明的《四时》,“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款署,“甲寅暮春,畅中抡书”。该作品气势贯通,应为作者一气呵成。笔势简练干达,犹如行云流水,寥寥数笔,便完成一幅佳作。字的形态有着不同的变化,有长有短,跌宕起伏,和而不同,违而不犯。

3.畅中抡草书条轴(图6)

此作品为《汉书·霍光传》里的内容,“霍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沉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枚公。”此行草浓墨重笔,厚拙稳健,遒劲婉转。在整体特点一致的前提下,字与字之间相互参差,笔墨随兴而运,字的形态有大有小、有宽有窄。

“新乡三绝”中的“郭画”“畅字”各有特色,为新乡地方历史文化的瑰宝。由于“郭”“畅”二人为地方知名人物,外界对其较为陌生。本文选取的绘画和书法为二人之精品,力求全面展示出其艺术水平。郭淲作画的动机是寻求真实自然,力求将客观的自然存在与图像的相似性尽可能地接近。同时,“郭画”身上多少还有些文人画的影子,借以抒发自身的“性灵”,标举自己的“士气”和“逸品”。“畅字”除“点圆”以外的最大特点应是错综复杂,其書法有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等。忽看“畅字”犹如片片落叶,令人眼花缭乱,视觉上是动的。细审之,缤纷的落叶又极具规则,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可能这就是因其章法上错综复杂所致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新乡
新乡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谈河南新乡地区剪纸
李艳惠、李冬冬作品
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新乡市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乡跨境电商发展研究
新乡南太行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丝绸之路”文化对文物的影响
新乡产业集聚区转型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