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浴火重生浮彩精华

2020-06-15王小琴高劲松

东方收藏 2020年3期
关键词:瓷厂萍乡青釉

王小琴 高劲松

萍乡瓷厂瓷是中国近现代陶瓷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时刻,萍乡瓷厂迎难而上,锻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品,填补了当时江西瓷器制造的空白,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萍乡瓷厂瓷是指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至1944年期间),由江西萍乡瓷厂所生产的瓷器,其主要产品为仿龙泉釉日用器皿、电瓷、美术瓷等少数种类,主要原料均来自萍乡及其周边地区,通过改良加工原材料和工艺,使其生产的萍乡瓷厂瓷有别于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萍乡瓷厂瓷销往西南、中南等国统区,对于激励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实业经济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瓷厂的成立背景

1937年年底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工业实验所被迫转移后方,原本实业部与江西省政府计划在景德镇建立国窑厂和原料精制厂的筹建工作陷于停顿。时值战局形势急转直下,马当、湖口沦陷,景德镇逼近前线,多次遭日军敌机空袭,陶瓷销路阻滞,生产陷入停顿。江西陶业管理局(1929年在景德镇成立)无法进一步开展工作,于1938年奉命迁移至萍乡上埠镇,集中全局力量创办“江西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简称“陶局萍厂”)。选址萍乡上埠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地域位置相对安全

1938年6月马当失陷后,日军先后攻克了彭泽和湖口,向九江迫近,7月底九江被日军占领,赣北等地门户洞开,已较难坚守,地处赣西的萍乡地区一时成为湘赣两省的重要连接处,较其他地区来说相对安全。萍乡之所以相对安全,主要原因有:1.萍乡并未处于日军战略进攻核心路线中,容易被日军忽略;2.赣北处于鄱阳湖平原地区,不利于设防,而萍乡地理位置偏僻,三面环山,其地理地貌为抵抗日军筑起了天然屏障;3.萍乡与宜春、吉安为邻,位于江西与湖南交界处,这些周边地区在抗战时期长期为国统区。因此,在1944年日军进犯萍乡之前,萍乡地区为陶瓷生产和陶瓷教育提供了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

(二)陶瓷基础较好

萍乡陶瓷历史悠久,从萍乡芦溪新泉遗址出土的陶壶形鼎、豆、缶等残片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萍乡地区已经开始制陶。南宋至元明时期,萍乡以南坑窑下为制瓷中心,并有“先有窑下,后有饶州(今景德镇窑)”的谚语流传至今。明清时期,萍乡陶瓷中心从南坑窑下转移至上埠。据记载,上埠“土人多倚山俯坡结窑其间,掘泥而陶,不下数百家”,形成了一定规模。在长期的制瓷过程中,萍乡陶瓷生产者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此外,萍乡上埠及其周边地区蕴藏着大量陶瓷业资源,制瓷原料丰富且纯正。据汪瑶回忆,上埠及附近地区瓷石“产量丰富,品质很纯,粘性良好,可以单独制坯。风化较浅的瓷石,可以配釉。附近又出产镁质耐火泥,可制匣钵,也可作配釉的熔剂”。加之,萍乡地处山地,树木众多,煤炭储量大,有“江南煤都”之称,为制瓷业提供了柴、煤等充足燃料。

(三)陶瓷教育和生产相结合

抗战爆发后,实用技术人才急缺,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战时教育方针要求生产与教育互相配合,共同促进,以支援抗战。1938年4月,国民党颁布《抗战建国纲领》,规定:“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才,与以适应之分配,以应抗战之需要。”江西作为生产瓷器的大省,承担着陶瓷救国的使命。1938年景德镇陶业管理局和生产部门迁移至上埠,但缺乏掌握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人才,为了使陶瓷职业教育与生产相配合,1938年12月,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从靖安迁入上埠。厂、校采取有效的“校厂合一”办学模式,以实现抗战救国之共同目标。厂、校在一处,大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实习,厂校亲如一家。萍乡瓷厂为陶校学生安排实习场所,尽量吸收陶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工作,培养技术人才,经过锻炼后再支援各地。

发展历程

萍乡瓷厂厂址利用萍乡瓷業公司(1905年创办)旧址,将原有的厂房窑炉修葺改造,景德镇陶业管理局的物资、机器设备陆续运抵萍乡。陶业管理局人员,除程伯卿等三人留守外,其余人员连同景德镇技术较高的老工人均迁来萍乡,经过七八个月的紧张筹备,萍乡瓷厂开工生产。

1939年,江西陶业管理局撤销,萍乡瓷厂先后归江西建设厅、江西工商业管理局和江西兴业公司领导管理。“江西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厂名陆续改为“萍乡瓷厂”“民生瓷厂”和“江西萍乡瓷厂”。

萍乡瓷厂创立时,汪瑶任厂长,张犀侯担任指导,陶业管理局撤销后,张犀侯又以建设厅技正名义驻厂指导。瓷厂设电瓷部、普通瓷部、烧窑部、美术部四个部门,邹如圭担任电瓷部主任,电瓷部采用机械生产,产品主要为低压电瓷,电瓷生产在当时全国同行业、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年产各式直脚弯脚电碗、蝴蝶电碗、活动葫芦、夹板等电瓷。由于战争导致交通受阻,景德镇瓷器运不出来,湖南醴陵产瓷区当时尚未制造电瓷,因此当时的军政部、交通部以及省内外公路处、铁路局、发电厂均使用萍乡电瓷,为全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美术瓷部由彭友贤担任主任,采用手工生产,产品为各式餐具、茶具、咖啡具、瓷板挂盘、花瓶以及雕塑细工陈列品。普通瓷部由汪琛担任主任,分圆器组、琢器组、脱胎组,制造各种饮食用具。所有产品均自产自销,销路尚好。圆器类由于成本较低,由瓷商收购后运到湘潭再转运湖北等省销售,脱胎、琢器及美术瓷,产量不多,一般供应本省需要。

萍乡瓷厂瓷所用的原料——瓷石,是在上埠镇附近采集生产,其产量丰富,品质上好。原来釉面白度不高,通过多种试验,改进了白度,可用于美术瓷及脱胎瓷,并且配制了颜色釉,特别是龙泉釉及牙色釉,颇受用户欢迎。据时任萍乡瓷厂厂长汪瑶的《萍乡开办瓷厂》一文介绍:“萍厂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瓷石,在上埠附近生产,产量丰富,品质很纯,粘性很好,可以单独制坯。”“原来釉面白度不高,通过多种试验,改进了白釉,可用于美术瓷及脱胎瓷,配置了颜色釉,特别是龙泉釉及牙色釉,颇受用户欢:迎。”

萍乡瓷厂创建几年后,曾制定扩建规划,并已在旧厂附近购地,计划逐步扩大机械生产。但随着日军入侵,九江、南昌及附近各县均已沦陷,赣湘铁路陆续拆毁,萍乡瓷厂的产品运输极为困难。1944年5月,萍乡沦陷,日军到厂破坏后撤走。一个月后,日军再次进犯萍乡,萍乡第二次沦陷,在外敌频繁进犯的情况下,萍乡瓷厂已经无法继续生产。

精品迭出

萍乡瓷厂虽只存在短暂的六年,但它是日军入侵中国期间,各地瓷业均不同程度遭到破坏,江西景德镇瓷器生产陷入困境的背景下,江西唯一的一家省营瓷厂,其产品虽不能比肩于景德镇瓷器,在当时却也填补了江西瓷器烧造的一个空缺,尤其是电瓷和日用瓷。电瓷因其使用的特点,博物馆和民间均很少有收藏;日用瓷中,以龙泉釉瓷器最为大众所喜爱。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萍乡瓷厂瓷,尽管品种局限于龙泉釉日用器皿等少数种类器皿,对了解萍乡瓷厂瓷的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于实业发展、抗日救国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将江西省博物馆所藏萍乡瓷厂所产的瓷器展现给广大观众,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个国破山河在的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青釉盖碗:通高9.2、口径9.4、底径6.4厘米。子母口,板沿,漏斗状腹部,圈足,扁平盖沿有一半圆形缺口,可卡住碗内的条匙,圆柱形抓钮。碗内外施豆青釉,底部中心青花楷书“赣建萍厂”款。产品设计合理,板沿可用双手端拿不烫手,适合盛装汤羹类食品。(图1)

青釉肥皂盒:通高7.3、口径10.1、底径6.3厘米。子母口,折腹,圈足,扁平盖,圆珠钮,盒内底有三个凸起的圆点,可免于肥皂底部浸水。盒内外施豆青釉,底中心青花楷书“赣建萍厂”款。(图2)

青釉花觚:高18.5、口径11.5、底径5.5厘米。喇叭口,细筒腹,矮圈足。底部青花楷书“赣建萍厂”款。(图3)

青釉碟:高2.2、口径13.9、底径4.7厘米。浅腹,卧足,碟内有一圆形下凹,似为杯托。底部青花楷书“赣建萍厂”款。(图4)

青釉牛奶杯:高9.9、口径7.6、底24.6厘米。敞口,口部有流,长颈,圆腹,矮圈足,腹部有一把手,形状类似花浇。底部青花楷书“赣建萍厂”款。(图5)

青釉痰盂:高10、口径21、底径21厘米。敞口,束颈,圆直腹,矮圈足。底中心青花楷书“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款。(图6)

青釉花钵:通高16、口径27.4、底径18厘米。喇叭口,圆腹,腹部有三道凸起的白色弦纹,圈足,钵底部有二个小圆孔,中心青花楷书“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款。下承一托盤。(图7)

青釉盖钵:通高17.3、口径17.8、底径8.8厘米。子母口,圆腹下收,腹部两个把手,高喇叭形圈足,伞状盖,盖倒置可作一高足盘使用,设计较新颖合理。(图8)

青釉长方盘:高4.1、口径30.6、底径19厘米。盘呈长方形,盘内外均施豆青釉,底中心青花楷书“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品”款。(图9)

青釉圆盘:高2.7、口径20.7、底径8.2厘米。盘呈圆形,浅腹,底中心青花楷书“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款。(图10)

对于所藏瓷器的底款之不同,是因为其生产年代有别,与每个时期萍乡瓷厂的管理单位及瓷厂名称的变更有关。根据分析,“陶局萍厂”款的瓷器,应为1938年-1939年之间生产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江西陶业管理局尚未撤销。“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款应是江西建设厅接管时生产的。“江西省民生瓷厂出品”款应是改为民生瓷厂时生产的。“赣建萍厂”款则是江西工商业管理局接管时生产的。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批萍乡1瓷厂瓷器,从底款来看,大部分应是在1939年至1944年期间所生产的瓷器。

抗战时期的萍乡瓷厂虽已成为历史,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所生产的瓷器在抗战时期可称得上是佳品。透过江西省博物馆藏的这些萍乡瓷厂瓷器,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先辈们“陶瓷救国”的坚定信念。

猜你喜欢

瓷厂萍乡青釉
萍乡开放大学:为推进“五区”建设贡献开大力量
“2021萍乡十大品牌企业2021萍乡十大品牌人物”“2021萍乡名牌产品认定”终评会顺利召开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唤醒藏在烟囱里的记忆
浅谈宋瓷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徐家星作品欣赏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