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笔蓄势,简笔突出

2020-06-12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烤肉烧饼老头

主持人语

周先慎先生在《简笔与繁笔》一文中提到:“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言简意赅,更要有内容丰富的语言表达。有时候,一些与主要人物或主要情节无关的内容,并不是拖沓,而是繁笔运用得恰到好处。

繁笔与简笔如何在文章中交错出现,完美配合,是写好一篇散文必须重视的问题。“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要将“形”有技巧地呈现,才是“神”最好的表达形式。

如在《老王》一文中,杨绛是这样交代老王的情况的:“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一段看似闲散,表达冗繁,并且像小学生作文一样交代一个人的生平,但细细推究,每一句话都透露出老王艰难的处境。这份困苦与心酸,作者并没有直白地抒发出来,而是通过叙事去铺垫,让读者自己细细品味。这便是繁笔带来的效果。

《老王》中的经典名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一个很好的运用简笔的示范。作者将自己对老王的情感用一句话总结,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了读者一个思考空间。

这正如周先慎先生在《简笔与繁笔》中所说:“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从散文的运用中可以看出,繁笔与简笔需使用得当,方能效果倍增。

各家美文

撿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各抒己见

老师:这篇散文将繁笔与简笔融合使用,值得借鉴,既交代了故事的诸多背景,又给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结局。那么,这篇散文具体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们呢?

王嘉康:这篇散文的开头两段运用繁笔,详细地介绍了回民馆子的菜品,让作品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语言朴素自然。同时,这里繁笔的运用是为了给下文老头的出场作铺垫,侧面体现了老头的生活环境,以及下文别人对老头的看法的合理性。

葛宇豪:这篇散文的最后一段运用了简笔,简单的一句话,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八千块在当时的社会并不是一笔小钱,而主人公又只是捡烂纸的,就更加具有悬念了。简笔在此处的使用是有多重作用的。

夏俊强:大家都关注到了这篇散文繁笔和简笔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繁笔与简笔的融合造就了这篇散文的成功。

老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十分到位,对于繁笔和简笔也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当然,不仅是散文,小说中繁笔和简笔的使用同样值得我们去探究。

有的放矢

1.繁笔若花,皆因有意

繁笔在散文中的使用,需要合时且合适,要在文中恰当的段落出现,才能起到烘托主要人物或者暗示主旨的作用。并且,繁笔并不是一味地增加字数而没有限度,它应该是用有限的字数形成有度的表达,切忌喧宾夺主,阻碍主旨的体现。

2.简笔若风,皆成神笔

简笔在散文中的使用,需要精准且凝聚,更多的是在结尾处出现,将主旨推到更高的层次。当然,简笔的字数是相对繁笔而言的。

3.繁简融合,以法写文

在写作中,我们一般提倡言简意丰的表达。实际上,繁笔和简笔并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只要使用得当,都是极好的。像《捡烂纸的老头》一文,在叙写市井生活场景时用了繁笔作铺垫,在叙写老头的结局时用了简笔,二者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烤肉烧饼老头
成长才最重要(相声剧本)
加年华
大名鼎鼎的巴西烤肉
又唱黄桥烧饼歌
烧饼比油条更少油吗?
傻老头生活派
第五个烤肉卷
烤肉自助
每个烧饼多少钱
痘痘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