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灌溉水量下春小麦复种西兰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2020-06-12李泽坤田德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年3期
关键词:春小麦西兰花利用效率

李泽坤 ,田德龙,徐 冰,任 杰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20)

0 引 言

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我国三大灌区之一,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同时也是我国优质小麦产区。河套灌区光热资源丰富,但该区域种植制度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春小麦收获后多数土地闲置,造成了光、热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小麦收获后农田闲置无植被覆盖,也极易造成土壤盐分表聚,加重土壤盐渍化[1-3]。西兰花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分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被誉为“蔬菜皇冠”[4,5]。由于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因而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同时其适应性广,容易栽培[6]。因而,可以充分利用麦收至冬前2~3个月的农田空闲时间,种植生育期短的经济作物西兰花。这不仅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空闲农田资源利用率,而且可减轻土壤盐渍化,同时还可实现灌区作物种植模式由一年一熟向一年二熟转变,提高总体收益。近年来,有学者对小麦、向日葵及西兰花等作物进行了单作[7-10]、间作套种[11,12]及复种模式[13-15]的研究,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灌水量下春小麦复种西兰花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进行研究,寻求复种模式最佳灌水量,以期为春小麦复种西兰花提供依据,同时丰富河套灌区复种模式,为促进灌区农业高效发展提供支撑。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内蒙古磴口县三海子,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7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377.1 mm,多年平均气温7.7 ℃,干燥度16.51,日照时数3 209.5 h,无霜期139 d,2017年作物生育期降水量为56.85 mm。试验区土壤质地0~20 cm为砂壤土,20~100 cm为粉壤土,0~100 cm土壤容重为1.52 g/cm3、田间持水率为22%,作物生育期地下水位埋深3 m以下。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7年3-10月进行,以传统畦灌为对照,分别设置不同灌溉量春小麦复种不同灌溉量西兰花的膜下滴灌试验(春小麦与西兰花复种按灌溉水量大小依次对应)。春小麦、西兰花膜下滴灌试验均设3个灌水水平,根据当地不同作物膜下滴灌与传统畦灌对比节水水平,春小麦分别取节水49%、36%、24% 3个水平作为试验设置灌水水平,分别为:2 175 m3/hm2(MZ1)、2 700 m3/hm2(MZ2)、3 225 m3/hm2(MZ3);西兰花分别取节水45%、35%、29%作为试验设置灌水水平,分别为2 325 m3/hm2(BZ1)、2 730 m3/hm2(BZ2)、3 000 m3/hm2(BZ3)。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为7.0 m×50.0 m,各小区均设有隔离带。

1.3 农艺措施

春小麦品种为永良4号,采用机械穴播,穴、行距均为12.5 cm,每穴播种8~12 粒,播种量为300 kg/hm2。地膜膜宽为170 cm,每膜播种12行。滴灌带选用单翼迷宫式,每膜设置2条滴灌带,每条滴灌带控制6行。播种前种肥施用磷酸二铵375 kg/hm2(质量分数为N:18%;P2O5:46%),尿素75 kg/hm2(N:46%),追肥施用尿素420 kg/hm2(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5次随水滴施)。生育期灌水7次,每次灌水定额为225~555 m3/hm2。2017年3月12日播种,7月5日收获。

春小麦对照(MCK)播种前种肥施用磷酸二铵525 kg/hm2,尿素75 kg/hm2,追肥施用尿素600 kg/hm2(分别在分蘖~拔节期、抽穗~花期2次等量撒施)。生育期灌水4次(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每次灌水定额为1 050 m3/hm2。2017年3月12日播种,7月15日收获。

复种西兰花品种为绿洲1号,2017年6月1日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基质育苗,于小麦收获后进行移栽(膜下滴灌7月5日,对照地面畦灌7月15日),于10月15日完成采收。西兰花行、株距均为50 cm,密度为30 000株/hm2。追肥施用尿素300 kg/hm2,在苗期、莲座期分两次等量施入。膜下滴灌西兰花生育期灌水10次,每次灌水定额为225~300 m3/hm2,西兰花对照(BCK)生育期灌水5次,每次灌水定额为1 050 m3/hm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作物产量测定。春小麦收获时,在每个处理内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内选定样方面积1 m2,重复3次,将样方内的所有小麦人工收割、风干、脱粒,统计实际产量,最后折算为每公顷产量。西兰花收获时,在每个处理内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株进行花球产量测定,重复3次,折算为每公顷产量。

(2)土壤水分测定。采用取土烘干法测定。用直径为40 mm土钻于各作物播种期及收获期采集0~100 cm土层土样,每20 cm为一层,每个小区取3个样点,同层均匀混合,在105 ℃下烘干8 h至质量恒定不变后测定土壤质量含水率。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在作物播种前,用体积为100 cm3的环刀采集0~100 cm的原状土样,每20 cm为1层,重复3次,密封带回实验室,烘干称重,测定土壤容重。

不同土层土壤贮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方法为[16]:

SWS=10WShr

(1)

式中:SWS为土壤贮水量,mm;WS为土壤质量含水率,%;h为土层深度,cm;r为土壤容重,g/cm3。

ET=SWSb-SWSh+P+M+K+S

(2)

WUE=Y/ET

(3)

式中:WUE为水分利用效率,kg/m3;Y为作物产量,kg/hm2;ET为作物生育期耗水量,mm;SWSb为播前土壤贮水量,mm;SWSh为收获后土壤贮水量,mm;P为生育期降水量,mm;M为生育期灌溉水量,mm;K为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mm(生育期地下水位埋深3 m以下,地下水补给量忽略不计[17]);S为生育期深层渗漏量,mm(根据田间持水率结合灌溉前取土测定含水率计算,灌溉不会造成水分深层渗漏,因而忽略不计)。

(3)作物氮素利用率。使用氮肥偏生产力来说明氮素利用情况[18],计算公式如下:

PFPN=Y/N

(4)

式中:PFPN为氮肥偏生产力,kg/kg;Y为作物产量,kg/hm2;N为纯施氮量,kg/hm2。

(4)数据统计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制图、制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春小麦、西兰花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下春小麦、西兰花产量变化如图1(a)、图1(b)所示。从图1(a)中可看出,春小麦各处理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其产量同样呈增大趋势。与MCK相比,MZ1~MZ3处理增产率分别为21.31%、28.72%、29.32%,差异较MCK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MZ3处理春小麦增产效果较佳。由图1(b)可知,西兰花各处理产量变化不同于小麦。总体上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西兰花产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BCK相比,MZ1~MZ3处理增产率分别为7.03%、32.83%、29.03%,差异较BCK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BZ2处理西兰花增产效果较佳。

图1 不同处理春小麦、西兰花产量变化

作物(春小麦、西兰花)产量的增加,是适宜灌溉水量与肥料共同作用的结果。作物产量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但当灌溉水量达到某一值时,若继续增加灌溉水量,其产量增加幅度降低,甚至出现减产。主要由于一方面当灌溉水量达到作物生长最适宜水分环境之前,增加灌溉水量能够很好地促进作物生长,但当超过极限值时,继续增大灌溉量会使得土壤中水、气比例失调,进而影响植物呼吸作用,不利于其生长;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是肥料最好的溶剂,当灌溉水量增加,能够将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更好地溶解,以利于作物吸收利用。但当超过某一极限值时,继续增大灌溉量,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会随水分向下迁移,进而影响作物对其吸收利用。

2.2 不同处理对春小麦、西兰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分利用效率为产量和耗水量比值。不同处理春小麦、西兰花水分利用效率如图2(a)、图2(b)所示。从图2(a)可看出,总体上,春小麦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MCK相比,MZ1~MZ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5.61%、38.40%、36.43%,差异较MCK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MZ1处理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效果较佳。由图2(b)可知,西兰花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同其产量变化相同。与MCK相比,MZ1~MZ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9.59%、42.56%、35.47%,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因此,BZ2处理西兰花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效果较佳。

图2 不同处理春小麦、西兰花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春小麦各处理产量随灌溉水量的增加呈单调增加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则相反。主要由于尽管春小麦产量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耗水量同样增加,但由于耗水量增加幅度大于对应产量增加幅度,因而水分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尽管MZ3处理产量大于MZ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同时MZ3处理耗水量大于MZ2处理耗水量,由于MZ3处理产量增加幅度低于耗水量增加幅度,因此其水分利用效率低于MZ2处理。西兰花各处理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相同。主要由于随着灌溉水量的变化,西兰花产量变化较为显著,尽管各处理耗水量随着灌溉水量增加呈增大趋势,但由于产量增加幅度远远大于耗水量增加幅度,因而其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

2.3 不同处理对春小麦、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肥料偏生产力是指施用某一特定肥料下的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比值。它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由于春小麦、西兰花施用磷酸二铵与尿素中均含有氮元素,因而采用氮肥偏生产力来表征作物氮素的利用情况。不同处理下春小麦、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如图3(a)、图3(b)所示。从图3(a)中可看出,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春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中MZ3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大,增长率为95.72%;MZ1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小,增长率为83.60%。各处理差异较MCK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MZ3处理对氮肥的利用效果较佳。

图3 不同处理春小麦、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变化

图3(b)为不同处理下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变化。由于西兰花为复种于前茬小麦上,因而其肥料施用量为小麦施肥量与西兰花施肥量之和,但由于施于小麦的肥料部分为小麦所吸收利用,因而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为相对于前茬小麦的相对值。因此,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表示复种于前茬小麦的相对值。从图3(b)中可看出,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同其产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BZ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大,增长率为77.82%;BZ1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小,增长率为43.29%。各处理差异较BCK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BZ2处理对氮肥的利用效果较佳。

综上可知,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春小麦、西兰花氮肥偏生产力随之变化,变化趋势同其相应产量相同。说明灌溉水量的增加,一方面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另一方面使得施入土壤中的肥料能够更好的溶解,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作物对肥料利用程度的增加,更好的促进了作物生长,从而使得产量相应增加。

3 结 论

(1)不同灌溉水量下春小麦复种西兰花提高了相应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其中,当春小麦灌溉水量为2 175、2 700、3 225 m3/hm2时,产量分别提高21.31%、28.72%、29.3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5.61%、38.40%、36.43%;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83.60%、94.81%、95.72%。当西兰花灌溉水量为2 325、2 730、3 000 m3/hm2时,产量分别提高7.03%、32.83%、29.0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9.59%、42.56%、35.47%;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3.29%、77.82%、72.75%。

(2)对于春小麦而言,随着灌溉水量增加,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增大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呈减小趋势。但当灌溉水量由2 700 m3/hm2增加到3 235 m3/hm2时,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增幅较小,差异不显著。而水分利用效率降幅较小,差异同样不显著;对于西兰花而言,当灌溉水量为2 730 m3/hm2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增幅效果较佳。通过对小麦复种西兰花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小麦复种西兰花模式下各自最佳灌溉水量为2 700~2 730 m3/hm2。

猜你喜欢

春小麦西兰花利用效率
彩色西兰花绘就七彩乡村经济
土壤水氮调控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星级大厨
西兰花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