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昌学院机械电气类专业“双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策略分析

2020-06-11李亚褚晓锐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双一流应用型

李亚 褚晓锐

摘   要: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本文以西昌学院机械电气类专业一流学科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策略为:依托地方经济和产业,以创新的科研项目带动教与学,以多学科跨界融合培养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为资源对部属院校匮乏的地方高校提供 “双一流”建设途径参考。

关键词:学科融合  服务地方  双一流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b)-0182-02

一流大學是尖端科技发展的主力,它和一流强国相辅相成、共生共荣[1]。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2]。“双一流”建设给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也给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

2017年9月21日,国家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0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多数为部属院校[3]。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地方高校就被打上了身份标签,“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鼓励公平竞争,以绩效为杠杆,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地方高校不再是建设的缺席者和被动者,而是可以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自主确定建设目标、制定学科规划,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4]。

1  地方高校“双一流”解读

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5]。“双一流”在地方高校解析为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世界创新的科研项目;培养出学科融合,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应用型人才。西昌学院地处四川省凉山州,依托凉山州的产业发展,创新烟草、马铃薯和苦荞种植、深加工产品、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智能工厂方向进行“双一流”建设。

2  依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特色,制定地方高校“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依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特色,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凉山州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产业特色鲜明,以农业为主,人才紧缺,所需人才为复合跨界人才。西昌学院“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地方建设和凉山州的脱贫攻坚建设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凉山创新、一带一路为驱动。依托凉山州的自然、社会、经济特色,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为凉山州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既能搞生产又能搞创新的产学研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民族地区的进步做出贡献。

3  创建地方高校“双一流”人才培养方案

3.1 应用型本科的理解创新

学生不仅仅是到企业去参观,操作,体验。而且参与设计研发生产设备;参与设计研发生产线,调试维护生产的正常运行。

3.2 指导思想

西昌学院机械电气类专业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 ”为依托,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3.3 创建方法

以国标“专业质量教学标准”设置学分。以五年后成长为一个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为目标,分解为毕业后的12个能力。调研凉山州地方企业所需能力偏重度,确定机械电气类人才的能力点。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地方所需的机械电气类人才的能力点分解为指标点,对接开设课程。机械电气类交叉能力点改革为我院搭建的公共专业基础学科平台,非交叉能力点改革为我院搭建企业专业岗位学科平台。

4  创建地方高校“双一流”教学科研方案

4.1 指导思想

以科研指导教学。以立足于凉山州社会、产业特色为依托,以促进凉山经济进步为方针,以创新产品为目标。

4.2 实施方案

(1)科研选题。

教师立足于凉山州特色企业,例如:正中食品厂,豪吉集团、攀钢钢钒有限公司等,申报具有产业特色的选题项目,例如:建立苦荞、马铃薯产业化项目;烟草、马铃薯和苦荞智能农业项目;自主开发适合凉山州山地特色的生产装备;设计智能化生产装备和生产节拍。

(2)教师形成项目团队代替教研室。

每一个项目组成一个教学团队,代替原有教研室。从教师展开“新工科”的融合。

(3)教学方式的改革。

以项目教学方式为主。以团队项目贯穿各学科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打破原有各学科教师案例和练习各自为阵的模式。打破案例和练习高高在上,让案例和练习落到我们身边落到企业的项目。

(4)学生学习模式改革。

学生一开始就参与到真实的企业项目里来。以团队项目为最终同一目标布置学生任务,让学生完成的每一次作业都是科研的一部分。根据项目具体内容可以布置任务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四年后每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

(5)学生考核模式的改革。

专业教育学科以项目中学生的贡献作为考核指标代替现有的试卷式考核。

5  结语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方案,产教融合大力发展新工科,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等政策,为地方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地方高校应当紧抓“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把地区劣势变为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世界创新科研项目,培养跨届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创建“双一流”的可行性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国安.统一思想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具有湖湘特色的双一流建设[J].湖南教育(A版),2016,16(31):4-11.

[2] 喻聪舟,刘锦诺.挖掘比较优势: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的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8,6(4):100-108.

[3] 教育部.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研〔2017〕2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2017-01-25.

[4] 蔡淑萍,陈智栋,杨燕,等.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16-117.

[5]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2015-11-05.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双一流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