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建筑遗存的修缮与保护
——以天津原浙江兴业银行开发项目为例

2020-06-11刘芬妍

文化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风貌星巴克

◎刘芬妍 高 颖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州荔湾区西关文化街区永庆坊时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城市的记忆与游子的乡愁,不仅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在传承文化、延续历史、塑造特色城市中的意义也不言而喻。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优化发展,有些风貌建筑由于所在区域环境问题往往会遭遇被拆迁改造的命运,或一直封存废止。如何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保护这些历史遗迹,如何打开历史的大门将其继续传承,亟待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一、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发展背景和开发问题

(一)天津风貌建筑的发展背景

1.历史条件

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跨越了6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近代时期,都说近代中国看天津,当时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近代的天津以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奠定了在近代建筑发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包括传统的中式四合院、寺庙、西欧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还有中西合璧折衷建筑等各种类型的建筑。也正因如此才让这座城市的环境、建筑、氛围充满着故事和回忆。

2.资源条件

回溯天津历史,天津以东西交融、南北汇集的文化以及它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100多项第一的史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旅游资源。天津保留了一大批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既有手工艺精湛的民族建筑,也有典雅时尚的西洋建筑。尤其是近代以来,各种建筑风格融合,这些风貌建筑也向人们展示了天津的独特城市建设史以及城市意向。天津先后确认了历史建筑746座,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包括大悲禅院、五大道、古文化街等历史风貌建筑区,并按照2005年9月1日天津市人大正式颁布的《天津市历史风 貌建筑保护条例》中强调的“修旧如故,恢复原貌,安全适用”原则和“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整修、高效能管理、高品位利用”标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保护利用历史风貌建筑。

(二)天津风貌建筑保护开发的问题

1.历史风貌建筑的产权复杂

有些风貌建筑历史较为悠久,经过特殊历史阶段的产权变更后,产权问题复杂。产权所有者为了使用功能或者是商业功能都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往往容易忽视这些建筑本身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导致对建筑本身进行非法装修、拆改或是加建、新建。许多建筑的原有结构虽有保存,但空间肌理关系被破坏。

2.历史风貌建筑修缮财政紧缺

目前,历史建筑维修费用较高,修缮财政紧缺已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风貌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多原有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都已失传,在改造过程中会增加修缮成本以及维修难度。建筑整修受益的主要是社会群体,如果不进行修缮,不仅会影响城市形象,还会影响一些建筑的原始结构,使其变成危房,危及人身安全。而政府肩负对古建筑进行维修的责任。

3.历史风貌建筑不对游客开放

天津的历史建筑被称为“世界建筑博览会”,尤其是五大道和意式风情区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但是这些享有盛誉的风貌建筑因为多种原因并不能为大众充分共享,游客们满怀期待到来,又带着无限遗憾离开。因此,历史建筑的对外开放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浙江兴业银行改造开发项目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项目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特色景观更加立体,我们可以在城市景观中体现人文情怀,在使目前城市环境整体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风貌局部进行修缮维护,以期在改变原有功能或是环境治理和美化的基础上达到全面的改善,这是城市抗衰老的一种良性更新方式。

近期,将跨近百年的前浙江兴业银行打造为最吸引旅人的“网红打卡地”的星巴克项目让我们眼前一亮。通过结合城市历史特色,适当添加新的元素,进而增加了建筑的独有魅力。不仅把“根”留住,而且延续了历史,保护了文化,丰富了城市环境细节设计,增加了城市的活力,它是真正被人所需、被时代所需的,这何尝不是对建筑风貌修缮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1.自然环境

这栋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楼原是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位于和平路237号,是天津市文化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它始建于1921年,由著名建筑师沈理源设计,是天津市著名的文物建筑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作为民国时期最繁华的银行之一,它在天津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它位于天津市最繁华的两条商业街即滨江道与和平路交口处,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座大楼为混合结构建筑,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2200.63平方米,建筑面积4589.6平方米。

图1 “网红打卡地”——星巴克

这次建筑修缮与星巴克巧妙结合能得到大家的追捧和业内的认同,主要一个原因在于它不只是时代的快消品,或是昙花一现,转纵即逝。它有真正的文化底蕴和氛围作为基础和依托,不论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还是温暖励志的品牌故事都是它成功的后盾。它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历史体验、一种文化氛围,它真正的使用价值突破了传统理性的消费,让顾客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都有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2.建筑形式

建筑平面为矩形,略呈轴对称,围绕中心穹顶空间展开布置。主入口朝东南方做向外的叠柱式扇形转角,一楼以雄壮的多立克双柱式形成门廊,大理石大台阶向内缩进,气势宏伟,呼应滨江道与和平路的交叉口位置。二楼的风雨露台设置柔美的爱奥尼克双柱式,形成了一个极佳的观景场所。室内穹顶下的大理石柱,钱币石刻,柜台石雕,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设计院接手后,根据它原有的历史特色进行了修缮和艺术设计,将品牌连锁咖啡星巴克引进,使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俩的一拍即合,不仅为消费者创造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统一的风格,也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星巴克体验:在大楼的连廊里,摆放着商业街的老照片,照片中记录了一些繁华街道最初青涩的样子,记录了如今已是名胜景点的老建筑的最初形态,还有的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人以及那个年代的事,当你捧着一杯咖啡静坐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照片中往事一幕幕,仿佛你也亲身经历过曾今的繁华盛景一样。很多人来这里与其说喝的是杯咖啡,不如说喝的是一种情怀,喝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故事。这是一种双赢,不仅仅是对天津风貌建筑的保护和修护,更是用一杯咖啡唤醒了一座城市的活力。

(二)设计分析

1.公共空间的不同改良

这座建筑一楼的整个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不像其他星巴克店铺那样只有咖啡区,它融入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化茶瓦纳吧台,也有迎合年轻时尚潮流的鸡尾酒区,以动线的设计体现出各个区域的进出路径,然后通过桌椅样式以及高度进行了围合和区隔。也正是这种虚拟的隔断使得整体建筑空间和谐自如,视野更加广阔。吧台的周围环绕着14根黑褐色的大理石柱,在圆柱两侧,还分布着许多汉白玉狮子,质感高雅,雕琢精致,形态各异,大厅中央极具欧式风情的圆弧形穹顶,让整体空间视野放大到了极致,将原有建筑做到了最大化利用。

走过许多城市后发现,其实每家星巴克的风格相似中又透漏着不同,这一次相融和碰撞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不仅是对风貌建筑的修缮,更是将两者合二为一的特殊格调传输给我们,把咖啡的品味提升到了文化层次和历史层次。

2.氛围的新营造

在颜色方面,除了墨绿色的美人鱼标志外,其他整体都是以咖啡色、原木色、黑色为主。每一种颜色的配置都彰显衬托了这座建筑的宏伟和壮观,更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为了应和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它的整体墙面采用的都是具有设计感的木纹,正好与室内的大理石柱、钱币石刻、柜台石雕相呼应,它大面的风格装饰画、圆柱两侧分布着的石玉狮子,大厅中央欧式风情的圆弧形穹顶以及顶部手工绘制的“咖啡树荫”画作相互协调,无论哪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毫无违和感。

图2 “咖啡树荫”画作

图3 永正裁缝店

图4 外贸兴业商场

内部空间的灯光设计非常有创意,最亮的光线在点餐台、甜品以及各类产品工具的展示台上,让人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于此。在与各种实木家具和整体建筑的配合上,采用了简约之美的现代灯具,与室内精巧的雕刻不仅形成了轻重缓急的对比,同时也让人感到简单清爽,透露着建筑的硬朗。

3.功能价值的定位转变

1922年,天津浙江兴业银行建成后,成为中国银行设计的开山之作。之后这座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先后变迁成永正裁缝店和外贸兴业商场,在星巴克接手之前,这座风貌建筑空置了将近10年。修缮后的它成为这个城市的地标,成为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和打卡之地。

为什么这次修缮与之前的永正裁缝店和外贸兴业商场的经营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差?

首先,最主要的是我们正在经历着体验经济时代,星巴克与这座建筑的融合也真正实现了把消费者的需求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不仅在视觉上一饱眼福,在听觉上随心所欲,更在嗅觉上如痴如醉。

其次,与近百年的历史风貌相结合后,其销售的咖啡,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多的是一种经济品牌载体。正是通过这种载体,将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消费者。咖啡很大程度转变成一种感性的文化层次上的消费,通过风貌修缮与结合让星巴克与建筑遗址经营的环境文化感染顾客,形成很好的互动体验,更大程度吸引顾客、促进效益。

这次创新艺术结合并没有像很多产品一样来自广告、代言或是促销,而是采用了历史文化吸引的策略,不仅扩充了消费群体,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城市活力。过去星巴克顾客的定位往往是喜欢高品质的产品、美味的食物和从事文艺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与白领消费阶层。这次的修缮和结合使他的消费群体新增入上一辈中老年人,这座建筑承载了太多他们年轻时的记忆,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化。他们也许喝不惯这里的咖啡,但会品一杯香茶回忆感慨过往,再加上口碑营销,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唤醒了他们的热枕。

三、建筑风貌修缮的政策协助

(一)政府调控,市场配合

对于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首先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要宏观调控,通过优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吸引私人资本,给予公司相关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利率等,从而得到更多的资金进行修缮,在“政府主导、企业划桨”的模式下,获得很好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政府在做好宏观调控的同时也避免市场配置时引出不合理现象,尽可能保留建筑原真性。

(二)私产政府补贴,国产积极开放

天津有许多建筑风貌属于个人私有财产,处于不开放状态,针对这些私有产权的建筑,政府的财政补贴尤为重要。一些私人建筑风貌若是对公众开放,政府可以保护和修复这些历史建筑,并在合理范围内补偿房屋拆迁和安置。

对国有产权的历史风貌建筑实行免费开放,《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第39条规定:鼓励、支持境内外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投资,对本市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和恢复重建,发展、保护与历史风貌建筑相适应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鼓励历史风貌建筑的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利用历史风貌建筑开办展馆,对外开放。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历史风貌建筑,应当创造条件开辟展室,定时对外开放。例如在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教育意义时可以开放。这样能够让大众了解历史文化,传承时代精神。

(三)扩大各个行业的参与力量

在不断加强对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同时,更要关注天津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这需要社会各界公众的自觉关注和参与。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的积极参与必然会影响其余群众,长久会形成连锁效应,因此需要搭建专门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协会这样的平台以供社会各界人士沟通交流。

四、结语

本文以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改造开发为例,阐释了如何对历史建筑进行动态保护,如何对建筑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设计,如何对其进行持续更新。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在历史建筑的文化特征中保留历史的静态记忆,更重要的是保持、延续甚至创新这一地区建筑文化特征的演变方式。

历史建筑作为一种物质遗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传递着地域文化和生产技术的特征。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为历史的记忆做贡献,更新历史建筑就是赋予历史新的生命。对于历史文物,需要用修缮来延续它的生命,用创新来帮助它与时俱进。历史的建筑不仅仅只是孤独的存在,它也见证了特定时代的回忆和故事,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要让历史遗址风貌延续光环、传承文化,实现它举足轻重的价值。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风貌星巴克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交通品质提升研究
被玩坏的星巴克咖啡杯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星巴克为什么不卖酒了?
库车城市风貌
高邮古城空间演化、现状及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