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探究素养的生物学教学研究

2020-06-10樊晓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生物学教学研究

樊晓云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持续推进,新课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向。科学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其主要指向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对应的,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重视起来。

【关键词】科学探究素养  生物学  教学优化  教学研究

高中是生物学教学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要面临高考的考验,而选择生物学作为学习科目的学生其能否取得优异的生物学成绩,就会对其升学产生影响。在当前,教育部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两份文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为“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其中,在“四层”即考查内容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明确的提及,相对应的,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有效的培养,也就关乎于其能否顺利的突破高考。故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就需要能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重视起来。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研究实际,重点对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展示,希望能对广大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现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价值分析

科学探究素养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其主要指向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一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当前生物学学习和未来人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其明确的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相应的高考的命题方向也必定将向核心素养方面偏移。通过对近些年高考生物试卷的分析也不难发现,高考愈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此情形之下,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能力,达成高考生物的突破,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要能将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

二、实现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1.联系课改要求,调整教学模式

科學探究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去相对独立的进行分析探究,实现独立思考。但在当前的中学生物课堂中,笔者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在使用过去教学中常常使用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生物学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的教来进行,这造成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客体地位,其只是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进行被动接受,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较为不利。为了改变这一突出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联系新课标的要求作出调整。在这里笔者推荐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这一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而言,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其中,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进行实现知识内容的探究,相对应的,其探究能力也将在其中获得有效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教学单位是学生小组,学生小组划分的有效性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故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要能将小组的有效划分重视起来。

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的基本模式进行调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促使学生小组探究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其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小组划分,在小组划分完成后,教师再联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进行,就可以实现本课教学内容的有效突破,其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2.重视概念教学,实现科学延伸

概念教学是指向于概念知识的教学,其也是学生实现生物学知识学习的基础。能力发展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高级目标,其需要学生对生物学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掌握,只有当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其探究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发展。相对应的,高中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能将概念教学的有效开展重视起来。过去教师在概念教学上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其只会让学生独立的对概念进行记忆,教师本身并没有结合范例对概念知识进行解释与教学,这样的教学设置使得学生对于概念的了解并不深入,那么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就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强化概念教学的作用,并借助相关教学资源的引入,实现科学延伸。

例如,在进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能针对于“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两个概念进行研究,让学生分析其具体含义。其中教师要能重点让学生明白凋亡与死亡的不同。而为了实现科学延伸和学生探究的进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检索的方式对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进行检索,帮助学生实现对凋亡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提升其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深度。像这样,通过概念教学的有效开展,学生就可以对相关概念内容实现深层次的理解。

3.引入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容量

在当前,课堂教学仍是生物学教学的主题,而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和生物学知识掌握也是在这一阶段进行的,故为了保证学生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就需要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评估一节生物学课是否具有较高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课堂容量的大小,若教师不能在教学中运用充足的教学资源去充实生物学课堂,教师自然就难以给予学生实现探究能力培养的机会。在教学资源引入这一方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所赋予的网络检索功能去搜集所需的教学资源,完成教学资源的收集之后,教师也就可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给予学生丰富的教学资源展示,并结合有效提问的进行,引导学生探究的进行。

例如,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课堂容量的提升,给学生创建进行探究的条件和氛围,教师就可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在其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多种人类遗传病,并联系其遗传特性的展示,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遗传的方式。为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进行,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几组基因数据,让学生分析有多组遗传病隐形基因的人有多大的概率生出正常的后代,又有多高的概率会生出患病后代。通过这样的探究进行,学生就可以实现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其探究能力也就能得到发展。

4.强化实验设计,开展探究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即是实现学生生物学知识理解的途径,也是促使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故为了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能联系当前的教学内容尝试着开展更加有效的实验教学。在当前,很多生物学教师所开展的实验都可以被定义为验证式实验,这一实验教学固然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对相关生物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研究,但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促进其探究能力的提升。为了做出改变,教师就需要能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将探究实验作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探究实验的开展中,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提出和研究,使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而可以保障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探究,实现其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进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协调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其中,为了保证实验探究的有效进行,教师就要能让学生明白实验所要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生长素可能具有的作用和其特性进行预测,提出相对应的猜想。当猜想得到确立之后,教师就可以再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设计实验的验证方案。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和操作就可以达成相关内容的探究,学生的能力也势必会在其中得到发展。

5.构建实践活动,发动学生探究

生物學是一门具有较高实践应用价值的学科,其知识内容也都是科学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研究所得出来的,而且很多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可以被用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严格来说,实践能力的发展与科学探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相应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也就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构建来给予学生进行探究的机会。为了实现学生有效探究的进行,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创建时要能重点考虑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究性,给学生布置有较强探究价值的内容,发动学生参与进去。

例如,在进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建一次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去参与其中。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当前市场上仍存在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搜集,在搜集过程中再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搜集近些年国际社会对于转基因作物的看法,进而在完成基本的材料收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看其是否支持转基因作物。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一次辩论赛,让学生针对于转基因技术展开辩论。

6.重视评价作用,做出有效测评

评价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而言也是如此。相应的,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需要能将有效评价的开展重视起来。在其中,教师就要能在学生探究完成后,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测评估,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所浮现出的问题,找到学生的出彩之处。这样一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闪光点做出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要能及时批评指正,给学生的有效探究创建基础。

例如,在一次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就要能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探寻其与小组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探究目标。在完成这一层面的分析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其自己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最后,教师在从一个更加上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提出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出彩之处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要能将其切实的注意起来并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在教师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之后,教师就可以从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出调整,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探究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智容.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8):86.

[2] 田梅、张向前.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13-14.

[3] 杨海军. 小议如何利用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 现代农村科技,2012(20):61.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生物学教学研究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