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0-06-10王晓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系统化病患内科

王晓云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11)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且呼吸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年龄分布非常广泛,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据统计在城市的死亡率中占据第三位。呼吸系统疾病对病患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危急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不振、呼吸不畅等症状最后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我院在临床治疗上,通过在原本科学的治疗基础之上加入系统化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对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该次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性别为,男21人,女19人,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8。观察组患者的性别为,男23人,女17人,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7。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如引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训练正确的咳痰和排痰的方法,及时清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口腔分泌物,为患者制定食谱控制其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的摄入。观察组:予以观察组常规的护理方法,并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系统化监测病患的病情

提高对患者病情的监测次数,同时扩大对患者的监测范围,对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呼吸、心率、脉搏等生理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加大对夜间病房的巡查力度,预防病患在护理期间发生并发症,若病患在夜间出现呼吸异常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对此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结果汇报给医师。

1.2.2 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的与病患和其家属进行交流,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之后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并帮助病患持续保持积极、正面的精神状态。同时还可以在病患的病房内使用多媒体设备为患者播放其相关视频以及医院治疗成功患者的采访视频,增加患者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信任感,激励患者始终保持勇敢、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落的情绪。

1.2.3 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口腔护理

正常情况下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在院治疗的期间都需要服用大量的抗感染类药物,而服用过多的抗感染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口腔菌群失调的状况。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注重患者的口腔卫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指导患者服用其药物,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的提醒和监督患者使用温盐水对口腔进行清洁,保持患者口腔的卫生。在护理期间可以鼓励患者多饮水,可以稀释患者的痰液,有效的提升患者顺利排痰避免使用吸引器,预防患者出现堵痰的情况。

1.2.4 系统化饮食护理

因为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都是患有呼吸疾病,其呼吸的负荷较大,每日对能量的消耗较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食谱,例如为患者准备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患者在进餐时可以选择少食多餐,缓慢进食方法。若是患者在进食的过中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便需要立刻停止进食,等待患者呼吸恢复正常之后便可继续进食。

1.3 观察指标

该次观察指标则是以护理干预效果、呼吸频率、心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所使用的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18.0,统计有效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见表1。

表1 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对比表

2.2 临床指征对比

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指征对比

3 讨 论

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合并多个呼吸系统慢性并发症,在住院护理期间不难发现在患者病情进展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影响到病患的呼吸节律和呼吸深度,[1]导致患者的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异常,不仅如此还容易引起病患消化系统病变,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根据以往的报道[3]认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而大部分患者的治疗周期时间较长病情又存在多次复发的情况,而一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衰退,对住院的环境又比较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人文服务关怀。在这次研究中尝试对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其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8/40)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65%(26/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临床指征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过后,该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通过这次研究的数据表明,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有着明显的效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和对患者心理、口腔、饮食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做到实时掌握,并且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反应,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状态,使患者积极的接受配合治疗,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营养充足,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整体的提升病患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4]。

根据对以上数据总结可得出,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稳定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

猜你喜欢

系统化病患内科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