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干预与效果观察

2020-06-10赖玉珺刘启华李思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监护呼吸衰竭人性化

赖玉珺,刘启华,李思娴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第一医院儿内科,广东 深圳 518101)

此次研究通过对小儿呼吸衰竭的重症患儿,选择重症监护,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小儿呼吸衰竭的重症患儿72例,在我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进行治疗,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选择重症监护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是观察组,选择重症监护护理的是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2个月~10)岁,男20例,女16例,肺不张6例,重症肺炎14例,吸入综合征16例;对照组年龄(3个月~9)岁,男22例,女14例,肺不张7例,重症肺炎12例,吸入综合征17例。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环境护理:需配置各种抢救设备,将患儿安置于抢救室病房。每天需通风2次,湿托地面2次,采用 1∶400 的消毒灵液体,空气培养每周1次,尽早隔离疑似传染者;2)营养护理:需增加患儿机体热量供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增强患儿的体抗力;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采用动脉穿刺定位法,医护人员需严格消毒患儿穿刺的皮肤、自己的拇指、食指,进针是保持针与皮肤呈 15°,取出适量的血标本,立即固定针头,当有回血后,并且快速拔除针头,采用棉棒按压10min左右,对患儿皮肤有无变化进行观察。

4)吸氧及呼吸肌护理:有效的吸氧及呼吸,针对小儿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常给氧时使用鼻导管法、面罩、氧帽,对流量的调节是按照患儿的NRF度。在必要时需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针对的是肺出血、重症肺炎患儿。需对患儿动脉血气变化进行及时的检测,在使用呼吸机时,低呼吸机参数及时的调整,需按照患儿的肺顺应性变化,且按照医嘱使用肌松剂和镇静剂。需完全消除分泌物,对突发青紫、胸廓不对称等现象进行观察,当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5)呼吸道护理:针对长时间卧床的患儿,需定时帮助其翻身。因痰液会堵塞鼻腔和口腔,所以这一患者需时常进行排痰,假设不及时护理将影响呼吸。针对神志不清醒患儿需帮助勤排痰,而神志清醒需鼓励其自行排痰。必要时可协助治疗,使用吸痰管及雾化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如下人性化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患儿一般会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需加强对其心理护理干预,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他们感到温暖,保持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在每一个护理过程中应在细微处下功夫,如在操作前用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该项操作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操作完毕给患者摆好体位、盖好被子[1];患者有不适时,用手轻轻地抚摸患者的头部,以温暖的语言安慰患者,当患者或家属询问病情或其他情况时应起立热情地、诚恳地、准确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将精湛的技术,温馨的服务,细致的关怀体现在人性化服务中。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组间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以率(%)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例(19.44%),观察组1例(2.78%)较为优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9.44%(25/36),观察组患者91.67%(33/36)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 论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CO2潴留或缺氧症状,因呼吸中枢换气功能或呼吸器官障碍产生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是临床表现,可诱发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2-3]。小儿呼吸衰竭有较为特殊的病理生理现象,假设不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严重可导致死亡,可引起心脏搏动消失及呼吸停止[4-5]。此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例(19.44%),观察组1例(2.78%)较为优异;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9.44%(25/36),观察组患者91.67%(33/36)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人性化护理干预呼吸衰竭的重症患儿,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取得较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监护呼吸衰竭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