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6-10江文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穿刺术预见性微创

江文昊

(东莞市虎门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作为神经外科临床上的常见急性脑出血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伴有呕吐、剧烈疼痛、意识障碍、行为障碍等症状,有较高的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彻底清除血块,但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1-2]。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在外科手术护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希望对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主要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开展研究,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均在5分以上;(2)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3)患者家属对于此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4)随机分组符合我院伦理部门的研究标准。

观察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52~78(64.23±2.19)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3~78(64.12±2.17)岁。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向家属介绍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指导用药,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师。

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分析既往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术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危险因素,对手术、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危险因素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首先,术前要完善各项检查,加强对患者的评估。辅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实验室检查和基础生命体征指标的检查,仔细询问家属发病情况、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保患者术前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使用一次性针具,术后加强消毒,避免发生皮下积液和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同时,护理人员术后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测,要表现出耐心和细心,认真对待每个冲洗和引流周期,执行各项操作时均要做好无菌操作,拔针时需要严格消毒。此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偏大,其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解压能力差,对此,护理人员要详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其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有正确的认知,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准确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后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计算方法为:肺部感染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

评价标准:(1)由我院自制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调查问卷,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共包括10个问题,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越高。(2)由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58,问卷中共包括7个问题,评分范围为0~100分,所得分数与患者的满意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处理计量和计数指标,检验方法分别是t和卡方,表示方法分别是均数±标准差、例数/百分率,P小于0.05说明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知晓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 47 92.33±2.15 91.26±2.33对照组 46 84.57±2.56 85.87±2.19 t/15.843 11.489 P/0.000 0.000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微创穿刺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清除血肿,且创伤性小,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颅内压,从而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提高其生存率[4-5]。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过程中与常规术后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优势显著,第一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第二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第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上体现出了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优势。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系统性的、超前的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总结既往病例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和改进护理方案,不断完善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预见性护理将“先预防、后治疗”作为主要原则,将护理工作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可最大程度上保障手术的有效性[6]。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接受与认可。

综上,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可提升总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穿刺术预见性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