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6-10彭丽贞陈芳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情志负面心肌梗死

彭丽贞,陈芳芳

(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100;2.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100)

心肌梗死是一类危险性极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突然、致死率高,是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需尽早进行治疗[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背负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并会影响到治疗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需对其心理健康加以重视。中医情志护理是一项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近些年来已在临床各科室广泛应用,其护理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2]。本次试验就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试验样本,入选病例均来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已下内容最小年龄33岁左右,病程以小时为单位,一般是十几分钟到几小时的,心梗不会几个月那么长时间的),干预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4例、16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为(66.1±4.5)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8年,平均为(3.2±0.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以上28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1例、19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66.7±4.8)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9年,平均为(3.1±0.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25例。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性不明显,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本次试验可行。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认知能力良好,且自愿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排除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试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做好抢救准备,遵医嘱用药,并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措施如下:(1)情志相胜法。护理人员卡特通过讲幽默故事的方法转移其注意力,还可帮助其回忆生活中的愉快经历,以改善其不良情绪。(2)移情易性法。需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合适的书籍、音乐,以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3)顺情解郁法。护理人员在于患者沟通时要顺应其意愿和情绪,对其负面情绪予以充分理解,并引导其倾诉内心想法,使其发泄负面情绪。(4)暗示疗法。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并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暗示负面情绪对治疗工作的不利影响,使其能主动调节心理状态,并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就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得分以低者为佳。

(2)就两组患者抢救指标(进出急诊抢救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3)就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3];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相关试验资料的差异性,分别以卡方检验、t检验评估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差异性,P<0.05时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组间对比P>0.05;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1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40 63.1±5.9 48.6±5.1 64.2±4.6 47.2±4.2对照组 40 62.5±5.7 58.1±4.3 64.8±4.5 57.4±4.3 t 0.463 9.117 0.590 10.732 P 0.645 0.000 0.557 0.000

2.2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抢救指标相比

干预组患者进出急诊抢救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详见表2。

表2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抢救指标相比()

表2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抢救指标相比()

住院时间(d)干预组 40 46.2±4.2 74.2±6.1 10.2±1.5对照组 40 54.8±6.3 115.3±8.3 13.5±2.0 t 7.184 25.236 8.348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进出急诊抢救室时间(min)急诊球囊扩张时间(mi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干预组 40 69.2±4.6 89.2±6.0对照组 40 46.7±3.0 71.4±4.7 t 25.912 14.771 P 0.000 0.000

3 讨 论

心肌梗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群体近些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极大,患者病死率高,因此许多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影响其生命体征的平稳,干扰治疗工作的开展,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因此对其实施心理干预非常有必要[4]。中医情志护理是一项科学的护理方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项护理方法,能通过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顺情解郁法、暗示疗法等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急救效果和急救效果,能有效保障其身心健康,并提升其生活质量[5]。中医情志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显著改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急诊抢救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大幅缩短,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且上述指标均优于单用常规护理者(组间对比P<0.05),姜小平[6]的试验结果与此相似。

由上可见,中医情志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建议将此护理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情志负面心肌梗死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