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疫情防治中彰显的伟大民族精神

2020-06-09易旭

公关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党的领导

易旭

摘要:今年年初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疫情防治迫在眉睫,一场人民防控阻击战悄然打响。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并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广大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又一次凝聚起感天动地的伟大民族精神。

关键词:疫情防治 党的领导 民族精神

突然而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给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采取了最为坚决、果断和彻底的措施,全力以赴打响了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并取得了卓越成效,不仅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为世界卫生和人权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事实胜于雄辩,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中华民族以铁的事实彰显出流淌在全体中华儿女血液中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面对疫情,精准部署

生命重于泰山。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和动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中央精准部署是疫情防治工作的根本指南,为各地各方面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举措得以有力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二、疫情防治中彰显的民族精神

(一)彰显出攻坚克难、共克时艰的斗争精神。

在疫情防治的关键时期,中国人民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同疫情较量,坚定必胜信念,取得了抗击疫情的显著成效。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总体战,“船到中游浪更急,路到半山坡更陡”,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极端复杂的疫情形势、艰巨的抗疫任务,因此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尤为重要。

敢于同疫情斗争的信心首先来源于党的统一领导。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扎实开展疫情防治工作,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变化,坚持统一领导和指挥,采取统一行动;各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疫情防治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把党中央各项决策和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

敢于同疫情斗争的信心也来源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驰援一线,面对医疗物资紧缺,医疗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没有丝毫退缩,争先恐后参与到救援之中,一个个临时党支部陆续建立起来,一份份入党申请书包含着对党组织和国家的无限深情,一抹抹医务工作者的背影充满着坚定和无畏,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敢于同疫情斗争的信心更来源于社会主义固有的制度优势。这场疫情又一次让世界人民对于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刮目相看。数天时间,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成竣工、全国超三千家企业跨界转产防疫物资、一批批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助湖北医疗队日夜兼程奔赴一线......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相信中国速度一定能跑赢疫情,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二)彰显出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危难来临的时候,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诚然,在疫情来临之际,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援,以实际行动支援一线,彰显出民族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危难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面前中国人再次紧紧团结在一起。随着各省市疫情情况愈发严峻,全国各地專家学者以及医护人员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第一时间奔赴到灾区。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团队更是先后驰援武汉,重点加强重症、危重症和疑难病人的会诊、诊治和指导,始终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相较于深处一线的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基层防疫人员每天的工作同样十分繁重,巡逻社区、招募志愿者、劝说群众、上报信息……正是这些基层防疫人员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国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做到自我隔离、自我防护,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中国人民固有的凝聚力始终是我们战胜疫情最有力地保障。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饱经沧桑而屹立不倒,历经磨难而不屈不挠,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这次战“疫”,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国医生的责任担当。疫情来临,他们义无反顾,舍弃小我顾全大我,逆行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我们都应向抗疫英雄致敬!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身上所固有的勠力同心、同舟共济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必将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彰显出科学防控、精准把握的科学精神。

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要担当责任、细化预案,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尽责,以坚决、科学、严格的防控举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定发展,突出重点、科学谋划、狠抓落实,确保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和谐安定。

坚决落实党中央科学的决策部署。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及时关注疫情变化,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责任落实方面要坚决防止工作浮皮潦草,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责任要落实到每一个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现在实效处着手、细微处用功,严格落实责任制,激励各级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使命、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防控举措要落实落细,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全面加强网格化管理,提升排查力度,杜绝瞒报漏报现象。建立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推动各项科学的防控措施取得预期效果,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救治患者。要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防护知识、抗疫一线的动人故事传遍祖国的千家万户。

科学技术是打赢这场战“疫”的利器。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及时洞察疫情发展形势,迅速决策部署,一大批科研专家开展科研攻关,强化科技支撑,抓紧一切时间研究有效的病毒治疗药物和诊疗方式,尽一切努力降低感染率、病死率,提高收治率、治愈率。正是在这种将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疫情防控始终的工作方法,才促使疫情出现了持续向好的趋势。同时,人民也应该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共同营造科学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科学防线。

(四)彰显出团结奋战、同心同德的团结协作精神。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具有“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团结协作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接连遭遇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面对灾难,中华儿女没有被吓倒,我们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风险和挑战。在这些考验中,无不印证着中国人民具有百折不挠、团结一致的品质。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国人民又一次展现出固有的精神风貌,守望相助,共同凝聚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蓬勃力量,共同谱写着一曲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人民赞歌。

防控疫情无疑是这场战“疫”的重中之重。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党和国家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参与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人员积极配合,团结协作。随着党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抗疫英雄们的英勇作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要继续乘势而上,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中,党中央始终是“主心骨”“定盘星”,发挥着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化解社会危机、有效应对挑战。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步调一致,全国各地形成一盘棋,必将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三、疫情防治的展望

磨难压不跨,奋起正当时。中华民族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广大人民以坚韧不拔的信念、以顽强的意志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共同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取得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史金茹,王珊.联防联控 汇聚战“疫”强大合力.西藏日报(汉)[N],2020.02.29.

[2]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較优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N],2015.12.

[3]张雨楠,张吉明.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之中——学习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魂,2019.09.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党的领导
科技看百年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对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一致性的认识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