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小学生文字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2020-06-09丁桂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丁桂香

摘 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随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深入,在教学过程中,相比于教学内容,我们更注重教学的方法和可行性,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文字训练。教师采用可行的方法训练学生,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里,我们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文字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字训练 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注重于单个字词句的理解、部分段落的背诵、人物形象的分析、课文中心意思的讲解,缺少让学生朗读,自由练习和教师对课文的解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像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表面。教师没有发现和发掘文本的语言形式,怎么能把语言的组织规律告诉给学生?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题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没有针对文章的表达来设计,没有尽可能为学生创建语言文字使用的情境,利用语言文字实践的机会太少,这些导致部分学生能听但不会听,能说却表达不清晰,只能机械地运用课上学会的知识,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换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一、小学生文字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是儿童发展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阶段,在此阶段,教师们也大多注重于学生对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此类训练有助于学生日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学生只有能听、会听,才能明白对方语言中的意义,才能给出适当的反应;说得清,语言表述流利才能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能读懂文字,才能流利阅读文章,其次,文字的学习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显得极其重要,读懂数学的题干才能正确解答数学题等。这样看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字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二、提升小学生文字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1.小组讨论,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主张快乐教学。在进行小学生文字训练教学时,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相比于个体学习,小学生的喜好更倾向于组内与同伴共同学习讨论,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群体性学习的特点,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欢快,从而让小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和富有吸引力。

比如在二年级的《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把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令其自由阅读,找出文章中能代表春天来临的字词,再让小组内讨论: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还有哪些字词可以表达春天,分享给大家,看看哪个小组能举出的例子最多。热烈的讨论,欢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并拓展了自身的知识面,接受来自他人的想法,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会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

2.循序渐进,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遇到训练内容和难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如果训练内容过于简单,就会失去训练的意义,但是如果难度过大,又会让学生对文字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内容和难度设置时,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训练过程和训练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学生不同,接受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我们可以采用梯度训练的方法,安排合理的训练内容和难度,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循序渐进。

对于文字的使用,能力弱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能认识字,并能正确地读出、写出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组词、造句,达到对文字进一步理解和使用。对于朗读课文,有些对文字掌握能力弱的学生,能流利地完整完成朗读任务就是成功;而其他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尝试代入感情地朗读,增强对课文感情表达的理解。

3.创设情境,提升小学教学的有效性

以情境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有效性较高,科学地建立情境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比如让学生亲手动手实践,朗读时加入背景音乐,制作文字小卡片等,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四年级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也扮演小小实验家,把伽利略的铁球实验“搬”入课堂。用玻璃球或者小铁球教学用具还原当时的情境,让学生亲手做这一实验,并把这一实验完整地讲述给大家听。在这样的情境下,手脑结合,亲临其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真理的好奇心,而且对课文内容也产生了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是停留在书本表面,而是主动深入探索,大大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完整地表述实验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帮助文字“回家”的小游戏,把词性较易区分的文字写在卡片上,然后做几个纸篓,分别写上“动词”“形容词”“名词”,教师向学生解释每个纸篓的意义,做好示范,比如“提”“拉”就放入动词的纸篓中,“美”“丑”就放入形容词的纸篓中,“纸”“笔”就放入名词的纸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增强自身对词性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使用文字造词造句的时候也能有更高的认识,减少低级错误的发生。

4.注重思维,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養

小学生文字教学作为一种过程性学习实践,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和语文文学素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思维含量高的文字训练内容,帮助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要擅于运用启发教学,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印象。

综上所述,小学生文字训练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教师不仅要注重课上的训练效果,在课后也应该及时进行反思,适时更换策略,让不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变得适合,让适合变得更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具有耐心,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抓住重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建立师生共同体,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训练方式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因材施教的对策》,《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21期。

[2] 铁晓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甘肃教育》2018年第22期。

[3] 颜世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策略》,《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