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难见真情:海外汉学家助力中国战疫故事

2020-06-09赵大新

对外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汉学家口罩疫情

赵大新

以图书铭刻疫情之下的难忘记忆

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听到了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精通中文、研究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汉学家朋友。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海外汉学家感同身受。他们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或捐赠物品,或加油鼓劲,不仅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影响着他们身边的人关注中国、认识中国,为中国发声。我们在感动之余,想到既然有这么多鲜活生动的故事,何不请他们写下来,由我们出版,以此铭刻这一段难忘的记忆,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外汉学家在这特别的时期为中国所做的一切。

于是,《明月何曾是兩乡:海外汉学家助力中国战“疫”实录》一书的出版迅速进入策划实施的快车道。2月初,确定选题后我们立即行动,不分昼夜,通过一条条热线连接13个国家的汉学家们;约稿、鼓励,相互打气,往来反复;2月中旬,一篇篇书稿,一张张图片,如约而至;经过细致整理、精心翻译,2月底我们就把齐、清、定的书稿和几十张图片交给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的责任编辑加班加点,设计、排版,三审三校,直至交付印厂。期间,我们马不停蹄,无缝衔接,以最快速度推进编辑流程和印制工作,最终于3月底拿到了印制精美、中英文对照的全彩图书。在这短短的一个半月内,大家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忙碌、紧张却激情满满,圆满地完成了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这本书记录了汉学家携手中国战疫的生动案例,更体现了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世界胸怀。图书收集来自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瑞典、匈牙利、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缅甸、格鲁吉亚、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汉学家的13篇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在中国抗击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文笔生动,感情真挚,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具冲击力。

不同的故事演绎同样的真情

白鑫,汉学家、翻译家,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公司总裁,埃及“‘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研究中心”理事会成员,曾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他以《中国生病,痛在我心》为题讲述了他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所做的无私援助。2月1日,在埃及的白鑫收到一位中国朋友的求助,说中国医院急缺口罩,而且有的医护人员因为接诊时未佩戴口罩而受到感染。白鑫心急如焚,立刻行动起来,想尽各种办法在一天之内购买了2000多个医用N95型口罩。为保证这些口罩能第一时间到达中国,就不可能走正常的物流运输。很快,白鑫找到了一位第二天要飞北京的朋友,但捐赠2000多个医用N95型口罩按照规定要走一系列手续。时间不等人,他马上求助埃及外交部、海关、机场等机构,通过各种关系,突破重重障碍,甚至在机场急得掉下了眼泪。虽然一波三折,但通过艰辛努力,最终他在2月2日晚上把这些口罩送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2月3日下午,这批口罩顺利抵达北京,不久,被分为两批分别送到了唐山市和银川市负责接收的人手里。

日本的泉京鹿和伊朗的孟娜,两位汉学家13年前非典时期正好在中国上学,中国人的乐观和坚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一次,中国人的坚韧和勇气更让他们印象深刻,看到中国遭受如此大的灾难,他们毫不犹豫积极行动起来为中国加油。泉京鹿谈到,日本医用口罩等援助物资装箱打包寄往中国时,包装箱上写着支持中国的文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这些文字被发布到网络上,网友不断转发,在中国和日本都成为热门话题,到处都能看到中国政府、网民表达对日本人的赞扬和感谢。泉京鹿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在这样的非常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拉近了中日人民的心,也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个人也深感欣慰。患难见真情,在疫情的压力下,国际友谊让人倍感温暖。有中国朋友对我说:‘希望日本人不要被传染,祈祷!同样,也有不少日本人为武汉、为中国担忧,在博客或推特上表达对中国的支持,为中国加油,也收到了很多来自中国朋友的感谢。”孟娜在网上读到很多中国抗疫的感人故事,她决定把这些故事翻译成波斯语,讲给伊朗人民。翻译完之后,孟娜首先发布在她的照片墙(Instagram)上,当天就有很多她的伊朗同胞看了这些中国的故事,他们也开始赞赏中国人民的勇于奉献和团结一心。

马克林,澳大利亚作家、中国问题专家。1964年,马克林先生首次赴华任教。半个多世纪以来,他7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地向澳大利亚和西方世界介绍中国。马克林先生于去年10月初应邀赴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11月份还在武汉逗留了几天。武汉现代化和整洁的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没想到在回到澳大利亚不久,就传来了武汉发生严重疫情的消息。马克林在疫情期间一直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和中国的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主动在当地媒体撰文发声,对于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和歪曲言论也给予了有力的驳斥。马克林先生说:在我看来,美国在处理这类危机方面并未明显优于中国,事实上,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我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应对这场灾难的态度表示非常钦佩和支持。我们可以看到勇敢、果断和纪律。它印证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句话。

任教于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的吉莉今年年初刚刚从北京返回自己的国家,当她在网上看到武汉市民打开窗户一起喊“武汉加油”的视频时深受感动,便上传到了自己的社交网络频道上。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和当地的一些博主纷纷转发,视频一时间传遍了乌兹别克斯坦,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团结一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无数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对中国有了更真切和更深刻的认识。格鲁吉亚青年汉学家玛琳娜·吉布拉泽和安娜·郭古阿泽组织制作了支持中国的视频,并在当地互联网及其他各类媒体上播放,表达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在格鲁吉亚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他们还联合当地友好机构,发起了一个叫做“一封来自格鲁吉亚人民的支持信——《我写给中国人民的支持信函!》”的收集活动,许多格鲁吉亚民众纷纷参加,为中国祈福,为中国人民加油打气。

泰国青年翻译家杨宝君、徐珍珠的稿件标题是《中泰一家亲 患难见真情》,这篇文章让我们了解了泰国从政府到民间援助中国的诸多感人细节。除了捐赠给中国大量物资外,曼谷市政府公务员、各大企业,泰国医护人员及各行各业的人士纷纷录制祝福视频,泰国各大商场、大街小巷挂满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标语。中国观众最喜欢的泰国演艺界影星纷纷发布温馨祝福视频。中泰混血影视歌多栖艺人徐志贤更是联合知名制作人博伊德(Boyd)创作了一首歌曲送给中国的朋友们,并亲自填作中文歌词部分,演绎真切动人的《真心真意》!

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外共同抗击疫情

《明月何曾是两乡:海外汉学家助力中国战“疫”实录》出版后,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全球5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朋友纷纷把图书的封面和内文发到自媒体和互联网上,引起了海外读者的持续关注。而此时,全球疫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且不断向好,海外一些地区的疫情却越来越严重。“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政府和民间开始为其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作为这些汉学家的朋友,我们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他们寄送口罩等防疫物品。中图公司还联合国内多家出版商,通过这些汉学家朋友向伊朗、意大利、智利等国家推荐并赠送抗疫图书版权供其无偿使用,助力当地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白鑫先生曾在中国疫情最严重时期积极筹措医疗物资运往中国,支持中国抗疫。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他的祖国埃及不断蔓延,我们特别向其推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读本》一书,他带领自己的出版团队积极行动,仅用一周时间即完成翻译,阿拉伯语版电子书迅速上线,供当地读者免费阅读和下载。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不同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命运同气连枝,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才能共创世界的美好未来。伴随中国的发展,海外汉学家作为沟通中外的桥梁和纽带,将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推动人类相互理解、文明交流互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汉学家口罩疫情
疫情中的我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一代天才露伴子——幸田露伴
雾霾口罩
哈新总统称自己是“汉学家”
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