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性

2020-06-09张海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8期
关键词:靶区胶质瘤复发率

张海明

(唐山市第九医院,河北 唐山)

0 引言

恶性神经胶质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包括突变星形神经胶质瘤和多晶型神经胶质瘤[1]。现阶段,手术后补充放疗治疗是标准临床治疗方式,但效果不佳,有许多并发症,且生存率较低。近几年来,替莫唑胺在临床广泛被应用,大大地替代了亚硝基脲类的药物,并逐渐扩大了替莫唑胺对恶性胶质瘤的联合治疗,采用了适当的三维放射疗法[2-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60 例复发性脑胶质肿瘤患者,观察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60 例复发性脑胶质肿瘤患者,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在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0~60 岁,平均(40.1±3.1)岁;在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例,年龄20~60 岁,平均(40.1±3.2)岁,在这两组之中,Ⅲ级为41 例,Ⅳ级为19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②患者符合Ⅲ级、Ⅳ级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的判断标准;③没有接受过化疗或者放疗治疗的患者;④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排除标准:①正在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合并肝、心、肾等系统重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以保留重要神经功能为前提,将肿瘤进行最彻底的切除。在手术后的2~3 周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厚度为2 mm,进行连续增强扫描,把扫描图像数据结果传导至放疗系统中。肿瘤靶区依照磁共振上显示的残存病灶进行勾画,临床靶区(含肿瘤靶区外延2~3 cm和周边水肿区)、在肿瘤靶区的基础上外延0.3~0.5 cm 的计划靶区,保证95%的剂量可以保全计划靶区;每次放疗的剂量2 Gy,5 次/周,一共5 次,总剂量60 Gy,连续治疗6 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放疗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莫唑胺进行治疗。使用方法:替莫唑胺[批准文号:批准文号:H20171091,生产企业:Orion Corporation(芬兰),规格:100 mg×5 s]口服使用,1 次/d,150 mg/m2/次,28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5 d,停药23 d。第2 个疗程观察组在进行放疗前5 d,口服使用,1 次/d,200 mg/m2/次。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周进行肝肾功和能血常规检查,在治疗3 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①显效:经过治疗肿瘤在1 个月之内完全消失;②部分显效:经过治疗肿瘤区域减小>50%,未有新肿瘤出现;③有效:经过治疗后肿瘤区域减小25%~50%,未有新肿瘤出现;④无效:经过治疗以后肿瘤增加>25%,有新肿瘤出现。总有效率=(显效+部分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对比两组患者1~3 年的复发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1~3 年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1~3 年复发率比较中,观察组1~3 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中:白细胞计数减少5例、放射性脑水肿4 例、恶心呕吐5 例、发热2 例、骨髓抑制6例、贫血4 例;对照组中:白细胞计数减少3 例、放射性脑水肿5 例、恶心呕吐7 例、发热1 例、骨髓抑制5 例、贫血3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几乎相同,没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从临床角度来看,恶性神经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瘤,这种疾病在渗透作用下更为恶性,和周围的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的限制,而且水肿更为明显[4-5]。很难通过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所以术后的继续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手段很重要[6]。放射治疗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7]。三维辐射疗法可以达到高精度标准,使用CT 模拟来定位肿瘤区,并经过不同方向、程度使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与目标区的形状相符,从而实现了最大暴露于肿瘤组织,保证了治疗效率,改善了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减少了损害,放射治疗过程的准确性得到保证[8]。在本研究中,三维放射疗法被用作手术操作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替莫唑胺是一种第二代烷化剂类抗癌药物,它在临床上使用,可以在服用后不久被身体吸收,同时成功地通过血液脑屏障,而不进行肝代谢,保证了药物的浓度,使药物在整个身体上运行,从而将药物对肿瘤发挥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对比中,运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 6.6 7%)明显比单一使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对照组(7 0.0 0%)高(P <0.0 5);两组患者1~3 年复发率比较中,观察组1~3 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基本相同(P>0.05)。

综上所述,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具有较高有效性,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靶区胶质瘤复发率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肺部靶区占比对非小细胞肺癌计划中肺剂量体积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