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创新:赣南采茶戏研究成果综述

2020-06-08刘敏帅黄清喜

创意设计源 2020年2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刘敏帅 黄清喜

摘 要 通过梳理近十年赣南采茶戏的文献著作,分析近年赣南采茶戏研究的主题、视角以及范式等问题,从而以宏观角度得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首先,赣南采茶戏的描述性研究下降趋势明显;其次,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不断增加;再次,赣南采茶戏的艺术性研究仍占有重要地位且阐释的视角更加多元化;最后,赣南采茶戏整体的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多学科综合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探讨了近十年采茶戏发展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力图为推进采茶戏研究而努力。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反思与发展

引用本文格式 刘敏帅,黄清喜.多元创新:赣南采茶戏研究成果综述——基于2009-2019年的文献分析[J].创意设计源,2020(2):71-75.

Abstract 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n tea picking drama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alyzing the topics, perspectives, and paradigms of the tea picking drama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resul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is research field can be derived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first, the descriptive research on tea picking drama in southern Jiangxi has a clear downward trend; second, the proportion of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has been increasing; third, the artistic research on tea picking drama in southern Jiangxi still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retation is more diversified; finally, the overall research of tea picking drama in South Jiangxi has gradually moved towards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ased on this,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 tea picking drama in the past ten years are discussed, and efforts are made to advance the research of tea picking drama.

Key Words  tea picking drama in southern Jiangxi; research review; reflection and development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复兴局面越发高涨,相关研究也开展得越发火热,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得到学者重视。赣南采茶戏研究便是在此背景下日益成熟的研究热点之一,总体而言,该领域的研究功绩具有以下三点:首先,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赣南采茶戏的相关研究能够为保护赣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赣南传统文化复兴。其次,促进学科多元化发展。赣南采茶戏的多元化研究视角在提升学科领域合作以及推进研究范式演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美学。对于生活在赣南地区的人民而言,赣南采茶戏的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当地人理解采茶戏与生活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当地各类采茶戏剧团的发展以及采茶戏剧本的再演化。

本研究承接2009年以前该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析对比当下采茶戏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回答和指出采茶戏研究近十年的现状和问题。

基于赣南地区图书文物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赣南采茶戏研究从建立之初至当下具有总结性意义的研究成果应是流沙、曾泽昌等人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成果对梳理三脚班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采茶戏学术理论上做出了相应贡献[1];廖军从赣南采茶戏的历史和文化两方面阐述其艺术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对于未来的采茶戏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得益于以上成果,后续的赣南采茶戏研究也有了新貌:

就唱腔艺术研究而言,徐凤英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采茶戏的唱腔艺术和生存状态发展作出了解读[2];在舞蹈艺术以及服饰艺术的研究上,赖丹以赣南采茶戏的“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为切入点,分析了该戏剧所表现出客家舞蹈艺术和采茶戏服饰艺术[3];就传承发展而言,张佩莺、钟海林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赣南采茶戏未来在传承和发展方面潜在的问题[4]。

然而新时期赣南采茶戏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发现,当下采茶戏研究领域内存在重复研究、研究创新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缺少对于民间采茶戏的田野调查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采茶戏的研究方向正处于由描述性研究到创新性研究的轉型期,研究成果与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将在分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列举近十年采茶戏文献中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力图在厘清既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探寻出采茶戏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视角下的赣南采茶戏音乐研究

在采茶戏的音乐研究上,近十年较为明显的变化是各类新型研究视角的出现。李红竹通过人文视角分析得出赣南采茶戏越来越被民间大众所接受喜爱的原因是因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合理、健全的音乐特征[5];逯克刚以音乐唱词作为切入点论述其观点:采茶戏音乐文化的体现是其旋律,而乐器和唱词是它音乐文化的载体[6];史芳芳通过考察赣南采茶戏音乐文化的地域特色,提出赣南采茶戏的曲牌演唱是一种结合了江南地区和北方地区音乐元素的演唱的论断[7];黄玉英和沈丹认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征不仅在于独具一格的地域性音乐,还在于这类戏剧表演过程中歌、舞、戏三者并重的表演艺术形式[8]。王沥沥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提出:北方民歌、江南江淮民歌和畲族民歌融合于赣南采茶戏的依据可追溯到客家先民南迁定居的历史时期[9];王伽娜通过大量资料来分析研究对象中存在的整齐一律(节拍和旋律)、平衡对称(节拍、调式、旋律、结构)、符合规律(和声、唱腔、弦路、调性)、和谐(节拍等音乐所需元素)等黑格尔美学观念[10],探究出赣南采茶戏中体现的黑格尔美学特色。

其他创新视角的引入如吴卫洁是将语言学系统作为分析手段来分析采茶戏音韵,他认为该音韵是基于江西本地方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方言,是客家语言在官话化和书面语化后的结合体[11],并且这类音韵特色未来将会受到普通话影响;刘三强以音乐、音韵和唱词为切入点,梳理了赣南采茶戏的乐理[12],不过未能从结论上提出创新的观点;就音乐的传播方面,朱杰从地域方面解释采茶戏音乐的传播方式[13],并提出了自身的看法,但观点相对笼统。万建中认为,民俗的田野作业要让当地人说话[14],那么对于赣南采茶戏的研究,我们不仅要听取学界的声音,还应该听取从事这一民俗活动表演者的声音。向晓云是江西省全南县采茶剧团的一名演员,她认为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来源于赣南本地的河东戏和河西戏,是一种新的唱腔源流[15]。谢海健在其专著中提出:赣南民歌与赣南采茶戏根植于共同的文化土壤,尽管二者声乐艺术形态不同,但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的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关系[16];卢致苑则通过对八十多首优秀曲目中旦角唱腔的传统曲牌和新腔进行分析,解释赣南采茶戏音乐[17];黄玉英、袁大位将赣南采茶戏以客家文化的身份放入了研究中,描写了这一戏剧的形成原因和音乐特色,但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该戏剧在客家人生活中的文化意义。

二、赣南采茶戏主题研究

在这段时期,采茶戏的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形象研究、母题研究两方面。在艺术形象的研究成果中,黄文华通过对采茶戏正丑、反丑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的不同来分析赣南地区戏剧中演员艺术形象的变化意义[18];王静波对比分析采茶戏的源头、表演三脚班、服饰、角色、曲牌等要素后提出了采茶戏是情感载体的观点[19];曹云南的研究成果表明,采茶戏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农耕文化、方言文化、地区风俗文化的特征[20],这些都是当地人们内心生活世界的重要表现方式;杨菊运用戏剧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了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征,并提出这一地方戏的美学品格来源于赣南沉积深厚的客家文化,表演的综合性以及各类戏剧程式的美的观点[21];吴国辉认为服饰的色彩和款式对于提升戏曲人物形象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2],而且作为赣南采茶戏的一部分,采茶戏服饰的推广将会给这一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

关于赣南采茶戏的母题研究,近十年来比较大篇幅且细致研究的应是朱黎明的研究成果。他通过地理位置分布以及大量不同地区的剧种特色作为材料来论述地域特色是采茶戏特色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同时明确了采茶戏与各个地方剧种的源流,曲牌名和表演形式的不同之处,对于了解赣南采茶戏具有重要的作用[23];石磊从茶文化的角度对其观点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客家茶文化生产形式决定着赣南采茶戏的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 ,而且茶业的兴盛也促成了地方戏的传播;黄玉英和龚文瑞从戏曲发展的角度对民国时期赣南采茶戏以及三脚班的过渡历程和发展历程问题作出了回应[24]。

三、如火如荼的采茶戏应用研究

近些年采茶戏在研究领域上突破了舞蹈研究范围,走向了体育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变化历程,对于赣南采茶戏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卢涛等提出采茶戏应用的目的是不仅让受教育者通过感性的艺术形式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域和历史传统,还可以丰富艺术类院校的教学内容,凭借地方特色发展学校的建设[25];关于采茶戏艺术的价值与作用,曾菲菲认为它是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采茶戏的细致研究不仅明确了这一戏曲舞蹈的发展方向,还能修正我国过多关注国外艺术而忽视了民族舞蹈的现状,是一种实现对内对外发展双赢局面的方法[26]。

在采茶戏与体育健身这一研究版块中,王丹为采茶戏应用于体育健身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一,戏曲的表演方式完美诠释了“健力美”三字,从体育学的角度看能高度锻炼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调;第二,该运动能通过活动身体疏通经络,达到美容养生的效果[27]。王敏和张涛涛就采茶戏健身操的创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两个方面的研究:王敏从该戏曲健身操实行的先决条件——素质教育入手,认为可以将互动和社交属性丰沛的采茶操依照科学运动的规律加入到素质教育课程中[28];而张涛涛强调关注采茶戏文化内容的设计,提出这一健身操的设计不仅要在动作上吸引学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内在的文化吸引学生[29];李亚飞对于采茶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则是将研究的视角放在了教育理念上,他提出运用体验式教学,融合采茶戏互动以及社会生活两个属性使得受众方转为导向方,达到促进体育教育和地方戏曲文化双重发展的结果[30]。

在推广采茶戏应用环境方面,郑全丽等学者认为当下采茶戏在传承方面面临着的艺人青黄不接、戏曲本身存在着老旧化等问题,因此需要从社会环境(民俗教育)和生活环境(民俗体育)中汲取养分而传布地方剧种[31];或許是受益于这篇文章的启发,候敬芹和王冬岩学者探索了如何将满族游戏和采茶戏相融合,虽然全文并没有给予详细的方案,但是作者从游戏的角度提出了南方的戏曲和北方的游戏在保持原有个性基础上存在着可融合性的观点。

四、研究对象分类下的采茶戏的传承创新研究

前文说到,采茶戏在其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传播方式不足的困境,因此如何提升它的传承创新有效度成为了当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蒋燮在她的文章中以采茶戏戏班子为对象,就戏班运行的机制、人员经济收入和地理分布为我们大致描绘了这些剧团的生存现状,从她的研究中可以得出关注戏班生存状况对于保护传统戏曲的必要性;黄东阳的研究更关注如何利用网络以及数字化这一技术来搜集完整资料,建立数据库,达到实现研究对象静态和活态的保存,扩大它传播途径的目的;王婷和徐灵的观点是实现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的创新,需要加强赛事和文化动员的宣传,培养发展年轻的受众对象,加强本地文化和其他外地文化的交流[32]。关于内容创新、桂美娜、苏婕等学者从文化产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当下采茶戏非遗传承模式优缺点,提出要通过融入新的审美元素来建设地方文化品牌的观点[33];关于实现采茶戏的传承和创新,肖玉琴与桂美娜等的观点存在分歧意见:她认为发掘赣南采茶戏文化的草根价值,注重地方艺术和大众艺术的相结合才是实现地方文化发展创新的途径[34];李坚的专著对于赣南采茶戏十三个戏班目前的人员情况和剧目汇编作了详细的整理[35],但是并没有关注到民间采茶戏戏班的生存境况上。

五、对近十年采茶戏研究的思考

从目前采茶戏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首先,该项研究的采集工作进入尾声;其次,对于该领域内的学术问题,研究者们更多关注于采茶戏的音乐研究和应用研究;最后,如何实现创新是未来该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采茶戏在传承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也表明了现有的研究工作需要对于民俗文化和民间载体同时给予关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采茶戏研究的进度,另一方面研究者关注民间团体和非遗创新能为采茶戏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应在加强民俗视角的应用、关注表演群体和扩大采茶戏受众面三方面进行新的研究工作。

(一)用民俗的视角关注采茶戏

对于采茶戏文化的研究,现阶段的主要学术成果仍旧集中在采茶戏的音乐文化和艺术文化研究,其他研究范式相对较少。本文认为该领域应更多地被赋予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从多学科的角度去阐释采茶戏文化。赣南采茶戏生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它是民间小戏的一种。而民间小戏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民间小戏的研究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民间本身,回归到生活世界[36],其民俗的属性决定了只有将它放入民间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完整的风貌。因此,未来对于赣南采茶戏的研究,根植于民间生活的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是十分值得借鉴的研究方式,它对于如何阐释赣南采茶戏在赣南人民生活世界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关注采茶戏的表演群体

赣南采茶戏的文化载体就是传承表演技艺的 “三脚班”,学者们对于民间三脚班艺人的关注从这一地方戏剧正式进入研究学界的视野到当下有过研究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力度不够。如果现阶段缺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足够关注,势必会对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研究带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此外,丁罗男教授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呼吁戏剧研究的时候应突破纯文学的文本研究,关注当下,关注演出[37]。因此,赣南采茶戏的研究不应仅仅只停留在对于“三脚班”源流考和表演形式的记叙分析,密切关注这一民间组织的生存状况,找寻它持久以往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方式,是解决当下赣南采茶戏在传播中缺乏营养土壤的重要手段。

(三)扩大采茶戏的受众对象

采茶戏的受众对象,这里应理解为采茶戏的受众对象不仅仅是观赏的人,还有电视新闻报纸等现代多媒体。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在当今的文化环境中生存土壤被挤压,一方面是由于外来文化冲击占据本土文化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文地理因素的不同而导致的文化理解力不同,开拓采茶戏新的受众对象也是当下提升发展采茶戏的重要方面。

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认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译介主体的培养、合作模式的特色性、译介内容的针对性、译介受众定为的准确性和译介途径的多样性[38]。就如今的赣南采茶戏的“走出去”而言,不论是走出赣南,还是走向世界,立足于传播对象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与此相对应的,赣南采茶戏不仅要培养相应的传承人才,还应该培养更多的译介内容型人才和译介途径人才,将赣南采茶戏的文化做到不失本味,且更能为其他地区的人所更能接受的文化,找回自己生存的土壤。

结语

本文在研究分类的基础上对近十年的文献进行综述,所选去的梳理对象是2009年至2019年这十年间发表于中国知网期刊文献和相关书籍,在文献筛选过程中,除去文献内容不足和阐述不够清楚的文献后,得出与本论文研究相关文献三十八篇。根据文献研究方向的不同,大致将梳理对象分为了采茶戏艺术研究以及母题研究、传承创新研究、应用研究、对比研究,并在梳理后得出如下结果:

近十年采茶戏的研究总的状况是以艺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传承创新研究并重,相比于2009年前的研究,近十年研究的总体趋势是表演研究的趋势大幅下降,这反映着采茶戏研究的任务正从抢救走向了开发和保护。新时期对赣南采茶戏研究对源流问题解释得更为清楚,采茶戏艺术特色研究相比十年前的研究相比也有了更多的突破口,在创新研究视角上引入了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学和西方哲学视角来解释采茶戏,采茶戏可被解释的范围越来越大。采茶戏的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比重越来越大,且应用和创新的方向多为高校教学内容的融合。但该研究方法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于民间文献的资料的搜集有限,得到的梳理结果并不完善。依照目前文献发表的数量可见,赣南采茶戏的研究工作是不断前进的,但对于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研究目前仍然存在问题是对于赣南采茶戏艺术文化载体的三脚班关注比较少,即便有了关注和研究也只是對于戏班现状的描述,没有将戏班的作为一个正式的民间组织去考察其相关的组织结构和内外部环境,长此以往对于赣南采茶戏艺术的人文特色的创新传承与发展是不利的,未来需要对采茶戏戏班进行更为密切的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5):4.

[2] 徐凤英.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3]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133-136.

[4] 张佩莺,钟海林.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7(02):42-44.

[5] 李红竹.客家采茶戏音乐的特征及功能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10):113.

[6] 逯克刚.采茶戏音乐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2):303-304.

[7] 史芳芳,吴恙君.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探索——评《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21.

[8]黄玉英,沈丹.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特征[J].地方文化研究,2016(6):13-19.

[9] 王沥沥.赣南采茶戏曲调来源的丰富性及其文化学解释[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50-54.

[10]王伽娜.从黑格尔美学观看赣南采茶戏杂调[J].艺术探索,2014,28(02):72-76.

[11] 吴卫洁.客家采茶戏音韵研究[J].文艺评论,2015(03):150-153.

[12]刘三强.我国民间采茶音乐的乐理分析[J].福建茶叶,2018,40(7):375-376.

[13] 朱杰.采茶戏音乐的传播与交流[J].福建茶叶,2018,40(01):242-243.

[14] 万建中.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J].民族艺术,2018(05):25-30.

[15]向晓云.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特征研究[J].戏剧之家,2018(19):54.

[16] 谢海健.赣南名额与采茶曲牌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8.

[17]卢致苑. 赣南采茶戏旦角唱腔艺术[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7.

[18] 黄文华.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的审美价值[J].中国戏剧,2009(09):44-45.

[19] 王静波.赣南采茶戏——赣南客家人生活与情感的艺术载体[J].中国艺术时空,2018(06):66-74.

[20] 曹云南.谈我国采茶戏的文化内涵[J].福建茶叶,2015,37(06):190-192.

[21] 杨菊.试论赣南采茶戏的美学品格[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06):117-120.

[22] 吴国辉.赣南采茶戏服饰文化研究[J].内蒙古艺术,2018(01):57-59.

[23] 朱黎明.江西采茶戏的起源与流派[J].农业考古,2011(05):201-212;218.

[24] 黄玉英,龚文瑞.民国以来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转型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2014(06):47-58.

[25] 卢涛,吴婷,屈红梅.赣南采茶歌舞进入艺术职业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影剧新作,2014(03):62-65.

[26] 曾菲菲.采茶戲对舞蹈艺术发展的作用与价值[J].福建茶叶,2018,40(06):91.

[27] 王丹.采茶戏在体育健身操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0):237-238.

[28] 张涛涛.采茶健身操创编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2):215-216.

[29] 王敏.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2):251-252.

[30] 李亚飞.浅谈采茶戏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J].福建茶叶,2016,38(10):396-397.

[31] 郑全丽,王璟,吴玉华.民俗体育项目赣南采茶戏推广路径探讨[J].福建茶叶,2018,40(09):267-268.

[32] 王婷,徐灵.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创新[J].农业考古,2009(03):181-183.

[33] 桂美娜,苏婕,吴林,刘文韬,陈亚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其可行性发展研究——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市场周刊,2019(03):53-54.

[34] 肖玉琴.现代商业语境中民间文化的脱困之路——以赣南客家采茶戏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02):12-16.

[35] 李坚. 江西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2.

[36] 黄旭涛.近20年中国民间小戏研究取向的评价与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03):243-244.

[37] 汤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戏剧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戏剧艺术,2019(01): 160.

[38] 朱斌.传播学视角下中国戏剧“走出去”的反思与启示——以《牡丹亭》英译为例[J].四川戏剧,2019(06):91.

刘敏帅  黄清喜

赣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