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合作与多元对话:西岸蓬皮杜展陈项目新模式

2020-06-08岳妍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蓬皮杜国际化博物馆

岳妍

2019年11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徐汇区区长方世忠一同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揭幕,从塞纳河到黄浦江,中法两国的博物馆合作事业开始了新的航程。这次合作不仅意味着世界知名艺术机构进驻中国,其具体合作内容及现实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艺术博物馆与国际化

1.艺术博物馆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国际化”一词,最早使用在政治、法律领域当中。1此后,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在经济领域更为人所熟知,意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业交换和产品流通。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可以被概括为一个艺术类博物馆与本国以外的艺术机构进行的、以馆内资源为核心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秩序趋向稳定,经济逐渐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国家的艺术机构纷纷开始将自身的关注和艺术活动由国内转向国际,借此推广各国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仅以法国为例,1959年举办“十三位西班牙现代画家展”、1960年展出威尼斯双年展英国获奖者的作品、1964年推出“当代阿尔及利亚画家展”,即是该国在艺术领域国际化发展的早期尝试。2在引入作品的同时,法国还将能够代表本国艺术文化精髓的重要作品向外输出:1963年1月至3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和纽约展出;1964年4月至6月,《断臂的维纳斯》在日本东京和京都展出。这两次输出,是法国文化国际化推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笔:在华盛顿,参观《蒙娜丽莎》的人数为六十七万四千,在纽约,参观人数突破一百万;3而《断臂的维纳斯》在东京和京都两地也分别吸引到八十三万余人和八十九万余人参观。4

纵观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活动,如果将馆内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可归纳成以下五种基本形式:

(1)藏品的借出/借入。这是艺术博物馆国际化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事实上,世界绝大多数艺术博物馆都会借助自身某些藏品的声望,而实现一定数量的国际化合作。《蒙娜丽莎》和《断臂的维纳斯》的展出即是此类活动的典型代表;

(2)国际巡展。这是目前艺术博物馆国际化活动中最常见的,可被看作博物馆大量藏品的集中输出或输入;

(3)策展能力的输出/输入。随着世界各地新兴艺术博物馆的崛起,这类活动在目前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经验的策展人会时常参与和其所属博物馆相关、甚至不相关的展览策划,另一方面,新的艺术博物馆也非常需要借重资深策展人的能力,以保证展览的成功;

(4)博物馆建设能力的输出/输入。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运营模式的博物馆可以向外输出与博物馆的建设相关联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以及藏品修复的相关技术,而在此方面相对缺乏的博物馆将会从这类能力的国际化交流中获得极大进步;

(5)研究能力的输出/输入。这是无形资源国际化活动中较为不常见的一类。但国外某些博物馆从业人员曾预测,“研究型博物馆”的时代即将到来,在对未来博物馆的展望中,已经将研究提升到与收藏和艺术创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5

2.上海艺术类博物馆的国际化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类博物馆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至2013年,全国公立艺术类博物馆的数量已经达到近300个,其中建筑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的有6个,一万至三万平方米的有20个,这些博物馆大多成立于2000年之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6如果进一步将视线集中,会发现在如此迅猛的势头之上,上海更体现出一番盛景:至2018年,上海的美术馆数量已经达到89家,全年共举办展览数量为992场,共接待观众677万人次,为上海地区的各界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生活。7

伴随着博物馆的兴盛,上海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合作也日渐增多,作者曾统计过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且致力于现当代艺术收藏和推广的艺术博物馆如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上海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通过统计这些艺术博物馆从2016年至今的39次国际化活动,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1)合作内容单一。在统计的这些博物馆国际化活动中,以国外艺术家个展或者说有形资源的输入为主要形式,如余德耀美术馆主办的《唐娜·胡安卡: 细胞回响》,油罐艺术中心主办的《有时候你会想,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宇宙中,誰在梦到谁?》等;而涉及展览的制作、藏品的管理,衍生品的开发,以及人员的管理等所有以博物馆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无形资源输入的相对较少。在展览之外,安排讲座的为19次,占合作总数的50%,包括龙美术馆主办的《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等,而涉及更深入交流的工作坊,仅为8次,占合作总数的21%;

(2)合作时间较短。这些国际合作的持续时间都十分有限,最长的为《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展出时间为四个多月,最短的为《安迪·沃霍尔:影子》,其他展览的持续时间大多都在1-3个月间。

客观地说,目前上海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合作的成效非常明显。这类活动带来了许多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让·努维尔、路易丝·布尔乔亚、伊东丰雄、安迪·沃霍尔,使得上海乃至中国的观众能够有近距离地欣赏的机会,丰富人民群众的艺术生活,并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同时,通过频繁的国际合作,上海的艺术博物馆将迅速建立声望,被其他国家的同行关注。但是,这类活动对于上海的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则需要仔细推敲,结合前文提到的五类国际化活动,可以看出,上海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活动仍然偏向于有形资源的输入,对于无形资源着墨不足,而无形资源所涉及的,如展览的策划与实施、藏品的选择与管理、博物馆整体建设,以及衍生品开发等方面,才是艺术博物馆是否能够长期经营的关键因素。假如上海的艺术博物馆在引入无形资源方面有所忽视,则很难不产生“授人以鱼”的遗憾。

那么,西岸蓬皮杜五年展陈项目与之前的国际合作模式有何区别,这一项目的落地将会为上海、甚至于中国的艺术生态带来什么?

西岸蓬皮杜项目的新模式

1.蓬皮杜中心的中国情结

蓬皮杜中心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逾十二万件作品的收藏极具前瞻性和国际化眼光。从馆内第一件中国艺术品收藏—刘海粟于1931年创作的《卢森堡公园之雪》起,该中心从未停止对于中国艺术作品的收藏,其收藏名单上囊括了潘玉良、刘海粟、张大千、常书鸿、徐悲鸿、赵无极、陈树人、张善孖、黄永砯等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最富盛名的艺术家。在进入21世纪之后,蓬皮杜中心的中国艺术品收藏更是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自2002年到2018年,蓬皮杜中心共收入161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2017年一年该中心收入的中国作品,其数量甚至超过了英国。8这些收藏扩大了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创作的认识,也体现了蓬皮杜中心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态度和认知。

2.多元对话的合作新模式

此次西岸蓬皮杜五年展陈项目,可谓是一次该中心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体输出,与上海艺术博物馆此前的国际化活动有巨大的差别。正如蓬皮杜中心国际部负责人在与作者访谈中所说:“蓬皮杜中心和上海的合作将是非常广泛的,这是我们目前进行的项目中最大的一个。因为蓬皮杜中心将参与(项目实施的)几乎所有领域,这完全是一次专业能力的输送和专业知识的传递。”

(1)有形资源的输出。以目前举办的两个展览为例,“时间的形态”集合了来自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重磅作品,其作者不乏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毕加索、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波洛克、马塞尔·杜尚以及赵无极、张洹、丁乙、蔡国强、李永斌等;“观察”则为上海观众带来了十五位艺术家的新媒体创作。这两个展览分别代表了蓬皮杜中心收藏中的经典和前沿,其中很多作品甚至是首次在中国展出。此外,蓬皮杜中心将在五年里,在西岸美术馆展开三个为期不少于18个月的常设展和约十个为期半年的特展,这在蓬皮杜中心的海外合作历程中是绝无仅有的,假如与该中心此前在西班牙马拉加进行的合作项目相比,无论是藏品输出的数量、范围、时长、规模,都是一次极为可观的增长。9

(2)无形资源的輸出。在藏品、展览的输出之外,西岸蓬皮杜项目中,无形资源的输出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一面。未来五年里,蓬皮杜中心将会向上海输出各专业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双方除了共同策划展览,还将基于上海本地艺术文化生态,组织一系列公共文化艺术项目以及互访、培训等交流活动。蓬皮杜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参与西岸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将自身经验与上海的文化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帮助该项目真真实实地在中国的土壤中发展。该中心国际部负责人曾指出,“我们努力让这一项目计划能更好地与上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一开始就能嵌入当地的文化网络中,更好地吸引当地的观众”“我们的想法是,将我们的专业技能与我们的合作方共享,以便他们能够继续建立他们自己的发展项目”这种多元化将同样会在上海重现。乃至于文化活动规划的多元化,以及与博物馆运营相关的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多元化,从最为具象的到最为抽象的,都会在上海呈现。”10

合作的战略意义与前景

1.助推中国现当代艺术国际传播

在首个五年展陈合作期间,蓬皮杜中心将更换常设展的藏品三次,并在一年中举办两到三个临时展,由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划各类项目、共同选题,深度挖掘全球化语境中当下热议的艺术话题。项目运营过程中,蓬皮杜中心会将注意力投入到当地的艺术环境,展览空间中也会有一个位置优先留给中国艺术家。11“我们不是来当法国艺术风格代言人的,这一次,我们希望融入当地的艺术文化生态,成为新一代上海人”。呼应这一运营理念,首个常设展《时间的形态》和特展《观察》选择的藏品的确具备独树一格的艺术价值,且注重对学术史的梳理和多元文化语境的呈现,为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提供解读经典佳作的视角。

此外,在这次合作中,蓬皮杜中心作为推广中国新兴艺术资源的平台,将促成更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进入蓬皮杜中心及其他世界重要博物馆的馆藏体系中,凭借自身的国际声望,扩大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正如上海市徐汇区区长、上海西岸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方世忠所说:“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的合作不是单向的文化交流和展示,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光谱中的张力和独特性”,“借此合作契机激发和集聚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创造和想象的能量;为上海这座城市提供更为多元,更具未来视野的案例。”蓬皮杜中心方也表示:这次合作对于蓬皮杜中心而言,是向巴黎展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机会,中国的艺术创作将在蓬皮杜的馆藏中有更好的展现。蓬皮杜中心也将以此为契机,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展开深入研究。12

2.增强本土艺术博物馆运营能力

法国蓬皮杜中心拥有全欧洲最丰富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在全球同类型馆藏的场馆中规模最大。同时,蓬皮杜中心也有着成熟的运营经验。专业管理运营能力是博物馆能持续发展的关键。博物馆的运营,即意味着馆内协助展览的呈现、观众的接待、设计年轻群众的活动、媒体活动的所有职业,是相当广泛的。

“蓬皮杜中心本身就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有着相当多元化的收藏,不仅是美术作品,还有建筑、电影、舞台艺术等,这种多元化都将在上海重现。文化活动规划的多元化,以及与博物馆运营相关的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多元化,从最为具象的到最为抽象的,都会通过此次合作带到上海。”13上海西岸与蓬皮杜的合作,能够改善本土博物馆运营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促进协调本土博物馆的资源利用以实施相关的策略,有助于扩展和增强本土博物馆运营的能力维度。合作项目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经验对中国的艺术博物馆来说是一次对标式的学习机会,为今后更广范围的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内容积累和实践支撑。这次合作体现出上海市在艺术类文化机构管理上的前瞻性。蓬皮杜中心在博物馆管理及展览策划方面的成熟经验及专业知识,将为上海的艺术机构运营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活力。

3.提升上海城市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也是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利器”。纽约、巴黎、伦敦等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皆以文化而闻名于世。上海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融最直接和集中的地方,在融合与创新人类文明的新历程中,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创造了多元统一的“海派文化”。可以说,文化始终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2035总体规划的战略思考”报告中,上海提出建设全球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选择和国家定位,文化被放在了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这一愿景,文化品牌建设成为上海城市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方向。

徐汇区是上海的文化大区,也是上海中西文化交汇地和海派文化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文脉资源丰富。位于徐汇的上海西岸曾是集聚“铁、煤、砂、油”的大工业厂区,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正启动实施“西岸计划”,致力于打造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与世界对话的文化大平台和文化新地标,构建“文化创意、人工智能、创新金融互为支撑的复合型架构”,在西岸集团的打造下,通过十年的发展,这个昔日的工业区变成了黄浦江上的“文化走廊”,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场馆集群,包括以煤炭码头为原型改造的龙美术馆,以麦道机库为蓝本改造的余德耀美术馆、以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为基础改造的西岸艺术中心等,14随着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西岸给新十年定下一个新目标—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等世界知名滨水区,启动关于产业、艺术、生活三项有迭代意义的规划建设,15逐步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上海西岸与蓬皮杜中心的本次战略合作,不仅意味着国际一流的艺术博物馆品牌—法兰西的文化名片将长时间地驻留上海,也推进了中国本土文化品牌的向外输送,标志着上海向全球艺术中心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成为后续多阶段上海与国际顶尖艺术机构合作的重要动力,对上海作为国际化文化大都市走向世界的舞台,以及城市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总结

本次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项目,开启了艺术博物馆多元国际化的合作新模式,将促进中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以及中外文化机构之间的对话。蓬皮杜中心在于现当代艺术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国际化发展的丰富经验,有助于上海乃至中国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同时达到国际水平的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意味着上海向世界打开艺术大门,建构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海外传播渠道。

[ 英]杰里米·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 商务印书馆,2009.07.

[法]布里吉特·吉拉迪. 博物馆的重塑[M]. 第戎:真实出版社, 2014:59.

[美]赫尔曼·莱博维奇. 蒙娜·丽莎的护送者:安德烈·马尔罗与法国文化再创造[M]. 纽约: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1999:20.

见法国国家博物馆文献第4CC49号记录。

[法]凯瑟琳·格雷尼尔. 博物馆的终结[M]. 巴黎:视觉出版社, 2012.

邵菁菁. 对于我国公共美术馆建设发展现状的思考[J]. 中国美术馆,2014(4)53-54

李婷. 大数据看2018年度上海美术馆运营:旺季平均每天有四场展览开幕[N]. 文汇报,2019年1月15日报道。

见蓬皮杜中心官网[EB/OL]. https://collection.centrepompidou.fr/#/artworks?layout=grid&page=0&filters=nationality:chinoise

[法]马加利·莱索万杰. 移动的蓬皮杜项目已结束[J]. Exponaute, 2013(5)(17).

来自蓬皮杜中心负责人与作者访谈内容。

出自2017年9月作者与蓬皮杜中心相关负责人访谈。

见法国《回声报》(《Les Echos》)2017年7月20日报道《蓬皮杜中心进驻中国的第一步》[EB/OL]. https://www.lesechos.fr/industrie-services/services-conseils/030454542330-premiere-etape-vers-un-centre-pompidou-a-shanghai-2103174.php

出自2017年9月作者与蓬皮杜中心负责人访谈内容。

2019年11月6日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在2019全球艺术馆高峰会议上的主旨演讲。

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5/nw15343/u21aw1396105.html?date=2019-07-31

猜你喜欢

蓬皮杜国际化博物馆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博物馆
艺术的个性表达
活动预告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标新立异的巴黎“色彩”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霓幻蓬皮杜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