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防治马铃薯粉痂病试验

2020-06-08王珊珊张爱香刘会清袁进成李长青

关键词:枯草芽孢防治效果

王珊珊,张爱香,刘会清,袁进成,李长青

(1.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生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 农林科技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016年已经超出6.67×106hm2,居世界领先地位。张家口市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具备马铃薯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几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已经逐步成为张家口市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块茎类作物,土传病害不仅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还直接影响块茎的品质和商品性[1-2]。马铃薯粉痂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虽然不影响食用,但薯块外观变劣,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3]。该病目前还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太理想,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4]。因此,本文探讨利用拮抗微生物来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对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是一类好氧内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在土壤和植物的表面普遍存在,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对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病原菌的范围很广,包括根部病害、枝干病害、叶片、花部病害和收获后果品病害[6]。粉红粘帚霉属(Gliodadium)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抗菌、溶解、竞争和寄生作用,对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7],是一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8]。

本研究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与麦麸混合后,给供试马铃薯种薯薯块儿包衣,收获后测产并调查大、小薯个数比例及粉痂病的病情指数,来确定该复配制剂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及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目的是寻找切实可行的马铃薯粉痂病的生物防治措施,为马铃薯的良好生长发育提供技术支持。对于防治马铃薯粉痂病、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马铃薯种薯:来源于沽源县2018年发生粉痂病的马铃薯薯块儿,品种为“夏波蒂”脱毒一代薯;

枯草芽孢杆菌(菌1010cfu/g):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提供;

粉红粘帚霉(菌108cfu/g):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提供。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9年4月-2019年10月

试验地点: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教学农场

1.3 试验方法

1.3.1 种薯处理、拌菌播种

2019年5月1日将马铃薯种薯切块,保证每块携带1~2个种芽;分别按浓度为104、105、106cfu/g称取粉红粘帚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07cfu/g,并将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菌种复配,每g菌种加入到100 g麦麸中混匀,加水达到饱和(手握滴水不流水),25 ℃发酵24 h。

以不添加生防菌为对照(CK),以枯草芽孢杆菌107cfu/g基质+粉红粘帚霉104cfu/g基质、枯草芽孢杆菌107cfu/g基质+粉红粘帚霉105cfu/g基质、枯草芽孢杆菌107cfu/g基质+粉红粘帚霉106cfu/g基质为药剂处理。

2019年5月2日将马铃薯块茎与生防菌混合,让所有带菌麦麸沾到马铃薯块茎上,进行播种,共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0 m2。

1.3.2 田间管理

2019年5月中旬调查出苗情况,计算出苗率并进行培土,同时除草、浇水。2019年6月中旬开花期再进行1次培土并除草、浇水。

1.3.3 收获调查

2019年9月进行马铃薯收获,每5人一组分别负责收获、计数及记录数据等。对马铃薯大(150 g以上)、小薯(150 g以下)的个数,马铃薯大、小薯的产量以及马铃薯粉痂病病薯分级(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的5%及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的6%~10%;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的11%~25%;4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的26%~5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的51%~75%;6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的76%~100%),进行计数、调查、记录。

1.4 试验测定项目

(1)出苗期观测:出苗率;

(2)收获期观测:块茎数;大、小薯数;大、小薯产量;马铃薯疮痂病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各级块茎数×该病级代表值)/(调查总块茎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表1)

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出苗株数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得F=3.3850.05,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不会降低马铃薯出苗率。

2.2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大薯个数的影响(表2)

表2 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大薯个数的影响(方差分析)

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大薯个数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得F=.1630.05,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大薯个数没有影响。

2.3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小薯个数的影响(表3)

表3 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小薯个数的影响(方差分析)

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小薯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得F=2.3790.05,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小薯个数没有影响。

2.4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大薯产量的影响(表4)

表4 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大薯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

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大薯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得F=.4930.05,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大薯产量没有影响。

2.5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小薯产量的影响(表5)

表5 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小薯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

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小薯产量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得F=.5980.05,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小薯产量没有影响。

2.6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粉痂病病情指数的影响(表6)

表6 马铃薯粉痂病的病情指数(方差分析)

根据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粉痂病病情指数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得F=28.637>F0.05(3,8)=4.07,故P<0.05,则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粉痂病的病情指数有防治效果。

2.7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粉痂病各处理之间病情指数的影响(表7)

表7 马铃薯粉痂病各处理之间的病情指数(方差分析)

根据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粉痂病病情指数的影响进行两两处理之间的分析,浓度107+104、浓度107+106、浓度107+105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浓度107+104、浓度107+106与浓度107+105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与粉红粘帚霉复配对马铃薯粉痂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以低浓度107+104为宜。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的不同浓度为试验处理,通过与不添加任何生防菌的种薯进行对照。结果表明:

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不影响马铃薯的出苗率,对马铃薯的大薯、小薯产量及个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负面影响。对马铃薯粉痂病病情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因此马铃薯种薯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对马铃薯粉痂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以枯草芽孢杆菌107与粉红粘帚霉104复配为宜,推荐在生产中应用。

3.2 讨论

目前生产上应用枯草芽孢杆菌也用于防治黄瓜枯萎病,并且具有明显防治效果,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以用于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其中高浓度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均表现最好且稳定,并且高浓度枯草芽孢杆菌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低浓度枯草芽孢杆菌的处理。该菌在黄瓜、辣椒、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显出很好的病害防治效果[9]。在本次试验中用到的高浓度枯草芽孢杆菌+粉红粘帚霉,其防治效果和增产率均高于低浓度,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否与种植过程中菌剂用量过多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本次试验中,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粉红粘帚霉复配菌剂的不同浓度为试验处理,通过与不添加任何生防菌的种薯进行对照,低浓度和中浓度处理的出苗情况比较理想,与对照的出苗率大于90%,而高浓度的出苗率没有对照的高,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否是因为在混合生防菌过程中影响到马铃薯侧芽的正常生长而导致的,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枯草芽孢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岁末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
北方树的性格(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