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问题与路径优化

2020-06-06刘岚黄和猛

新经济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自贸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

刘岚 黄和猛

【摘  要】随着湖北自贸区以及武汉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获批,武汉跨境电商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但高素质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严重不足是其发展的短板。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武汉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方面优化现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式,实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武汉“双区”建设的良性互动,使武汉跨境电商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

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下稳外贸稳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2.7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5万亿元,其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货物贸易。

2020年,传统外贸受到了疫情的较大冲击,4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必须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在已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上,再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说:“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签署,为中国跨境电商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武汉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新一轮的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武汉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镇、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016年8月,湖北入选第三批国家自贸试验区(其中武汉片区70平方公里)。2018年7月,武汉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由此,拥有政策、区位、交通、物流、科教、人文等诸多优势的武汉,随着众多知名跨境电商企业的入驻,其跨境电商发展迎来巨大机遇。但在武汉跨境电商发展环境日趋向好的表象之下,跨境电商企业在发展中都遇到了同一难题——人才短缺。

一、武汉市跨境电商行业分析

(一)武汉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其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与便利的交通运输为其跨境电商提供了良好的物流保障。武汉自贸区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已超过3000家,千人级跨境电商企业已达到数十家。小红书、弗农等一批大型跨境电商企业纷纷落户武汉,特别是2019年以来,随着基本覆盖跨境电商产业链全流程的十大项目签约落户武汉综试区,跨境电商发展十分迅猛。据海关数据显示,武汉2019年跨境电商进出口9.9亿元,增长11.2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海关仅9月份就受理跨境电商B2B出口报关单及清单申报2454票,货值达到1233.5万元。

(二)武汉跨境电商发展机遇

随着湖北自贸区与武汉综试区的相继获批,湖北省自贸区80%以上的跨境电商资源集中在武汉片区,武汉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机遇。为了充分发挥武汉“双区”叠加优势,促进武汉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利好政策。2017年10月,武汉自贸区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支持办法》。2018年11月,湖北省发布《湖北关于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的实施意见》,助推武汉综试区的建设。2019年7月,湖北省又发布了《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建设“三大平台”以及“六大体系”,欲将武汉建成中部跨境电商的创新基地,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武汉。由此,武汉“双区”的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增长明显,截至2019年上半年,仅东湖综保区的跨境电商企业已有近200家。2020年,在自贸区挂牌三周年之际,已有86家企业在武汉片区设立“第二总部”,更有多达300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活跃在该区内,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一批知名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对接项目。

(三)武汉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挑战

分析当前制约武汉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因素,现有文献研究以及相关媒体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双区”的相关政策对接不够、头雁型跨境电商企业匮乏、存在支付和信息安全问题、跨境电商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等。其中,跨境电商人才数量、质量与武汉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武汉市4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发放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后,对人才供给问题的统计结果整理见表1。

在跨境电商这条新赛道上,比拼的一定是人才。武汉作为全国高校数量位居前列的城市,每年都有一大批人才走出高校,但跨境电商方面的专业人才却太少。当前新型的外贸人才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除了需要掌握外贸基本知识与操作流程、会网络运营管理、熟悉跨境物流与供应链的架构与管理外,还包括至少会一到两门外语。尤其是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企业规模较小,往往是一名员工集几个岗位于一身,企业更需要能够贯通各个领域的“理论+实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武汉市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状况

由于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相关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为解决人才缺口,顺应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2020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设的51个专业之一。

(一)武汉市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湖北是高等教育的大省,其中武汉市的高等院校数量达到80余所,在校生人数近120万,每年向外输送大量人才,是中部城市人才培养的动力泵。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目前武汉市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专业为主,其他则包括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专业。2016年12月,湖北省的25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起组建了应用型高等學校联盟,其中武汉有16所。经过统计,近三年这16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每年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数量呈递增趋势,但均不超4100人(见表2)。

(二)武汉市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跨境电商的专业设置数量不够,大多还是以传统贸易专业为主。目前仅武汉学院开设了跨境电商专业,很多院校都是在相关专业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一至两门跨境电商课程,其专业核心课程还是以传统贸易为主,并没有形成跨境电商能力培养的完整课程体系① 。将开设跨境电商专业与包含跨境电商方向的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国贸与国际商务的相关知识以及一定的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学生跨境电商能力的培养更全面。而包含跨境电商方向的相关专业,其课程设置更加偏向传统的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跨境电商方面的能力培养略显不足。

其次,跨境电商教学方法较陈旧、教材相对匮乏。目前,很多学校跨境电商的教学方法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的关注点是如何将知识点很好地讲出来,对学生能否有效接收知识的关注度不够。而且,老师久居学校,自身缺乏实战经验,实践操作仅仅依赖于模拟软件,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难以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能力。此外,跨境电商作为近年来的一门新兴课程,目前对跨境电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市场上教材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学生,教材内容整体上也是以实务为主,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差距,其培养的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武汉“自贸区+综试区”建设的互动机制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武汉“自贸区+综试区”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武汉“双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经济区域,其建设离不开各类人才。“双区”建设需要两方面人才:一是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大量从事基础生产、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包括先进的生产制造以及当前发展迅速的跨境电商方面的新型应用人才。武汉高校众多,每年向外输送几千名跨境电商人才,是吸引众多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双区”的重要因素。eBay中国区高层郑长青曾表示,湖北的教育和人才优势,是我们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基础。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环境,有助于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驻,进一步推动“双区”建设。

(二)武汉“自贸区+综试区”建设有助于优化跨境人才培养环境

武汉“双区”建设将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来汉,把武汉建设成跨境电商的人才基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第一,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武汉,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与良好的发展前景。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入驻武汉,能有效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留在武汉,同时也将吸引更多学生填报跨境电商相关专业,为各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源保障。第二,跨境电商企业与湖北高校合作,将更新的实战经验融入教学当中,能进一步提升跨境人才培养质量。eBay在2019年就与20多所湖北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四、创新武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武汉市跨境电商发展与学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有关人才培养的政策,鼓励学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对正在申报跨境电商专业的学校开设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武汉当前薪资待遇一般,就业机会较少,特别对商科类技术壁垒相对低、人员流动性大的专业人才来说,武汉并不是最佳选择。政府应在2017年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新的政策,大力引进优质跨境电商企业,提升武汉市跨境电商的就业环境与薪资水平,拉大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与普通高职毕业生的薪资差距,吸引应用型高端人才留在武汉。

(二)对武汉市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课程改革

首先,在跨境电商专业未获批之前,学校可以对传统贸易学科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电子商务作为教育部认定的一级学科,所含知识广泛,学校应对其进行专业细分。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类似,都注重理论基础培养,在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上有较大差别,需对二者课程进行改革,精简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结合市场需求,添加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强化跨境电商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其次,改革培养方式,形成跨境电商重点课程的系列培养方案。在传统相关专业基础上,增设跨境电商专业的双学位,面对学生开展跨境电商系列的课程教学,主修传统贸易专业,辅修跨境电商专业,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全面的跨境电商人才。最后,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制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除了通过参与跨境电商学术交流或高峰论坛,了解跨境电商的最新理论知识、掌握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前往企业学习,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增强老师的实践能力。如为了适应长三角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江西省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的双师班教师就前往赢享汇电子商务公司交流学习,为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跨境电商企业每年都会有很多关于人才培养的项目,如eBay的“E青春”等,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企业与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如2019年作为武汉最大的跨境电商企业弗睿与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合作,成立了弗睿跨境电商学院,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六大项目,解决课程设置与行业的匹配度不高、老师对跨境电商实践不足、学生的跨境电商专业技能不强等问题,为高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企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以弗睿与华夏理工学院的合作模式为样板,鼓励更多有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走进校园,选择与本企业经营产品有关联性的院校开展合作,在现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加以创新,使之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相契合,有针对性地定向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崇辉,张乐,苏为华.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J].调研世界,2020(7):12-17.

[2] 倪名扬.“一带一路”背景下温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析[J].生产力研究,2020(6):110-113.

[3] 褚翔.湖北自貿区的发展趋势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消费导刊,2019(47):137.

[4] 白晓花.“自贸区+综试区”叠加优势下武汉市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挑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20(5):24-27.

[5] 刘永刚,季秀杰.地方财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9(35):81-83.

[6] 周静言.应用型本科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跨境电商方向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8:125-130.

(作者刘岚系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黄和猛系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本文为2018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湖北自贸区建设的思考”(项目编号201824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自贸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
福州平潭自贸区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