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伤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2020-06-06张允烨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骨伤科置换术机体

张允烨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200)

骨伤科手术后,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非常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恢复十分不利。对临床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低,提高了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让患者肢体在有效时间内较好恢复。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对患者整体情况的考量,改善了常规治疗思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变了患者在院期间的整体情况,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投入到本次研究中,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5∶15,平均年龄为(68.85±6.62)岁,包括股骨头置换术16例,髋关节置换术19例,股骨干骨折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8,平均年龄为(69.71±6.25)岁,包括股骨头置换术21例,髋关节置换术9例,股骨干骨折10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符合比较条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西医治疗:手术后第二天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生产厂商: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批准文号:注册证号BH20050276)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剂量控制在100单位/kg,一天2次。同时结合CPM、气压等治疗方式,保障踝泵等收缩、舒张效果,并加强患者的功能训练等。

1.2.2 观察组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保留上组治疗操作,再为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方剂为:穿山甲9 g、瓜蒌根9 g、当归9 g、桃仁9 g、大黄9 g。如果患者属于湿热型,要添加金银花9 g、蒲公英9 g、紫花地丁9 g、白花蛇舌草9 g、苍术9 g,以达到活血通络、清热利湿的目的。如果患者属于血淤型,要增加丹参30 g、三七粉6 g、紫草9 g、没药9 g、水蛭9 g、川牛膝9 g、乳香9 g,帮助患者活血化瘀,改善机体持续性胀痛等情况。如果患者属于脾虚水湿型,要增加党参15 g、泽兰15 g、薏苡仁15 g、木瓜15 g、白术15 g、茯苓15 g、防己15 g,改善患者全身无力、提高渗湿利水效果。中药汤剂熬制时间不能少于30 min,每天一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凝血功能。主要针对PLT、APTT、TT、PT 4项指标进行观察,详细记录并比较。观察患者出现血栓的例数,详细记录并生成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血液指标

治疗后,参照组的凝血功能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凝血功能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2.2 比较两组出现血栓的情况

治疗后,参照组出现血栓的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出现血栓的情况对比[n(%)]Tab.2 Comparison of thromb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骨伤科手术后患者机体较脆弱,如果长期卧床不动,非常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增加治疗难度,减慢患者恢复速度[1]。临床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健康速率,减轻了患者的机体疼痛度,在短时间内消除了患者机体的水肿等不良情况[2]。

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西医治疗对血管进行了扩张,中医治疗发挥了“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的作用,针对血淤型、脾虚水湿型等类型的患者进行了有效调理,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血淤型患者会出现水肿、血流速慢的情况,如果在汤剂中添加川牛膝就可以改善患者排尿情况,起到消肿利尿的作用。如果添加三七粉就能针对患者周身血管进行再次调理,保障机体中的血流速度,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3-4]。中药汤剂进入机体后,能防止“血凝不动”等不良情况,降低患者长期卧床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汤剂中的瓜蒌根对骨伤科手术后患者出现的郁结等情况有非常好的作用,在肌体中能起到消瘀散结、通络止痛等作用,加快肌体排出毒素的速度,降低毒素沉积对肌体的影响,让患者在短时间内生津健骨。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提高了两种治疗药物在机体中的作用力[5-6]。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升了患者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让患者的机体内环境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中,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实用价值[7-8]。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治疗后,参照组的凝血功能显著差于观察组;参照组出现血栓的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高了患者肌体的健康[9-10]。

中西医结合对于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预防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使用[11-12]。

猜你喜欢

骨伤科置换术机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邓俊峰作品选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