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舞相融”课程模式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03陈怡萱

时代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间舞乐舞相融

陈怡萱

一、研究缘起

高校民族民间舞教育始于1954年北京舞蹈学院下设的民间舞系,从此民间舞开始脱离“代表性舞蹈”的定义从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随后,各地各类高校兴建舞蹈系(学院)时,也将民间舞纳入其课程体系,数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已成为高校舞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代表性专业课程。

该课程作为舞蹈训练的核心课程,素材主要来源于各民族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它以汉、藏、蒙、维、朝为主课内容,另辅以其他地区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训练补充,致使该课程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加以锻炼,另一方面以其内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包括地域人文、风俗信仰、审美习惯)滋养着学生的精神文明,最终使学生成为自觉传承、守护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载体。

自1954年至今,民间舞教育已走过66个年头,目前它仍延续着建国以来的传统,注重培养高精尖类人才。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剥离了民间舞自原生之初便有的乐舞相随形态,集中培养肢体表现类人才。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在人才培养上,单一门类纵向深入的培养颇具成效,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学生知识较为单一,导致其他知识结构出现断层。第二在专业学习上,由于长期钻研单一学科门类,不利于学生专业的纵深发展。第三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上,由于知识素养的缺位,导致学生对舞蹈的认知仅停留于动作层面,缺乏对深刻内涵的理解。

笔者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发现这些问题暴露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长期在单一学科的框架中学习,易促使他们将中国民族民间舞片面的理解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纯肢体性运动,忽略了其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意义,使得学生主观的割裂了民间舞蹈与其他学科联动的整体性。

因此,对于学生全面性专业素养的培养来说,如何在保持课堂教学内容主体之上充实课程以新内容,改变单一学科学习的境况就成为目前该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乐舞相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以音乐为切入手段,在课堂中还原民间乐舞相随的形态,即在学习不同民族、地区动态的同时,将对民间乐器的学习纳入进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之中。意即通过这样的课程模式,激发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技能及认知的维度。

众所周知,音乐与舞蹈自诞生之初即是乐舞相随的形态。乐即音乐,是以抽象的形式特点对人们的听觉发生作用。舞即舞蹈,是以具象的表现形式,涵盖时间、空间对人们的视觉、听觉发生作用。我国历史久远且民族众多,但无论是“大传统”的宫廷舞蹈还是“小传统”的民间舞蹈,二者的关系从未疏离,它们共同繁衍升华,伴随着人类延续至今。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不同民族都建立起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节奏风格,这些节奏样式丰富,特点鲜明,虽是为舞蹈动态而服务,但较多地区的节奏本身即可以自成体系,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对于文化的传承应是以肢体表现及旋律音乐二者为共同载体而进行实践的。在具体的民间环境中,民间舞乐舞相融的形式基本分为:载歌载舞、以乐伴舞以及边舞边奏三种。舞蹈中两者的联系日益紧密,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一致性:

(一)功能的同向性

乐舞自誕生之初便具有强烈的实用价值。如周代的“制礼作乐”,即是以乐舞的形式强调阶级区隔、辈分差异等等,统治者以这样的形式缓和教条规定所带来的矛盾激化,使人心悦诚服的接受自己的位置,遵守规则。作为“大传统”影响下的“小传统”,民间舞中不同民族、不同种类的舞蹈在不同场合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价值。例如:海阳秧歌在春节期间具有祭祀祖先的功能,其典型的“齐眉扇”造型通过胸口仰望天空,目光直视上苍,膝盖随鼓点下沉的动态塑造,寓意向祖先表达敬意,实现沟通。此时鼓点节奏为慢走阵节奏型:||冬次次 冬次次冬次一次 匡 大大||,节奏稍慢,庄重肃穆,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它们共同表现出海阳人敬祖尊宗,绳其祖武的儒家风范。

(二)节奏的相和性

在民间舞中,音乐与舞蹈的配合起点是从节奏开始的。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而舞蹈的身体的力度强弱、延伸缩放都与音乐的节奏变化高度契合,音乐的节奏较快时动态的节奏也相应加快,音乐的节奏舒缓时动态的节奏也相应的放慢拉长。因此民间舞风格韵律的形成与节奏息息相关。如傣族象脚鼓舞,象脚鼓的节奏为:||崩巴巴 崩 崩巴巴 崩 崩巴巴 崩巴巴 崩巴巴 崩||,节奏舒缓、安详。人们在西双版纳的树荫下围成圆形,在圆上边走边舞。脚下步伐为勾踢步,一拍一动,重拍向下,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与音乐节奏高度吻合,表现出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特点。

(三)表情的一致性

音乐和舞蹈都是长于表情的艺术。舞蹈提供给观众以具象的形象、直观的情绪,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表现力。音乐以抽象的形式帮助舞蹈渲染氛围,延伸观众的情感想象空间,两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如彝族打歌的笛声诙谐、轻快,男女围成圆形在月下随歌声、乐声踏地起舞,身体转换之间彼此传情达意,将彝族年轻男女热爱生活、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勾勒出来。

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民间舞中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同时诉诸于同一舞种具体功能或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积淀、传承文化之际,二者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乐舞相融”课程模式的价值体现

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为“乐舞相融”课程模式的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它使该课程模式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中充具了以下三方面的价值:

首先即是拓宽了学生技艺边界,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有较为全面的理解,重新激起学生对于民间传统艺术学习的热情。即是在固定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与之相匹配的乐器、打击方式以及典型节奏进行学习,如此一来既拓宽了原有学习内容的边界,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业务技能得到了提升。第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依据所学舞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将所学乐器与舞蹈动态相结和,或可载歌载舞,也可以乐伴舞,又可边舞边奏,使学生对学期所学的民间舞蹈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与体认。如此一来,学生即能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深入的理解并掌握每学期既定学习的民间舞蹈。同时,这样的深入与扩展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综合类高校所普遍存在的另一问题,即中专课程内容与本科内容的相似性。

第二则是加深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1世纪以来,随着全民高学历普及率的提高,专门类人才趋于饱和,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从专一技术技能提高至“一专多能”。即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所学外必得有所拓展,延伸,才能获得更大的就业机会。且从目前招聘市场的人才需求来看,有一定比例的中小学招聘单位在招聘舞蹈教师的同时,亦要求面试者需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即在主课教学之余还能够兼任音乐教师或从事舞蹈与音乐交叉的需要。

由此看来,复合型人才实为时代之大势所趋。而高校本科教育作为精细分科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也应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动特点。只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本科教育是其个人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它对于每个学生后期事业发展乃至人生走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价值。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舞蹈教育的核心课程,也不应只停留于单一学科训练的层面,需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积极联系其他相关学科,以适应具有复合性的应用型人才需要。

第三“乐舞相融”课程模式的提出,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课堂训练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它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本科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补充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民间舞从一开始的代表性课程到独立建系,再从对原生形态民间舞最初的整体学习到“元素教学法”的建立,学院派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始终不断向前发展、创新,每一代民间舞人都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及深湛的建设理念对其进行丰富、充实。时至今日,它已成为世界舞蹈之林中最特立独行的一支。这不仅是老一辈民间舞人对民族、对历史的责任,也是不同時代需求所催生而出的成果显现。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各类人才培养教育的不断更新与变革。对于民间舞这样一个饱含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来说,在“教”与“学”之间需兼顾到“历史”与“未来”两点命题,当然,这也是任何一门传统文化艺术都需坚持贯彻的思维理念。在本文中,笔者所提倡的“乐舞相融”的课程模式即是对该论点的思考所得。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历史”的坚守体现在精化专业学习后对原生形态的回溯,对于其“未来”主题的升华表明在深具时代意义的考量之上。二者相辅相成,珠联璧合,以“乐舞相融”的课程模式为后续中国民族民间舞人才的培养提供研究思路,同时也为当前民间舞本科课堂的训练教学充实以有历史价值、应用价值的补充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民间舞乐舞相融
韩邦奇《苑洛志乐》的思想来源与乐学诉求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心相融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