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工作室的高品质追求与建设

2020-06-03郭志明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南通市研讨名师

郭志明

主持人语

名师工作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成为完整生命的可能,帮助教师从成熟、优秀走向卓越。每个教师的个体成长也许都如“异域之山川”,各有不同的起点和背景,但工作室的整体发展却有着其“同天之风月”,帮助教师成为更好的自我。本期和下期,让我们一起聚焦名师工作室的高品质追求与建设,对名师工作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深入的探讨。

摘要

高品质工作室建设是工作室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应然。这种高品质表现在工作室的发展定位、运作方式、成果品质等各个方面。而工作室的日常呈现就应该不同寻常,不同凡响。只有这样,工作室才能发展得更好,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高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名师工作室建设自然也应应和时代节拍,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那么,高品质名师工作室应该以什么样的样态呈现呢?

一、工作室的发展:站位高远,视域广阔,思想深邃

从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思考和运作名师工作室,使之真正成为教师队伍的精英团队。要努力使名师工作室成为“四有六要团队”。每个团队成员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江苏省南通市刘昕、吴建英、姜树华、王丽、方景融、王笑梅、范永梅、曹群、姜汉荣等一批名师工作室被评为“南通市四有好教师团队”。要努力让工作室团队志存高远。南通市中青年符永平名师工作室这样定位:让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在中国最美的课堂。工作室把每次活动都放在农村学校,引领并带动乡村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升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品质;工作室要努力构建高端引领机制。吴建名师工作室聘请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主编为工作室导师,跳出了学科、学校的小圈子,努力将工作室成员的视野引向高处。李旭东名师工作室聘请全国知名学者周建忠教授为导师,周教授全程关注、指导工作室的发展。工作室在“高人”指点下一路高歌。

二、工作室的灵魂:教学主张富有科学性、哲思性、审美性、高致性

领衔人的教学主张是工作室的灵魂。萧伯纳曾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教学主张的提出必须非常慎重。高品质工作室领衔人的教学主张必须正确、科学,具有一定的哲学高度和审美意义。一是科学性。比如“有意味的形式——语文课堂的审美追求”这一提法,虽然现实意义很强,但就语文学科而言,更应该注重内容和形式并举。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傅贵成提出“有意思、有意趣、有意味”的语文教学,较前者更科学。二是哲思性。有老师提出呈现“通透”的语文教学,从教学的角度讲有一定道理,但要考虑到问题的另一面——语文教学太通透,一览无余了,其曲径通幽、雾敛寒江、雾里看花的意境也就没有了。三是审美性。曹群老师提出“英语诗意课堂”这一教学主张,彰显了英语学科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神往。四是高致性。杨彬老师提出“言意创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超越了语文教学言意共生的常态路径,充满创造与灵动。只有领衔人的教学主张相对完美了,其工作室的发展才能达到崭新的高度。

三、工作室的活动:有创新,有高度,有示范性

工作室既要把常规的活动开展好,又必须尽可能让每次活动有创意,有延展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南通市中青年金丽名师工作室”嬉趣美术”项目展示活动,既有主持人项目设计与进展情况的主题报告,又有项目组成员的研究叙事;既有教师团队项日研究的课堂展示,又有孩子们展示项目成果的现场表演;既有教师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的作品展览,又有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来的世界。整个活动不仅板块众多,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意趣无限,而且突出了儿童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有高度,有创新,给其他工作室以很好的示范。南通市中青年戴继华名师工作室一直倡导“语文真境课堂”,形成了自己的表达体系。但在实践中,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也有困惑,对“语文真境课堂”的走向还有点模糊。为此,工作室设计并举办了“让真教成为课堂常态——首届戴继华语文真境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活动没有停留在课堂展示、评课这样的层面,而是邀请著名特级教师、教研员、导师以及一线名师在课堂展示以后进行研讨。大家对语文教学的“真境”进行探讨,从“欲境、学境、话境、长境”等维度铺衍,义回归“原境”,展望“美境”,既捋清了源头,又疏浚了发展通道,使工作室的发展有了明晰的路径。这次研讨为工作室有深度地开展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工作室的课题:有品位,做扎实,出成果

名师工作室必须有自己的课题,而且是省级以上的立项课题。课题档次决定了工作室研究的品位。南通市中青年许卫兵名师工作室长期致力于小学数学结构化研究,他们的课题“指向整体建构的小学数学简约教学资源建设”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该课题正在积极研究中,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南通市中青年李凤名师工作室有5项课题同时入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团队围绕领衔人的“无痕语文”教学主张,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无痕语文课程实践研究”“初中生学习动力源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指向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本资源开发研究”“基于‘无痕语文理论的初中生写作内生力发展研究”“李凤‘无痕语文教学主张和实践艺术研究”等。“群课题”的研究充分彰显出工作室的教科研实力,结题时的成果“爆棚”会让工作室走上更高的台阶。

五、工作室的运作:打破常规,实现联合,富有张力

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既要着眼本体,扎扎实实,还应放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让成员开拓视野,加速成长。一方面,工作室要积极参加或承办高端研讨活动。崔志钰名师工作室承办全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大赛,姜汉荣名师工作室承办全省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这些都给工作室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工作室要积极开展联合研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同科工作室联合研训、异科工作室跨学科联合研讨、不同学段工作室联合研讨、工作室跨域研讨等。南通市第一中学张晓冰、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范永梅是两个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他们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学研究”,通过课堂展示和成员研讨,探讨智慧校园的优化路径。曾荣、管宏斌、王晓东都是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高中数学特级教师。为了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真正落实,根据新一轮高考方案,3个工作室在通州高级中学联合开展了“基于‘三旧一新的新课堂教学范式构建”研讨活动,通过省一等奖课例展示、模拟教学展示、微报告、导师点评、专家报告等多种形式,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对区域高中教學、高考复习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曹群、张淳两个工作室开展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活动,6个板块——课堂展示、专家点评、校长致辞、沙龙研讨、专家报告和领导讲话,全部围绕衔接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主题非常聚焦,路径分析透彻,问题当场解决。像这种打破常规的联合式研讨,既有深度,也能形成新的视角和路径。

六、工作室的产品:面向一线,指向学生,价值高位

名师工作室集聚了优秀教师,开发教学产品也就成了工作室的重要任务。高品质工作室的教育教学产品源于一线,指向学生,具有较高的价值。南通市中青年潘雪峰名师工作室基于“快乐体育”的理念,针对目前学生体质发展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为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学生开发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有效方案,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张淳名师工作室根据高中学生缺乏高质量的晨读英语美文的实际,绢织团队成员开发分年级的《高中英语晨读美文》供学生使用,学生非常喜欢,获得实实在在的语言滋养。工作室要开发高品质的产品,并且要不断升级。南通市中青年许卫兵名师工作室研究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紧扣“数、形”两个核心,按照“认数主线、图形主线、统计主线”三条线索,于2018年开发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全景图》,描绘出小学数学6个年级从数到形的知识内部结构,形成“整体性建构”,呈现出数学学科的关系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了让该产品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工作室又用一年的时问,对“知识结构”进行完善、调整、补充,于2019年开发出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全景图》2.0版。同时,为让全国更多的小学生获益,团队又借助联盟力量,开发出人教版、冀教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全景图》,为全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资源。

七、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因势而进,生命张扬,抱团成长

共生共长是优质团队的标志,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2019年,南通市中青年陈剑锋、曹群、吴彩霞、方景融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自身不懈进取,晋升为正高级教师,团队成员有的获省基本功竞赛或优课评比一等奖,有的在国内著名论坛讲演,有的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有的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成立于2011年的许卫兵名师工作室秉承共生发展理念,将团队的共同愿景与个人的专业成长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工作室成员两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8人获评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多人获评骨干教师。参加教学竞赛,5人获全国一等奖,14人获江苏省一等奖。工作室先后在10多家省级刊物策划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与行动”“根植于儿童学习的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建模教学”等30多个专辑或专栏,发表200多篇文章。工作室成员用读书的厚度撑起成长的高度,用实践的脚步加快研究的进度。储冬生的“问题驱动”教学,汤卫红的“倾听数学”“成志数学课堂”,王玉东的“对话数学”,刘海玲的“童性数学”,仲海峰的“生长课堂”,高小娣的“简约·自主·灵动”教学主张,周正娟的“结构思维教学”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八、工作室的发展:善于总结,善于提升,渐向高端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需要有“长线思维”的组织,在前行的过程中要经常回过头来看看,再抬起头来望望,不断反思,不断汲取,走向深度,走向远方。南通市中青年李凤名师工作室长期以来致力于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努力构建“无痕语文”的实践路径,开发了自己的课程资源。工作室团队应和时代的发展节拍,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不断思考语文教学的“育人”底色,探讨初中语文“立德树人”的路径。工作室提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过程。潘雪峰教学主张的4次完善,铺就了他不断前行、不断自我超越的路径。一开始,他根据自己对体育学科的理解,提出“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见解。但放眼望去,“作为生活方式”的说法太口号化,学科特征不明显。于是他从体育的功能出发,提出“生涯体育”的想法。但细一思量,这一提法缺乏指向当下的味道。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态和效果而言,“快乐体育课堂”似乎更受学生欢迎,也是潘老师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反复锤炼的基础上,潘老师将他的教学主张概括为“快·乐体育课堂”,如此就将体育的价值做了完美的诠释。

九、工作室的课程建设:形成系统,建构路径,萌芽思想

工作室领衔人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工作室的研究有自己的方向,这最终都要落脚到课程建设上。与一般的课程开发不同,工作室的课程建设要有目标,成系统,用自己的思想做课程,从而形成独特的课程建设路径。南通市中任卫兵青年名师工作室基于儿童数学素养的提升,从数学文化的视角进行小学数学故事课程开发,形成了《小学数学故事课程》一至六年级系列丛书,每学年1本,与数学教材配套使用,为学生打开了数学学习的新视角。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工作室探索出主题贯穿、课堂融入、社团推进、平台助力等实施策略,实现课程的认知、审美、隐喻、至善、创造等功能,助力数学教学的立德树人。工作室还出版了专著《小学数学故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从理论建构、案例实施、学生创作的数学故事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初步亮出了课程建设的思想。李凤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南通市肩秀市北学校卫峰校长组织团队开发“博约课程”,形成四大板块:肩点课程——博约课堂,百+课程(百位古今名人、百首经典诗词、百幅名画佳作等);亮点课程——人文·科学·生活课堂,四季·节日·仪式课堂;节点课程——融合课堂,桥梁工程(衔接类);秀点课程——社团活动,品牌活动。他们构建了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实施路径,彰显出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江苏省南通中学有南通市中青年成錦平物理名师工作室、陆军化学名师工作室、潘雪峰体育名师工作室、吴建思政名师工作室,各个名师工作室与学校相关部门和骨干教师通力合作,开发了《南通中学课程图谱》,构建起以培养学生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为旨归的校本课程系统,给学生铺设出高位发展的轨道。

十、工作室的团队影响:具有拓展性、弥漫性、感召力

名师工作室做精、做优以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给其他工作室提供了很好的样本,从而在更大、更广的范同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陈杰、鞠九兵是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他们把工作室的活动与南通市区域的研训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每次活动就不局限于工作室本身,而是全区域的学科教研骨干共同参与,领衔人的研究视角、研究思维、研究成果就能成为区域的共享资源而辐射开去,对面上的教学产生较强的感召力。2019年年底,祝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与陈铁梅初中美术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通过学科整合,提升儿童审美素养”的研讨活动,不仅惠及了南通当地相关学科教师,也吸引了江阴等外地骨干教师参与,这样的跨段、跨界研讨,产生了更强烈的“共振”效应。名师工作室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要及时走向全国,举办全国性活动。祝禧名师工作室“文化语文”全国研讨会于2019年5月在海门东洲国际学校举办,全国500多名小学名师参加活动;第一届丁卫军“简约语文”全国展示研讨活动于2019年10月在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举行,通过课堂展示、同伴言说、名师论坛、专家报告等板块,全方位展示研讨,把“简约语文”推向纵深研究。

当然,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工作室团队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其影响往往会超越教育本身。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任卫兵是民盟成员,他领衔的工作室开展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本身,而且跟民主党派的工作有机结合。他常常把优秀教师的研究报告、工作室开发的产品如“数学故事”等,带到民盟活动的现场,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教育。南通市中青年邵云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群体,成员们不仅在学校把工作做好,还走向家庭,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走向社区,在社区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社会服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口碑。

当然,高品质工作室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全面发展的视角看,许多工作室的建设还不是太完美。但它们只要在某项工作上做得特别有深度、有效果、有意义、有影响,也不失为高品质名师工作室。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副团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师教育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中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项目组.中国名师工作室发展报告·南通样本[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

[2]严清,我们相会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南通市研讨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浅议"名师"
好办法
小小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