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2020-06-03盘彦镟

科技资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创新途径融媒体时代

盘彦镟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通过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融合转变为具有资源共享、内容互融、传播协作、效益分享为特点的融媒体时代。与此同时,创新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主题且对高校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视野下,高校思政课的创新环节更是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此该文对高校思政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展开讨论,并对此提出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有效创新途径,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高校思政课  教学方法  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c)-0163-02

1  思政课堂创新的意义

1.1 社会经济与教学发展的需要

各大高校一直以来都将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教育的有效提高作为教学发展的重点。因此为有效实现高校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提高,必须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联动多学科專业课持续渗透,并最终通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高校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提高。

1.2 助益学生发展

一方面高校生为满足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观等德育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会因此得到有效的确立。而这些德育素养都能够通过高校思政课予以良好的吸收以及培养。另一方面,通过良好德育素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做到认真听课、团结友爱,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使自身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为未来就业带来巨大优势。

2  融媒体时代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机遇挑战并存

2.1 融媒体时代德育思想内涵愈发多样,但思政教学内容仍旧滞后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且传播更为广泛,部分优秀的网络文化甚至逐渐成为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优秀网络文化有力地丰富了德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了现代德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并最终通过优秀网络文化的力量实现高校思政课内容的有效拓展、教育深度以及广度的有效提高,为思政课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内容陈旧,缺乏对融媒体时代视野下网络文化相关德育素质内容的有效融入,这种滞后性导致课堂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为思政教学创新带来了挑战。

2.2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广且接收更为自主,但思政教学方式仍旧落后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媒介更为广泛,且伴随着自媒体等新型媒介的不断发展,学生也由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兼具信息接收与传播的媒介。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被激发,在教学层面学生存在着将自身从思政教育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的强烈愿望,渴望与教师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等展开平等的讨论,这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通过朝自主学习方向转变实现创新带来了机遇。但教师仍旧采取传统书本为基础、理论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缺乏必要的引导以及点评,学生被动的接受思政内容,这种忽视学生主观意愿的教学方法为思政教学创新带来挑战。

2.3 融媒体时代媒体资源是把双刃剑,但思政教学融合度存在不足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且较新媒体时代传播更为深远,优秀文化固然有助于思政教学,但一些不良文化侵蚀着高校生思想,影响思政教创新学有效开展。加之高校大学生认知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等仍旧存在不足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这为思政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而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媒介丰富、传播更为广泛,教师可依托公众号、思政教育平台、微信群等定期推送、宣传思政教学内容,主动出击为思政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也为思政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融媒体时代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有效途径

3.1 依托融媒体时代视野整合学科内容

为有效实现融媒体时代视野下思政课堂的有效创新,高校应依托多样的传播媒介、多样的德育思想内涵整合思政学科内容,实现思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思政教学创新建立良好的教学基础。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与高校对接通过开展研讨会议等,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并结合融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为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对融媒体时代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层次的学科内容开展全面深入探究与优化。以此推动融媒体时代视野下高校思政课从课本教学转变为深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教学,让思政课堂“走出去”向更加贴合时代气息以及学生的生活的方向迈进,使思政教学的思维脱离课本的限制,最终实现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以此促进思政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实效性以及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高校自身也要结合相关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方针与策略,整合自有思政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模式,以此推动教育部门思政教学新目标、新政策、新方针的有效落实[1]。

3.2 主动出击,利用融媒体优势建立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

高校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上照本宣科之后并不重视在课下学生的实践环节。加之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为深远,部分不良网络文化容易侵蚀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课上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建立的良好德育基础在课下会轰然崩塌。但教师可反之利用这一优势铺天盖地的宣传优秀思政思想,主动出击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融媒体时代,拥有传播媒介与传播平台就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而高校本身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单位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以及可开发的潜力。因此高校可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从大到校报、学术周刊、公众号,小到班级群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融媒体网络加强思政思想宣传,提升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力,并最终通过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融合,强化高校在思政教学中的话语权,实现融媒体时代视野下高校思政课的有效创新[2]。

3.3 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

融媒体时代视野下高校在整合教学内容、依托融媒体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之后,教师层面也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思政课的有效创新。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正视学生的自主独立思维,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疑惑、观点等,教师要积极予以引导,使高校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促进其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持续稳定发展。其次教师在课上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如通过播放爱国主义电影《建国大业》等陶冶爱国情操等方法,使思政课堂更加新颖生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可思政教育,更加了解思政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最终通过推动思政课堂向“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兴趣学习”方向转变实现创新,以此不断促进思政教学有效性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自身也要保持良好德育素养,从小到待人接物和善有礼,大到保持自身政治正确等多个层面,用良好的德育素养发挥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以此促进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与融媒体时代的有机融合,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活动更加深入,教学的有效性将更加明显。因此教师层面要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道德模范作用,推动学生良好德育素养的有效形成。学校层面要与教育部门对接,通过研讨创新教学内容,并依托自有资源与融媒体资源的深度融合,为思政教学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实现思政教学的有效创新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登飞.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智库时代,2019(42):154,156.

[2] 崔璨.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障碍与化解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3(25):216.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创新途径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