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天不碰手机,你敢吗?

2020-06-03小刚

好日子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家

小刚

提问:为了手机,你愿意牺牲什么?

“牺牲一周不购物,虽然很痛苦,但这个痛苦跟不碰手机比起来,可轻多了。”

—— 朝霞,26岁,女

“我宁可一周不吃早餐,也无法忍受一周不摸手机。好吧,我还可以不吃晚餐。”

——葛锐,28岁,男

“为了保住手机,我可以天天跑步去上班。”

——易安,34岁,男

“我可以强忍一周7天顿顿吃素,也不能没有手机。我不是素食主义者。”

——西尔维娅,31岁,女

“与其选择一周不碰手机,不如让我放弃我的最爱——多塔,我可是个骨灰级玩家。

——韦斯利,23岁,男

“我可以放弃一周不和老公亲热,也不愿离开手机。我甚至可以放弃老公,哈哈!”

——昆丽娜,30,女

“大冒险”远离手机一周

第1天混沌期

手机不在身边的第一天,感觉很不真实,甚至问自己:你是谁?你开始血压上升,坐立不安,感觉身边少了什么,心中空荡荡地无比难受;可能草木皆兵,任何风声雨声车马声都会被你幻听成手机在召唤你,一旦意识到它根本不在身边,你的心突然跌到谷底;你甚至感到恐慌,害怕自己错过某个贵宾的重要电话或消息;认知能力开始下降,心烦意乱的你根本无法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第2天忧郁期

已经一天没听到手机铃声了,你开始怅然若失,间歇性地自言自语:“没人需要我……”“我被抛弃了!”“我的存在感去哪儿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存在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会导致无意义感,也会带来价值感的缺失。这就好似一块独立出来的拼图,存在感的缺失会导致我们对未知的恐惧,独立出来的拼图也无法知晓自身的价值是什么。因此,你会感到悲伤,严重时甚至会啜泣,变得沉默不语,即使面对美食也毫无胃口,强烈的无力感、绝望感充斥着整个身心。内心空虚无聊,每一秒对你而言都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打发以前有手机“贴心”陪伴的“美好”时光。

第3天沉思期

你开始反思,心中有个声音在提醒你——貌似没有手机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你开始安静下来吃一顿饭、陪家人聊天、看书、外出散步、观赏一部电影,甚至洗澡时也不自觉地尝试享受水流的触感。3天前,每次洗浴后你都会第一时间去检查未读信息,而今,你多了一份从容与平和。

第4天决定期

经过3天的内心挣扎,你接受了事实,重整心情,已决定要好好地做些其他事来填充生活。当时光不再变得难熬,奇迹之花开始绽放,之前由于连续使用手机不当而产生的种种生理问题开始发生逆转:脊椎的疼痛感渐渐消失,眼睛不再干涩,大拇指得到充分的休息。

现在的你上床不久便能很快轻松入眠,第二天精神满满。

第5天—第7天

平和期

之前的你喜欢用手机在朋友圈晒出美照,一旦得到大家美好而公正的评价,就高兴一阵;如果评价与期望不符,甚至被人冷嘲热讽,就会黯然伤神,有立刻删掉的冲动。而现在的你经过4天的痛定思痛,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你觉得或许不再需要他人点“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你开始把更多的时光花在享受当下,意识到当下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能让你开悟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台湾作家林清玄对此深有体会,每当他拿起茶杯要喝茶时,心里总会升起这样一个念头:好好地喝这杯茶吧!因为这辈子再也不能喝到一杯一模一样的茶了。暂离了冗杂的信息,你很容易和身心开始对话 ……

和手机保持“安全距离”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可以狠下心关机,那就给自己和手机都放个假吧——

1.给手机找个新家

下班后,请为你的手机找个新家。这个新家肯定不是你的双手或衣服上的某个口袋,而是一个固定的、非触手可及的地方,比如,你需要踮脚才能触及的某个柜子顶端,抑或你需要打开抽屉才能看见的某个盒子里。

2.关闭消息提醒

关闭所有的App消息提醒,只保留电话通畅。如果有急事想联系你,但又实在联系不上的人,一定会给你打电话。不要过度焦虑,其实你会发现地球依旧公转自转,即使你一晚上不看微信,老板第二天也会微笑着面对你。

3.阶段性奖励

为自己制定一个阶段目标和详细的计划,详细到作息时间、每个小时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并请你的好朋友或家人监督完成。每周末做个小结,如果一周完成得好,就给自己及时的奖励(买个包?)以强化自己的好行为。

猜你喜欢

新家
小雨点找新家
帮小动物们找家
我的新家
战国少年孟轲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乔迁派对
小鸟的新家
大瓜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