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企中校”企校共育技能人才初探

2020-06-03朱爱菊

科技资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素养

朱爱菊

摘  要:该文探究了当前产业转移升级中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模式,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现代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综合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该文结合企校共育技能人才的实践与体会,从“企中校”成立的背景、开展情况、企校共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中校  企校共育  技能人才  职业素养  技能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c)-0079-02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高级实用型技能人才。但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其教学培养模式存在许多不足,已不能满足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在技工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现代技工教育教学体系。该文根据该院运行的“企中校”人才培养办法,对企校如何共育技能人才进行了探讨。

1  “企中校”成立的背景

技工教育的良好发展就要找准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经济建设。早在1958年原劳动部就提出:“技工学校的生产与教育应是统一的,要做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既是学生,又是工人;既是学习,又是劳动;既出产品,又出人才。”校企一体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2016年12月人社部印发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期,技工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形成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所以技工院校应当是一个和企业融为一体、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构。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在一起,把学校的系统培养体系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养成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干中学、学中干。这种培养模式,决定了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凸显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

纵观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形式,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教育,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职业学校间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法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学徒培训中心,由地方政府、工商行会、企业或企业协会主办,属于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机构;美国的多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最常见的是“合作教学”模式,合作教学即“工学交替式”,是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最有影响和最成功的模式。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运行得比较成功,值得借鉴学习。它们的共性有:工学结合学制灵活,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分配合理。企业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相应地给予一定的报酬,可以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实习的热情,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这些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为助推当地新旧动能转换,更好地服务智造产业,我院积极主动地联系周边地区的企业,寻找校企深度融合的切入点。自2017年12月与当地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管理规范的青岛三利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共同创建了“企中校——智能制造三利学院”,先后有4批次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到企中校学习,运行效果良好,真正实现了企校共育、工学一体,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2  企中校开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该院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主力的技工院校之一,積极响应国家适应时代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号召,探索了“企中校”校企共育技能人才的新路子。自2017年起以数控加工专业为试点,每期安排1~2个班级到企中校集中学习,到2019年11月已运行4期。从最初的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到企业为学生提供专用教室、宿舍、实训设备、实习耗材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企校协同育人,走出了一条由浅层校企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在校进行职业素养理论学习和一体化专业技能学习,从第二年开始,学生到企中校集中学习半年,学生顶岗实习时可以优先选择该企业。在企中校学习期间,学生吃住在企业、半工半读,企业根据生产任务给予学生适量生活费补贴。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实施教学,实现“学用零距离”。“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工人。在学习过程中,既学理论,又参加生产劳动,并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学习过程就是生产过程。既有学校老师传授理论知识,又有企业师傅“手把手”传授技能。结合学生的岗位实行“学训交替”“先学后训”“学训一体”的培养模式。

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助、服从管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按照学生的日常表现、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平日考核依据,综合学生最后的理论和技能测试成绩,作为对企中校学生的教学评价。

3  企校共育技能人才的意义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工人的专门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宗旨,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院与青岛三利集团等企业的深度融合,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设置了与当地知名企业紧密结合的专业门类,在数控加工专业的基础上,拓展工业设计、增材制造等新专业,形成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加盟,调整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比例,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优化了数控加工、增材制造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学校来说,近年来由于技工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和设备设施完善资金短缺。学生在企中校学习,既为学院节省了的实习设备和实习耗材,解决了校舍不足等问题,又能保证学生使用先进设备,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职业素养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研究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破解企业技能人才“断层”难题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研究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