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喷射参数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及比例相对指标的优化

2020-06-03续彦芳桂文龙刘汉涛

化工机械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体模型油量缸内

续彦芳 桂文龙 刘汉涛 郑 海

(中北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随着发动机排放法规的越加严格,针对缸内燃烧过程优化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防爆柴油机作为防爆胶轮车的主要动力源, 保障着煤矿井下生产的安全、有效进行。 由于井下通风较差,且运载负担较重, 所以防爆柴油机较常规柴油机排放性能有所降低, 对井下工作环境和安全生产造成了消极影响[1,2]。因此,解决防爆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超标问题,对井下运输、作业有着重要意义。

现有的研究显示,减小喷油提前角,可以降低缸内燃烧的温度,达到降低NO 排放的目的,但是soot 的排放仍会升高,可知NO 和soot 的排放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燃油预喷射策略有利于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减少热量扩散,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可以在有效降低NO 排放的前提下,使soot排放达到预期目标[3]。 鉴于矿井下的特殊工作环境,NO 成为了危害人体的首要污染物。 因此,在保证安全生产且不影响防爆柴油机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改善防爆柴油机的排放性能,减少NO 并控制soot 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是优化矿井防爆柴油机的重要目标。

1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可靠性验证

1.1 模型的建立

建立实体模型并在仿真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数理模型设置和初始化条件设置。 原模型共有10 个喷油孔,为减少计算时间,简化模型只选择计算域的1/10,得到实体模型和网格模型[4]如图1 所示。

图1 实体模型和网格模型

防爆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参数如下:

型式 直列、四冲程、自然吸气

缸径×行程 110mm×110mm

孔径 0.22mm

压缩比 14.5

孔数 10

喷雾夹角 155°CA

1.2 可靠性验证

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示功图进行验证。 验证时的工况是单缸扭矩250N·m 和3 600r/min 的单次喷射条件。 试验采用灵敏度为-2 600pC/bar(1bar=100kPa) 的SYC04A 石英晶体压力传感器和DF3 电荷放大器来采集缸内压力。图2 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示功图对比,可以看出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可以保证计算的可靠性。

图2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示功图对比(1bar=100kPa)

2 预喷射对排放的影响分析

结合井下的实际情况,设定防爆柴油机在满载单缸扭矩为250N·m 和3 600r/min 的工况条件下。 分别考虑在不同方案下,防爆柴油机尾气排放 变 化 情 况 。 依 据 现 有 文 献 和 经验[5~7],设定了5 种方案(表1)。 这5 种方案的主喷射定时均为340°CA, 供油压力均为1 300bar,单次循环总喷油量不变,采用正交法对预喷射方案进行仿真分析。

表1 预喷射方案

2.1 预喷射间隔对排放的影响

图3~6 为预喷射油量2%、12%、22%、32%时,不同预喷射间隔下NO 和soot 的排放曲线。其中,标定的预喷射方案形式是FP-A-B,FP 是预喷射,A是预喷射间隔,B是预喷射油量,single 是单次喷射。

图3 预喷射油量2%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图4 预喷射油量12%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图5 预喷射油量22%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图6 预喷射油量32%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从图3~6 可以看出,在预喷射油量2%时,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加NO 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预喷射间隔2℃A 时为NO 排放的极大值。 在预喷射油量12%时NO 排放均低于单次喷射, 且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大NO 排放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预喷射间隔2℃A 时为NO 排放的极小值。 在预喷射油量22%时,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加NO 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预喷射间隔2℃A 时为NO 排放的极大值。在预喷射油量32%时,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加NO 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预喷射间隔2℃A 时为NO 排放的极大值,12℃A 时为NO 排放的极小值。 从总体上看,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加,NO 排放基本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原因是预喷射间隔增大, 使得温度上升的时间滞后,抑制了NO 的生成, 随着预喷射间隔的进一步增大,对主燃烧期的燃烧效果有着明显的帮助。 预喷射间隔2℃A 时是NO 排放的重要转折点。不论预喷射油量在何种情况下,soot 排放均高于单次喷射,且在一定的预喷射油量下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加,总体基本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 原因是采用预喷射后,一方面降低了缸内氧气的浓度;另一方面,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未能及时燃烧,造成“火包油”的现象,导致soot 氧化速率减慢、soot 大量生成。

2.2 预喷射油量对排放的影响

图7~9 为预喷射间隔2、12、22°CA 时, 不同预喷射油量下的NO 和soot 排放曲线。

图7 预喷射间隔2°CA 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图8 预喷射间隔12°CA 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图9 预喷射间隔22°CA 时NO 和soot 排放曲线

从图8、9 可看出,在预喷射间隔为2℃A 时,随着预喷射油量的增加NO 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预喷射间隔12、22℃A 时NO排放均有降低。 原因是预喷射油量增加,预燃烧阶段消耗的氧浓度增大,喷雾贯穿距离变长,增大了预混燃烧的油气接触面积,初期燃烧温度升高较快,在主燃烧阶段,氧浓度相对较少,反应速率变缓,缸内最高峰值温度较低,抑制了NO 的生成。

在预喷射间隔2、22℃A 时,随着预喷射油量的逐渐增加,soot 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预喷射间隔一定、预喷射油量不同时,虽然soot排放均高于单次喷射状态,但是soot 的峰值呈现依次增高的趋势。 原因是预喷射降低了氧气浓度, 主喷射阶段不断卷吸预喷射燃烧的产物,使得soot 增加。

当预喷射间隔为定值时,NO 和soot 排放对预喷射油量的变化较为灵敏。

由上述分析可知, 存在一种使NO 最大限度减少的同时使soot 最小限度增加的预喷间隔与预喷射油量组合。

3 最佳匹配方案的确定(比例相对指标的优化)

为了更加直观地选取最佳匹配方案,现引入统计学中比例相对指标的概念,并定义如下:

通过拾取NO 质量分数稳定值与soot 质量分数最大值,代入公式计算得到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 比例相对指标能客观反映NO 排放和soot 排放的相对变化。

表2 预喷射优化分析 %

由表2 中的预喷射优化数据分析可知,FP-12-32%方案的比例相对指标的绝对值为38.1,能最大程度地减少NO 排放的同时控制soot 排放的增加,但鉴于soot 排放成倍数的增加会影响防爆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因此选取FP-22-2%方案(比例相对指标的绝对值为31.1)作为预喷射最佳匹配方案。

4 结论

4.1 当预喷射油量一定时,随着预喷射间隔的增大,NO 排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ot 的排放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且始终高于单次喷射状态。

4.2 当预喷射间隔为2℃A 时,随着预喷射油量的增加NO 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 在预喷射间隔12、22°CA 时,NO 排放均有降低。 在预喷射间隔2、22°CA 时,随着须喷射油量的增加,soot 排放先增加后减小。

4.3 防爆柴油机工作在3 600r/min 和满载的工况下, 预喷射间隔22°CA、 预喷射油量2%的方案, 能够在最大程度减小NO 排放的同时使soot排放最小程度地增加,因此可作为减少矿井首要污染物NO 排放的预喷射最佳匹配方案。

猜你喜欢

实体模型油量缸内
燃油喷嘴小油量非线性区补偿算法研究
降低某型飞机油量指示干扰故障分析
柴油机纯氧燃烧过程及缸内喷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晚喷燃烧特性的影响
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和爆震仿真分析
一款重型商用车双油箱传感器的电路设计研究
自制油量表
基于ANSYS的发动机缸体模态分析
支持直接喷射汽油机欧6开发目标的缸内和循环可辨颗粒生成的评估
F8F-1B“熊猫”舰载战斗机实体模型工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