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教学要重视名作赏析

2020-06-02侯金保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名作教学大纲家国

□侯金保

笔者担任天水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学工作以来,遵照学校编的《古典诗词赏析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独立讲授了诗词基本知识、《诗经》《楚辞》、两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部分名作。经过我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学员们提高了对古典名作赏析的兴趣,激发了对古典诗词创作的热情。笔者认为,强化名作赏析在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老年学员陶冶家国情怀,进一步学好古代汉语,了解大量的典故、寓言、神话故事,以及古人的创作方法等。简言之,可以增强学员的古典诗词修养,提升其古典诗词创作水平。名作赏析教学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严格遵循《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对古典诗词欣赏教学提出了目标、要求、原则和方法、成绩评价等。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教学大纲》,因为这些对我们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应视其为方向和方法,严格贯彻于教学实践中。

对所讲内容要熟能成诵

如今,网络媒体非常发达,教学参考资料十分丰富,在给教师带来查阅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利因素,比如资料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们多看一些不同的版本,尤其作为传统纸质的大学教材,包括原著、注释等,应进行反复比较,加以甄别。杜绝浅尝辄止,似是而非,以讹传讹。在甄别选定后,教师对原著和注释要潜心领会,烂熟于心,几至于能够背诵。这样讲起课来会如鱼得水,运用自如。笔者上课就会选择一边背诵诗词,一边给学员讲课,尤其讲屈原的《离骚》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更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纷纷表示,老师如此认真备课,狠下功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学习,攻克难关呢?

要重视古汉语知识的传授

诗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词应该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语言艺术。一些诗词爱好者乃至诗人的创作水平往往出现止步不前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古汉语基础知识不扎实。我们讲授古典诗词作品时,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讲一讲古代常用词以及通论里的相关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深化学员对名作的理解。

尤其要重视引导学员体悟名作中的家国情怀。名作之所以千古不朽,世代流传,主要是因为其家国情怀激励和感染了古今中外的无数读者。教师要介绍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成长经历,追溯其家国情怀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社会状况,启发学员继承和发扬正确的家国情怀。

学习探索名作的艺术表现方法

家国情怀、深刻哲理、非凡思想、感人景物等等都有了,怎样用诗词艺术表现出来呢?依然要下功夫去名著名篇中探索。《诗经》、杜甫、陶渊明等名作名人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描景状物,抒发情怀,是那样细腻真实,质朴自然,似诗人身临其境、所见所闻所想、让人深信不疑。《楚辞》、李白等名作名人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视通万里,上天入地,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无所不及。作者写来觉得快哉,壮哉!读者读来更觉神矣,妙矣!涉及到具体作品,其谋篇布局、写作技巧、锤炼精妙,可谓不一而足,气象万千。教师一定要发挥再创作能力,用慧眼识其精妙,点拨于学员或受众。

教会赏析的方法

教师应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这才是更完美的教学。把教师备课和学习的过程传授给学员,把赏析与创作换位进行,从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如教老年学员使用工具书解决认字释义,知晓典故,扫除阅读障碍;教他们分析作品结构时要联想自己的谋篇布局;欣赏作品中的家国情怀,就要联想自己如何从一人一事一景的想象升华为家国情怀,等等。这一点甚为重要,不可马虎。

因材施教,人人皆有收获

老年大学诗词班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每位老年学员的学养不同、积累各异、目的不一,甚至个别人几乎没有诗词文化基础。新老学员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视对跟不上统一进度的老年学员进行补缺教学,包括如何使用工具书解决识字释义、知晓用典和一些诗词的基础知识,即缺啥补啥。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人人皆有收获,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

猜你喜欢

名作教学大纲家国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微趣图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名作欣赏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