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探究

2020-06-01张明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明莺

摘 要: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汉语与中国文学的学习能力,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们传授丰富的课程知识。而中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专业型人才而存在的,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巩固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是本文的重点探究对象。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质量提升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16

现如今我国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行改革与进步,寻求得以突破发展的途径,迫于人才需求的压力,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职院校的存在便是要为国家社会培养且输送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目光放得长远,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与人文思想,在掌握踏实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做到多方面能力的共同进步,形成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据此,本文以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探究为中心,探索融合教学路径。

一、中职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便是关于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的教学学科,是我国高校史上存在最久的专业之一。我国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浩浩荡荡数之不尽的文化瑰宝,更是有着不同的文学体裁与风格流派,而这些学生都能在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中得以学习,通过课堂学习来一窥我国的文学世界。所以,在中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不只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为了传承我国的语言文化,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叩开文学的大门,得到我国经典文学艺术的灌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审美能力,在学习中逐渐积淀丰厚的文学基础,也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换而言之,在中职学校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对于学校,对于社会与国家而言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其主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化基础与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中,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以及遵循人文精神。由此得以看出,在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融合教学,是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尤其在人文知识与精神素养上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因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阅读背诵,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理解文化背后的内涵与价值,并从中汲取营养,形成个人的文化审美与精神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平等自由的人文观念,从而加强学生的主观意识形态。而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便主要依赖于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策略

1.改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对于此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汉语言文学这门主干学科还包括众多的主干课程,分为不同的课程类型让学生们学习丰富精彩的文学知识。如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民间文学等,这些都是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文化灌溉的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因此,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如何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人文素质教育去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中利用丰富的知识内容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进而获得不错的教学成果。如在教授学生们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时,难免会涉及一些古代的文学常识,而因为其晦涩难懂的内容,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欲望。而在学到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两汉文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丰富的古代文化轶事与历史故事,首先吸引学生兴趣,再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这样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构建人文环境,提高人文教育质量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理念的培养,而人文理念的培养要建立在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创设,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以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样,教师通过教学,便能让学生感受人文环境的熏陶,在文学氛围的浸染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进步。如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积极交流自己从各个途径收获的文学知识,与学生们一同分享一同探究,并与课本内容进行联系,讨论分析自己所获取的知识正确与否。而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为学生们播放影视片段或讲坛视频,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知识的熏陶,并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精神境界与理想人格上得到正向引导。这样,教师不仅能够与学生一同积极构建出人文环境,还能够有效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懂得人文之道。

3.善用教学资源,夯实汉语言文化基础

上文说到,人文理念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知识的基础上,而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恰恰包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就要结合人文素质教育,努力探索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路径,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们夯实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为提高學生人文素质提供力量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用巧用教学资源,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结合实践课程来保障中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如教室中的多媒体设施、网络上的微课以及专业课本教材,这都是教师常用且储备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也要能够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与人文素质。

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是探索我国文学历史的重要途径,是了解与学习丰富文学知识的重要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有着坚定的学习信念与良好的学习态度,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便凸显其中,所以教师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