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角下科学课教学效果分析

2020-06-01刘萍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沙子美育事物

刘萍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活动性、生活性、综合性的课程。美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能促進教学质量提升。

科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其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方面的知识,而美育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自然之美、科学之美,从而让学生的美感得到培养。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美育教学。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大千世界,多彩多姿,美轮美奂。美,在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需要人有足够的自信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慢慢去发现。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时,要通过视频录像、课件、挂图等手段,想方设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去发现自然界中美的元素,挖掘美的内涵,从而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更好地学好科学,用好科学,培养发现美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水是什么样的》时,我指着一杯水问学生:“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可以浇花、洗衣服和做饭……” 学生脱口而出。“那水有几种状态呢?”我继续问道。学生的声音立马消失了。然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某一冰洞的冰块风景,“好美啊!” 学生纷纷发出了赞叹。我乘机说道:“这是水的固态,在冬天的时候,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开始变成冰。”学生明白地点了点头。最后我又给学生呈现气态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水的三种常见状态,而且还感受到了水的多样美。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美,可以给每一个人在听觉、视角、心理上带来美感和感动,产生美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假如一个美好的事物放在那里,人不会去欣赏,他就永远不会发现这个事物的价值所在,就根本无法和这个事物接近,以更好地了解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每一个事物都要从美育的视角去分析,思考,按照美的标准进行评判,从而增加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沙子与黏土》时,我设置了问题情境:1.你们见过沙子吗?2.沙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一简单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课堂氛围活跃极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沙子是黄色的、干燥的和小颗粒状的,是不美好的事物。于是我将提前准备好的沙子放到显微镜下,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出了惊叹:“怎么会如此美丽和壮观?”观察结束后,我对学生说:“不起眼的沙粒在显微镜下美轮美奂,真可谓是一沙一世界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发现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需要培养理性的审美能力。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表达是一个人将自己思维所得的结果通过语言、表情等情感流露出来,表达是人对自己的观察、大脑中的记忆和思维的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事物众多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呈现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消化与吸收,比一比哪位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强,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植物》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比较归纳灌木和乔木、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特点,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小组成员发表观点时,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和完善;对总结到位、表达流畅、语言简洁的学生则给予奖励。本节课的学习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大有帮助。

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美好的世界需要去发现,更需要有人去创造,这样,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学生一旦发现了世界的美好,就会对世界充满无限憧憬,产生浓厚兴趣,就会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去创造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前后衔接,学以致用,真正把所学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发挥作用。比如:在教学《盐和糖哪去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之前所学有关水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这一概念,然后利用过滤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哪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哪些物质很难溶于水。在实验操作中,严格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对实验现象产生兴趣,而且还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是以科学探究为重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解读现象,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所在,理解事物中所蕴含的真理美、事实美和科学美,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沙子美育事物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一粒沙子
奇妙事物用心看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