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教学应用微课探析

2020-06-01张琼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美术微课

张琼

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对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高尚的审美环境,提升学生的识别水平、鉴赏能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主要由教师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相应操作。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被校园推广,微课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的运用效果。

微课是指教师通过将相应学习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接收到的视频信息,进行自主思考,之后將思考结果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体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校园教学方式的变革,微课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微课教学方式以较小的容量,向学生传递较多的内容;微课以使其释放出的较大的能量,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探讨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运用原则,以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一、微课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应用优势

(一)使课堂更加具有活力

美术相较语文、数学等学科,并不具有优势。由于美术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不大,大多数学生只关注自己文化课成绩而忽视美术成绩,并且学习美术积极性不高。但美术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多数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后有关美术的学习可能会是首次。教师的讲授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美术课程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充分展现美术作品的精妙,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新颖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美术课堂更加具有活力。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美术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主要由教师对内容进行讲解。此种授课方式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微课教学方式可使教师将教学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录制,在课堂上播放,学生观看之后,根据自己对视频的理解、想法制作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发挥自己绘画天赋,激发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点、难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更好地讲解,学生无法更好地掌握。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形象,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示,针对性较强,能完善细节;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美术能力。对于重点、难点部分,通过视频播放,可为学生展示具体的构造、图片;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应用原则

(一)注重美术微课资源的收集

美术学习内容,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信息数量具有显著差异性,较为复杂,易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在收集微课资源时应注意其质量。首先,在对资源进行收集之前,应严格进行规划,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案,形成完整、科学的教学思路。然后,做好微平台建设工作,在大力推行微课教学方式的同时,应注重对其优势进行宣传,使更多家长、学生意识到微课教学的优势,并更好地接受、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最后,应做好微平台模板设计工作,根据小学美术特点、学生具体需求设计微课模板,主要包括导入新课、知识点概述、营造情境、背景资料等。

(二)注重构建微课美术教学评价

在教学模板、教学视频被运用之后,教师要认真分析,评价微课的设计内容、过程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并结合学生反馈,评估所录制的视频是否符合学生认知与需求。教师应评价微课拍摄技术、设计技术是否合格;观看录制视频播放是否顺畅;是否可明确、直观地反映出美术学科的艺术美;是否符合学生兴趣;等。教师还应对微课的运用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后,分析学生有关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是否可以显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交流。通过及时有效地反馈结果,对微课设计进行对应调整,使其效果最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主要优势表现在可通过手机拍摄、制作PPT、录制视频等,将教学内容快速上传至网络,供学生观看,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自主下载学习;并且,学生还能对不懂的内容反复观看,便于更好地理解。虽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具有改善学生差异化矛盾、激发学生对美术创造兴趣、完善学习细节等优势,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遵循注重美术微课资源的收集、注重构建微课美术教学评价等优势,以使其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美术微课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意美术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