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科书蕴藏的道德观念研究

2020-06-01戴雅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教科书群体

戴雅君

中华文化五千年积攒下来的道德观念在如今的时代随处可见,其已内化于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中,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看到道德的影子。本文主要通过对其可实现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运用的分析,来探究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所蕴藏的道德观念。

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人们似乎已经普遍认为道德观念是在语文、政治等这种偏文科性质的学科中进行传达的。然而,道德观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早已内化于一切装载知识的产物中,包括浓缩于数学这一学科精华载体的数学教科书中。现在,国家提倡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其中德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为了达到德育的目标,教师往往习惯于从日常生活着手,从专设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来解决,却往往忽视了教科书发挥的作用,因此,对于教科书的探究应该得到重视。

一、道德观念在数学教科书中的可渗透性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都很强调“德”这一概念,或是道德,或是德行。古有儒家“仁”和“义”这两大根本性道德元素,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道德观念的传承过程中,总是避免不了两个方面,即个人和群体。两者之间有着纷繁复杂的道德反映。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人都有自己的德行,而区别人与其他事物的便是人的德行是相对于道德意义而言的,他和孔子皆认为德行是需要人不断努力争取获得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可培养的,并且获得道德的人有责任承担对他人的道德教育。在此之上,笔者认为,道德观念就是驱使人变得更具有德行或成为一个好人,对道德心理、行为产生动机的观念。因此,探究道德观念是以人为基础的,并且将其分为个人和群体以及个人和群体构筑的环境这三部分进行探究。而这种道德观念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数学教育方面,数学教科书这一重要工具也成为道德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道德观念在数学教科书中的渗透分析

(一)个体的道德观念

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初步认知阶段,对于社会的规则习惯,他们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而教科书往往对于他们认知世界起到一个辅助帮助的作用。教科书不仅对于自我,而且对于他人及世界,都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的统计内容中,经常会有题目要求算出男生女生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这对于个体的性别意识的启蒙有很大作用;在三年级上册的加减法运算中,有题目会让学生分别计算两条路的长度,通过对比判断哪个更近,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出时距离的远近;而在三年级上册分、秒等一些计量单位的学习中,对于学生的时间观念、个人能力的理解都有启蒙作用。

(二)群体的道德观念

群体的道德观念往往会成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群体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而这种规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循序渐进进行传递。在数学教科书中,关于群体的道德规范也蕴藏颇多。例如:四年级上册关于果园摘果的题目中,其配圖往往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进行这项活动,而其中折射的就是一种群体劳动意识,这便是群体道德观念的一种传递;在三年级下册统计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类要求算出平均身高的题目,而这正是对由于群体的差异性带来的一种社会的规范标准的阐释,对于学生理解差异性和共性有很大帮助;在一年级的外出郊游题目中,更多传达的则是一种次序意识,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序完成事情。

(三)个体与群体构筑环境的道德观念

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反映的。而个人和群体能和谐相处的原因来自二者共同构筑的环境的稳定性。正是环境的稳定性才会使得个人和群体能友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而稳定性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这便是法律等具有实际效力的条约带来的结果,使得个体和群体都对环境产生认同感。在教科书中,也处处可见这种认同感的传递。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有关车辆行驶问题中一些简单的交通标识,以及配图双向行驶的车辆等内容,都对学生树立交通意识有启蒙作用;五年级下册中有提到国家耕地面积的减少,并呼吁大家增强节约粮食、保护土地的意识,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参与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六年级上册中出现了关于国债和税收的题目,这对于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承担建设国家的职责意识。

三、结语

在上述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案例探究中可以总结出,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蕴藏了深厚的道德观念。这一重要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知识水平,而且能帮助其增强自我道德观念的完善,从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与群体构筑的环境三个维度,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实现成为更好的人、更团结的群体、更和谐的环境的目标。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教科书群体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