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题研究的目标管理与实践

2020-06-01刘水燕

师道·教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器械课题目标

刘水燕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本文以幼儿园“体育大循环”活动的开展为例,探讨课题项目研究的目标管理与实践。

一、目标分解,逐段完成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的课题因主持人在制订了研究方案以后,没有把目标进行分解,分段去完成;结果到了课题结题前,才匆匆忙忙地收集整理资料,一些过程性的资料因为错过了收集而需要重复工作甚至伪造,令人吃不消,而且研究成果往往缺乏说服力,难以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并且会降低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增加课题研究的畏难情绪。因此,在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时,要预先对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合理化行动方案的具体安排。

1.抓基础,组织好课题研究预备工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题报告论证完成以后,要着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是阶段性目标分解的基础。

例如“体育大循环”中“做好场地的规划及人员的安排等”这个小目标的管理规划上,我们细化的分支目标中有个具体工作就是:“规划出至少三条车道,满足孩子玩各种车的欲望,又能做到安全有序、各行其道、易于管理”。就这样,“车区的规划”这个分解后的小目标就经历了数次研讨、修改,从开始的弯道过急、车道过窄、路线过于复杂繁琐到现在的简洁舒适,从大致路线到现场的精细规划,最终形成了一个拥有“停车场”“斑马线”“红绿灯路口”“环岛”“方向指引”“汽车加油站”“汽车美容店”的车区场地,成为孩子们最喜欢选择的区域之一。

又如“人员的安排”这个分解的小目标,我们展开了近三个月共10次的专项实践、研讨。每一次尝试之前都让大家说说自己的预想,并且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反馈、调整。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规律的场地人员分工与职责:三大区域有流动人员,负责观察并通过图像、文字的形式记录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帮助协调本大区各小区场地幼儿进区的人数,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循环路线、区域轮换时的秩序等;而十二个小区的定点人员的职责更多的是观察进入本小区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观察记录孩子如何运用场地器械、如何与玩伴协调沟通、如何开展体育锻炼,同时做好随时介入的准备;为了保证“体育大循环”活动的质量,定点教师如何发挥好自己的角色作用,判断该不该介入孩子的活动、何时介入、以参与者还是合作者或者引导者、甚至是指导者的身份介入?介入的方式是平行介入还是交叉介入甚至是垂直介入?这些充满专业智慧的介入准备能使教师得到历练、获得成长和进步。经过连续的实践研讨和调整以后,每个参与课题实践的人都有事可做,更能发挥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个性特长,使分工的职责、意义和目标更明确了,从而为课题研究活动的持续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2.存依据,管理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的放矢地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是过程管理目标分解的重点。“体育大循环”中,重点要收集每一次项目实践中各个大小区域的活动组织情况,包括描述孩子活动的相片、视频、文字资料和保教人员专业化发展的专项培训、观察记录、自我评析、教育故事、数据分析、方案调整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例如在“观察记录”和“月活动反思”方面,我们预设了不同观察目的内容的四类表格及各月反思的侧重点,要求每次活动中记录或者是活动后补记。刚开始大家记录的内容都是泛泛而谈,缺乏专业性和细致性;经过相关的培训和案例分析,大家掌握了记录的方法,懂得了观察记录要体现事件的情节和要点,要与活动目标相关;要体现典型性和阶段性、动态性;在月活动的反思方面要体现真实性、差异性和问题导向性;要把关注点放在“幼儿的发展”上;心中要把活动还给孩子,要把孩子的地位放到主体位置上,他们如何成为各区域主人、体现了哪些个体差异、建立了哪些良好的常规、满足了孩子的哪些发展需要,体现出“体育大循环”活动的特点。如此的目标分解与细化,教师们参与起来就變得更得心应手了。

3.找关键,整理好课程研究成果性资料

课程研究成果一般有隐性成果和显性成果。在课程成果性资料整理这个阶段,目标的分解重在梳理,保留精华,舍弃糟粕。例如本园“体育大循环”课题的成果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体育大循环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更好地贯彻落实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实际水平自主选择区域、器械、玩法、玩伴,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有限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变得开放和丰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的体育活动的兴趣明显增强了,身心愉悦地参与锻炼,在提高了运动能力和机体协调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交往能力。

另一方面,扎扎实实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探索,努力把《指南》理念转化到具体的体育大循环实践中去,切实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善行为、改革模式。通过课题研究实践,使教师获得了经验,实践转化为理论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本园论文获得省级年会论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两篇,区比赛一等奖的方案两个。

二、目标分配,责任到人

在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分解就是为了目标的分配。只有目标分配了,任务落实到了每一位参与课题实践研究的组员身上,目标分解才有意义。在课题研究管理中,如果没有一些制度约束,就会缺乏必要的目标管理约束,课题研究的效果就会不尽人意,出现了问题就会归于外因,不从自身的角度去反思,这就是目标分配不彻底、责任不到人的课题管理弊端。要克服这些弊端,可以运用以下的方法与原则:

1.注意任务的难易度

相对容易的任务在时间的要求上要紧一些,而难度较大的任务要给予对方充裕的时间,防止因为强度、难度过大而使课题参与人员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在“体育大循环”课题项目资料的收集中,依据难易程度给大家分配了以下任务:每次活动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的撰写,鼓励活动后当天完成,三天内上交;月活动反思与小结每个月末上交,最迟也不能超过七天;每个学期上交一篇观察日记和教育故事,学期末完成;每一年上交一篇相关的论文,学年末上交。

2.考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教师的特点分配任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定点人员与流动人员的职责、分工时,我们考虑的是教师的长处与短板,把教师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有些教师协调能力强、处理事情果断,他们适合放在流动教师的位置上,有的观察能力好、介入能力强,适合搭配一些新教师,起到模范带动作用;有的摄影技术好,适合给他们分配一些拍照、录制视频、制作课件的任务;而保育员则安排在以材料固定,更需要注意活动安全和秩序、规则培养的感统区。

3.注重可操作性

为了便于管理器械,我们采用班级器械的包干制,使各区域的器械管理落实到位。安排副班老师为定点人员,且所负责的区域与班级器械包干区域相一致。除下雨天以外,星期一早上,各班负责的器械要搬到对应区域,星期五搬回器械室存放,还要做好清洁与维护。器械的分配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的轻巧些,少些;中班的多一些,重一些;大班的幼儿需要管理的器械最多,且比较重。如小班的孩子需要管理的器械有沙包、皮球等,而大班的孩子需要管理棉垫、平衡木、轮胎、竹梯等。每班幼儿选定一种颜色的护腕,在护腕上注明班级姓名,便于擦汗的同时也便于老师的指导和活动后的反馈。每个区域的标志有编号、摆放位置显眼,规则和器械名称要清晰,利于落实活动的安全防护工作和教师的指导工作。在车区,地面上要画上模拟的机动车道、人行横道等,为每辆车子有划分好的车位分类固定摆放。

4.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在“体育大循环”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激励手段是多样化的、精神上面的激励包括树立典型与榜样,例如在研讨中,肯定那些善于观察与思考,并会及时调整策略的同事;表扬那些善于创新、使活动取得突破的典型,让他们在集体面前分享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成功感。物质上面的激励,每学期进行“体育大循环”观察日记、教育故事的评比,每学年支持鼓励教师把相关的论文上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评奖,根据成绩给予奖励;每学期根据课题研究的综合表现给予奖励积分,纳入期末的绩效獎励。

总之,在课题项目研究中,目标的管理非常重要,树立“目标的制定在先,工作落地在后”的思路。作为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或组织者,要重视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每一阶段,要认真考虑,如何把把课题项目的“研究目标”,转化为“组织目标”,就是对“研究目标”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并且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器械课题目标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