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

2020-06-01李静嫦

师道·教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语言

李静嫦

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这些年来,我常在思索,作为山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去开展作文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感知是心灵的门户,而观察就是一种感知,是求知在入门。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犹如擦亮学生求知的眼睛。为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并乐于书面表达,从而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效果不错。

首先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应该就地取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农村,孩子们可以有许多机会亲自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与同学一起分享。这样你说你碰到的,我说我看见的,久而久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无内容可写的问题迎刃而解。

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打破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较好的办法是“寓教于乐”,而且要善于激起他们非说不可的感情。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写作训练,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其次,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

三、加强语言的积累

1.引导学生去欣赏语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尚不是很强,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欣赏、去感受。如在教学写景的课文时,我引導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去看作者如何写出美景,让学生自已去体会作者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写得美,美在何处,通过不断进行类似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学会欣赏语言。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产生积累语言的欲望。

2.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在学生欣赏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已的语言的。”

3.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学生光靠教科书中的范文去积累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而地处山区的学生,能够接触的课外读物极少。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他们对语言积累的范围,我尽自已所能为他们搜集适合的书报、杂志,在班上成立“图书角”,并让他们把自已的课外读物拿到“图书角”,互相交流,通过班上成立“图书角”,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语言积累。

4.在“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进行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积累语言的过程。

四、不搞过多的“作法”“作前”指导

小学生初学写作,就如小儿学走路一样,没有摇摇摆摆、跌跌碰碰的学步过程,便不会有后来的步履坚定。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即使写得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也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东西。当然,有些问题,等到作文评讲时应稍加点拨。

五、认真做好作文的批改工作

首先,作文的批改应富于启发性、鼓励性。除了对学生习作进行增、删、调、换等必要修改外,我觉得“爱心批语”对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常根据作文内容写上“你的故事太有意思了”“你很有爱心”“这个地方真有这么美吗?我也想去看看”“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诸如此类的批语,让学生感到老师用心读了自己的作文,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了信心。

其次,作文的批改也应具有针对性,为了增强实效,可采取面批面改的方式,和学生一起研究该作文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我们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看新闻、看报纸;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祖国各地参观、旅游,通过各种通讯设备了解世界的变化,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每一个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利因素,有重点、分主次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农村的孩子也能写出多姿多彩的文章。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